梁力:美城30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2
自强男儿

——装卸工作,磨砺了他艰苦奋斗和坚韧的意志。海边成长的环境,造就他博大的胸怀。

梁力初中起先就读于辽宁省锦西市第七中学,当时是1977年。不久,他转入马仗房第八中学。两年后,父母工作调动到秦皇岛,他和弟弟妹妹也随之在秦皇岛落定。他的人生命运在这片土地上有了根本转变。

他开始在秦皇岛市第五中学读高中,为了弥补因转学落下的功课,父母又联系了清真街小学的课外补习班给他补习高中文化课程——“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几年,高考恢复了,无数学子踏破寒冰跃跃欲试参加高考,一时间,课外补习班涌现于各级学校,不局限于高中。短短两个月,他数理化成绩平均达到90分,顺利取得高中毕业证。高考是在毕业会考以后,同学们都参加了,可他对继续上学没兴趣,最终放弃了考试。他对身处的社会充满好奇,只想着早日参加工作尽快赚钱养活自己。他的想法让父母不理解,父母坚信“学而优则仕”,但他连高考都不参加,让父母感到头痛而无奈。

1980年9月,母亲的一位同事帮忙,介绍他到秦皇岛市曲子调味厂上班。日工资是一块五毛二分,每天的任务是跟随着运输车往各个副食店送咸菜和大酱。他欣然去,可让他心情烦恼郁闷的问题来了:下班后,无论走到哪里,别人都知道他来自调味厂,因为身上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酱菜味儿。在这个岗位上他坚持不到一年就不干了,倒不是因为难以掩饰的酱菜味儿,而是因为一件事,他的“侠义”和直性子受到了憋屈。他见一个工人在酱缸池边儿解开裤子放肆地小便,立马火冒三丈,上前一顿拳脚,想以此劝阻。那人被揍得鼻青脸肿,就找到厂领导那里告了他一状,领导不分青红皂白,把他一番训斥。自此,他厌恶那龌龊的环境和人,主动提出了辞职。

时隔不久,1982年12月,经人介绍,他又找到一份工作:在秦皇岛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公司装卸队做装卸工。这是一家集体性质的单位,有200多号人,有了装卸任务就派工去,服务对象是整个秦皇岛的工矿企业,比如秦皇岛港务局、耀华玻璃厂、火车站等,装卸的货物,有玻璃、煤炭、盐、粮食、硫酸、水泥等,赶上什么装什么,所用的工具是人力排子车和大板锹,工作的特点就是经常三班倒。他很乐观,高兴地想:这不算什么,反正自己年轻,又有力气。工作中有让他兴奋的事儿,是他后来通过了劳动服务公司的考试,获得了事业单位编制。

他是家里老大,感到肩上有责任。他要想着法儿多多挣钱,帮助父母和弟妹。干装卸活儿靠计件算酬,为了多拉快跑赚大钱,他找人帮忙,把排子车改装,将轮毂加宽。如此一来,载货量比旁人的车大,原来可拉1000斤,现在能拉1500斤。一箱400斤的玻璃可以赚2元,他每回要拉6箱,一个月下来,光靠装卸玻璃他就能赚到280元,而那个年代,秦皇岛的工人平常上班每月只有几十元收入。

他不怕苦累,骨子里有着天生不服输的劲头。拉水泥更是较劲的活儿,装满火车皮的水泥远望如堡垒,水泥每袋100斤,左右肩膀各一袋,多的时候,肩上要扛3袋。他从火车皮与路基连接的木板上一步步挪下来,再扛到10米开外的地方码垛。

卸硫酸的活计很危险,腰间要挂着敞口的帆布袋子,里面装着碱面,一旦出现危险时,可以随手抓着碱面救急。硫酸坛子要码垛堆放,最后用水泥把坛子口封上。有一次,正在码放的硫酸坛子突然摔破了,他的裤子溅到硫酸液体,一下子烧破了,他抓起碱面就向腿上撒去,好在处理及时,腿没有受伤。

