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不为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接见

这场景,让唐平安都着急了起来,不过面对这种局面,他根本无能为力。

就在这时,唐顺忽然带着惊喜叫了起来道:“公子,快看!”

唐平安其实不用他说,自己也看见了。

就见在满清军队的侧背后,突然杀出了一支军队。

因为离得远,只能看到这支军队的军服并不统一,有红色的,有灰色的,还有黑色的,等等。

当他们出现在战场之上时,还没有冲到战场上,就明显看出,满清军队慌了,明显抵不住明军的进攻,开始后退了。

“杀……”

震天的喊声,哪怕是唐平安这边,都能听得清楚。

关键时刻,突然给满清军队来了背后一刀!

唐平安都看得热血沸腾,当即鼓掌大叫道:“好!”

这时候,能看到满清军队彻底溃散了。骑军抛下了步军,纷纷落荒而逃.而步军则是追着骑军的屁股逃跑,全然不管身后的敌人。

溃散之势已成,神仙都救不了了。

“公子,这新来的军队是公子所说的小袁营么?”

哪怕是唐顺,此时也大概猜出来,雪中送炭的这支军队,大概是哪支军队了!

看到唐平安点头,他又忍不住兴奋地说道:“真是没想到,流贼竟然还有和朝廷官军联手打鞑子的一天!”

说到这里,他立刻想起什么,便马上改口说道:“不,不是流贼,这是义军,这才是义军!”

在他的心里,以前一直是不认可造反的贼军,但是此时,他认可小袁营了!

唐平安没理自己的书童,一直在看着战场。

他发现,小袁营的步骑并没有和朝廷官军会师,而是往北追击溃逃的满清军队去了。

朝廷官军杀了眼前的满清军队之后,也没有和小袁营一起去追击满清残军,而是转向兖州城去了。

唐平安看得有点急,这时候追杀满清军队,正是扩大战果的好时候,黄得功作为久经战阵的沙场悍将,怎么会不懂得这个道理?

看到那杆“黄”字帅旗就在战场上不动,并没有进城,唐平安稍微犹豫片刻,便立刻驱马狂奔起来。

“公子,你去哪里?”

唐顺一见,顿时急了,连忙一边跟上,一边大喊道。

唐平安听到,丝毫不减马速,只是大声回答道:“要救爹娘,就要说服朝廷官军北上追击鞑子,收复失地!”

灵魂深处,他感觉有些躁动,该是原身的执念所致。

等唐平安快到战场上时,朝廷官军的大部分都已经进了兖州城了,战场上只有一千来人在打扫战场。

其中有人看到有两骑过去,便立刻有五六骑迎了过去,为首那人,身材高大,盔甲有血,大声喝问道:“你们干什么的?”

这也是看着唐平安两人是汉人,且没有穿盔带甲,一看就是大明百姓,而且唐平安的打扮,还是读书人模样。

唐平安听到,减缓马速,然后双手抱拳,迎上去说道:“小生乃是定州知州的儿子,心系家父,求见黄大帅!”

明太祖朱元璋开创的科举制度,真正开启了底层百姓可以通过读书识字考功名,实现阶层跨越。

加上从土木堡之变后,文官掌控朝政,文贵武贱之下,一般人对读书人都是很尊重的。

虽然明末时候,已经有很多武人不把书生当回事了,认得是拳头。但是,对于正规朝廷军队来说,还不至于如此跋扈。

为首那高大汉子听到唐平安是定州知州的儿子,在打量了他片刻之后,便大声喝道:“在这等着.“

说完之后,他吩咐身边的一骑,前去禀告黄得功了。

随后,这人看向唐平安,带着一点佩服说道:“你这书生好大的胆子,这厮杀的战场也敢闯过来,就不怕危险么?”

他见过的读书人,平日里侃侃而谈,但是真遇事的时候,往往瑟瑟发抖,类似唐平安这样的,还真少见。也是这个原因,他才愿意给唐平安一个机会,就看大帅愿不愿意见了。

唐平安听到他的话,当即回答道:“鞑子都已北逃,而大帅所部军纪严明,小生有什么好怕的!”