梁力卸煤的力气更让人惊叹。说起卸煤,让人想到秦皇岛港煤码头和大秦铁路。

秦皇岛地处山海之间,2000多年前因徐福东瀛求仙、秦始皇嬴政驻跸得名。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南北海运以及国内外货运交通的地位。1898年,清朝光绪皇帝御批在秦皇岛自行开埠建港。

20世纪70年代,秦皇岛港煤码头一期、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创造了当时我国“六个之最”:规模最大,年吞吐量3000万吨;效率最高,装船机台时效率6000吨;技术最新,装卸工艺设备采用自动控制及远红外线雷达导航;投资最多,两期7.8亿元;效益最好,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建设工期最急,三位副总理亲自抓落实,特批港口建设。1986年,秦皇岛港煤码头二期投产后,秦皇岛港煤炭年吞吐量即超过3000万吨,煤炭输出总量一举跃居世界第二位。

2012年秦皇岛港煤码头二期堆场,堆料机、煤垛及夕阳下的飘过的白云、飞翔的海鸥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田利君 摄)

秦煤一、二期全部建成投产的同时,京秦复线电气化铁路开通。通过秦皇岛港这个枢纽,将我国“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丰富的煤炭资源源源不断输送至工业发达、基础能源欠缺的东南沿海,“北煤南运”大通道正式形成,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能源助推器。秦皇岛港至上海的海上运输航线更被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称为“上海经济的生命线”,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新中国经济的能源“锁钥”·“北煤南运”大通道由此正式形成》,见《中国水运报》2021年4月11日)

此后,1983—1992年,国家重点打造的西煤东运专线,即大秦铁路(大同—秦皇岛)一期、二期工程相继动工、竣工并运营。来自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区的煤炭,一路跋山涉水,经由铁路运往秦皇岛港,再通过海运运往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出口日本、韩国等地,其余去往天津、河北、辽宁和我国台湾等方向。另外,秦皇岛当地还有柳江煤矿,煤炭也要通过铁路运输。这么多煤炭装卸和转运到各地,离不开装卸工的艰辛劳动。

梁力的成长正与秦皇岛港煤码头息息相关,也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我国对外开放能源输出为主要内容之一有关。装卸工作磨砺了他艰苦奋斗和坚韧的意志,海边成长的环境,造就他博大的胸怀。

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每当卸煤工人手不够的时候,他就请缨上阵,挥舞大板锹,爬上装满煤炭的火车,甩开膀子拼命干。一般情况下,安排两人合作卸一车箱煤,但有时人少了,就一个人卸,多劳多得,一个人卸能挣12元。挣钱的诱惑力极大。通常,一火车皮载煤重60吨。有一天,4个小时过去了,他竟然一个人卸掉一火车皮煤!此举让单位上下领导和同事们目瞪口呆。至此,他创下一个人4小时卸一车煤的记录,几乎没人能超越。装卸队领导打心眼里赞赏他,当然是看中他的猛劲,同时也真想试试这个年轻人的潜力到底多大,于是有重活累活时更常点名让他干。

有时他拍脑门寻思:这样做累吗?真累!苦吗?真苦!可有人瞧得起,也就无所谓了。再说,一个男子汉不能吃苦还能做什么大事?人生要经得起磨炼。可是让他感到不痛快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有一天,他又一口气卸掉了一火车皮煤,正又渴又累又饿。他一手拿着两个馒头和一块咸菜啃着,一手端着饭盒盖盛的凉水,蹲在一个角落里,一口馒头一口凉水狼吞虎咽地吃着。这时候,一个装卸队小头目一手端着饭盒,晃着膀子,经过他面前时有意站住脚,一边用鄙夷的眼神盯着他看,一边举着小勺往嘴里塞肉,还故意敲一下自己的饭盒,把饭盒里的肉炒菜和大米饭在他面前晃一圈,做派放肆。这种被侮辱的感觉,强烈刺激着梁力的自尊心。此刻,这个毛头小伙子,这个扛起540斤麻袋豆粕拔腿就走的强人,被眼前的事深深刺痛了。他咬牙忍住屈辱的眼泪,把头扭向别处,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到时候让这个家伙好好瞧瞧。

他个性要强,重活累活抢着干。1984年的一天,他干完活儿回到家,嗓子感到甜甜的,一声咳嗽,竟然吐出一口血。他感到害怕了,喃喃自语道:“难道我快完蛋了吗?我不能跟父母讲,不能让他们担心。”

工友告诉他土方:豆浆冲鸡蛋,就是用热豆浆冲生鸡蛋喝,又有营养又能增加体能。他点点头,相信了。于是他背着父母偷偷称了1斤鸡蛋,来给自己疗伤。每天清晨,他来到城市南边的红星饭店,花3分钱买上一碗豆浆,把一个鸡蛋磕进碗里,一饮而尽。这样喝了一段时间,他并没有感到体力增加多少,体力依旧在透支。后来累吐血这件事不知怎么传到了母亲耳朵里,母亲一听就吓哭了,坚决不让他再干这样的累活儿了!

曾经的梁力独自一人,4个小时卸掉一火车皮60吨煤。图为港口工人在卸煤(田利君 摄)

装卸工是干不成了。1984年9月,他被安排去打更。打更的地点很特殊,在秦皇岛市殡仪馆火化场,这地方想必没有任何一个年轻人愿意去。夜晚静悄悄,他在殡仪馆后院的办公室里待着,头脑中总有幻觉,仿佛空气中也有火化尸体的味道。这还没什么,关键是深更半夜时候。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搞恶作剧,悄悄躺在停尸床上,当他走到跟前,朋友突然坐起来,把他吓得大声喊叫!这件事让他毛骨悚然。

火葬场南边东王岭周围有一片乱坟岗,为了早日在这里建成一个新仓库,1985年5月,单位安排他去平坟。他与同事两人开着推土机,白天晚上连轴转,不知道死者何年何月埋葬在这里,只是发现骷髅头与白骨都以白布包裹,有时候在棺材里还能拾到几枚银圆,这让他很高兴。当时正演电视剧《射雕英雄传》,里面黄老邪的徒弟梅超风能练九阴白骨爪,他感到自己就像梅超风,天天与骷髅打交道。

时隔不久,他又被安排到秦皇岛市民政仓储库干理货工作。海上轮船一到秦皇岛锚地,就得开始卸货运输,但是由于轮船入港时间并不确定,货车运输的准确时间便无法提前知晓,时常是任务紧急的时候加班加点,一两天也睡不成安稳觉。载重10吨的解放牌挂车日夜不停往来,他只能抓住运输间歇时间打个盹。这项工作不简单,光填出入库单一次就是10多本,而且还要记住每趟汽车的车号与吨位。

终于等到轮休了,他又把时间用在习武上了。姥爷自小教他习武,帮他打下了根基,此后他不断坚持。一次偶然机会,在秦皇岛他找到了知音。一天清晨,下夜班的他看到一位老师傅在车站附近摆弄九节鞭,鞭子甩得呼呼作响,动如疾风,快如闪电。舞罢九节鞭,老师傅又挥舞起绳标,他站在一旁看得入了神,心想:这不是姥爷曾经教过的套路吗?可这个人比姥爷功夫还高。随后的日子里,他主动上前请教,跟着老师傅练了起来。半年过去了,他初步掌握了鞭的运行规律,也能够收放自如了。后来有一天收功后,老师傅从怀里掏出一本书页泛黄、似乎出版有些年头的《十路梅花鞭》,语调深沉地对他说:“小兄弟,我们认识一场,你练功有恒心,现在套路基本练好了,送你一本书吧!我要出一趟远门。”老师傅就此与他道别,他原以为这只是一个平常的告别,没想到从此再也见不到面。他后悔没顾得上问问老师傅的高姓大名,如今茫茫人海哪里去寻找。他时常在心里犯嘀咕:老师傅怎么没有告诉我姓名?他心中有隐隐的愧疚,又心存一种神秘感:难道老师傅是一个得道的高人,才故意隐姓埋名?难道冥冥之中的上苍有意帮助我梁力吗?

太极拳也是他常练的功夫,由此他认识了另一位习武的师傅。师傅名叫左志强,是内家拳名师,唐山古冶人,9岁开始习武,师承有“赛活猴”之称的丁连堂习形意拳,1968年拜八卦掌第三代传人王巨章先生学习仙衣八卦、链子锤,后遇到太极大师李经梧,被收为入室弟子,并由大师亲授太极拳、械、太极推手和太极内功。梁力跟着左师傅,每天清晨四五点钟起来站桩,每只手托4块砖,平平端起又轻轻放回身体两侧。他咬牙苦苦坚持着。一年之后,两手托举,他觉得有了气感,身子轻了,开始按照左师傅的要求,舞动手臂把气纳入丹田。

左师傅告诉他:“你不练内家拳,我不能教你套路,因为光练套路是没有用的。”一段时间严格的训练过后,他感到有些精神倦怠,有时觉得手不是自己的。按照左师傅的指点,他气沉丹田,便感到全身气血贯通,左师傅用有棱角的方木条打他,他下意识地用手臂一挡,木条断成两截。他这才体会到内家拳的功力之强大:练外家拳要用自己的全身力,而内家拳的力量是无形的,一气所成,应用手法有完整圆融之内劲,内劲饱满圆融,出手变化莫测,形意一动,威力无穷。

梁力的第三位练拳师傅是贾仲满,擅长少林拳和太极拳功夫。贾师傅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实用的价值,他只要马步一蹲,足下生根,多少人打他,他也不在乎。如果对方距离一米远出拳,他一回身,化解了对方,两手轻轻一推,对方就飞出去了。如果有几个人推他,他能把对方的力化解到地下,而他纹丝不动。这让梁力敬佩不已。

坚持练拳增强了梁力的体能。装卸火车货物,别人是一回扛一包百斤重的水泥装车,他可以两只胳膊一边夹一包,大步如飞,轻盈矫健,一趟下来面不改色气不喘,身边的工友们看得目瞪口呆。

说起习武还有一段趣闻。几年后的一个夏天,一个骑摩托卖海鲜的小贩晃悠悠地驶过来,把梁力停在路边的轿车倒车镜撞歪了。他气愤地对小贩说:“你怎么这样骑车?”小贩扭头一瞧,看到坐在车里戴着眼镜、长相斯斯文文的梁力,顿时耍无赖的劲头上来了,眼睛一瞪:“咋样,小子,你不服啊?”小贩把车横在汽车前,上来拉扯汽车里的梁力,梁力赶忙下车,对方抓住了他的脖领子,他一面说着话,一面顺势化解对方的力气,估计对方右腿的力量占据全身重量一半以上时,他用脚猛踹对方右腿,对方倒地。他感到对方腿没根,而自己当初的太极站桩真是有效果。小贩察觉到梁力有功夫,慌忙从地上爬起来,推着摩托车就逃跑了。

他时常听到有所谓过来人自诩丰富的人生,心里暗自好笑:自己当年的经历全是苦的挣扎,为了填饱肚皮,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这是自己的生活常态,哪里还有空儿寻思做人的尊严?他想,如果没有那段苦的经历,就不会有他日后的人生奋起。现在,每当向员工们讲起自己的经历,他总一再强调:这不是忆苦,也不是夸耀,我是在讲述苦难能激发人的生命潜能,催人奋发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