唐顺其实是有点怕的,不过他看到唐平安的表现,不由得心中又是感慨,公子是真的变了!

唐平安这边,在说完之后,抱拳向面前几个官军郑重一礼说道:“如果朝廷官军都像诸位一样,又岂容鞑子如此嚣张,几次破关劫掠中原!诸位英勇,小生着实佩服,请受小生一礼!”

听到他的话,看到他行礼,几个军汉都咧嘴笑了。

他们能看出来,这个读书人是真心佩服他们,这让他们心中很是高兴。

为首的高大汉子,看着唐平安,笑着回答道:“你也不错,是我见过最有胆气的读书人!”

唐平安听了,心中想着,其实我们是同行,不过相差了几百年而已。

他正要说什么时,前去报信的那骑,快马回来了,向高大汉子禀告道:“李哥,大帅让他过去。”

高大汉子听了,当即转头看向唐平安,笑着说道:“跟我走吧!”

说完之后,他便缰绳一带,调转马头,缓步前行。

唐平安见到,连忙跟上,和他并驾齐驱之后,扭头对他说道:“小生姓唐,名平安,不知李哥怎么称呼?”

高大汉子似乎从来没有被读书人这么尊重过,心情很好,当然,也可能是打了胜仗,笑着回答道:“我叫李富贵,和大帅是老乡,目前军中任总旗。”

唐平安记得黄得功是辽东人,换句话说,这位李富贵也是辽东人来,怪不得身材高大。

他心中想着,露出佩服之色说道:“李总旗一看就是了得之人,刚才杀了不少鞑子吧?”

“我年纪该是比你大,叫我李哥就成!”李富贵听得咧嘴笑着说道,“可惜杀的都是普通鞑子,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前的时候,鞑子的白甲兵,我都杀过一个!”

满清军队中最精锐的兵,就叫做白甲兵,正式名称是巴牙喇,意为“护军”或“亲兵”。

这些兵大部分是15岁起通过骑射、武艺等考核,合格者先为步甲或马甲,再根据战场表现晋升。斩杀百人者穿红甲,红甲中再选骑射双绝者为白甲兵 。

他们穿三重铠甲,即内穿锁子甲,中层为棉甲,外层披铁甲,总重约50斤,防御力极强,部分精锐还配备火枪和破甲重箭 。承担战场斩首敌将,突破敌阵,督战,侦查等任务,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唐平安也知道这点,此时一听之下,不由得有点吃惊。

这也是李富贵引以为傲的事情,便主动给唐平安说起了他是怎么斩杀白甲兵的。

唐平安听着他在说着,一边扫视已经进入的战场。

到处都是尸体,有朝廷官军的,也有满清军队的,断手断腿,甚至断头的都有,不知道为什么,唐平安看了之后,并没有传说中想吐的感觉,只是隐隐有点不舒服而已。

或许是原本的灵魂在乱世中,已经见多了太多类似的,因此不以为怪了吧!

死伤的朝廷官军,有人在救治处理;而死伤的鞑子,都是补刀后趴盔甲,搜尸体。

唐平安还听到有鞑子在用汉话求饶,但是也换不来一条命,照样是补刀了结。

往帅旗那边越近,尸体就越多。从中能看出来,当时的战况很惨烈。

不过似乎是过了某条线之后,基本上就全是鞑子的尸体了,且能看出来,好多鞑子都是背后的致命伤。

唐平安估计,这应该是小袁营突袭后导致满清军队溃败的结果。

帅旗就在前面,围着不少兵将,李富贵此时也说的差不多了,就对唐平安说道:“你在这等下,我去给大帅禀告一声。”

“有劳李哥了!”唐平安听了,翻身下马等待。

李富贵的手下人没走,看着唐平安两人,而李富贵则过去帅旗那边,稍微等了一会之后,他就返回,领着唐平安过去了。

当唐平安走过去时,周围的那些兵将都带着诧异地表情打量他。似乎很好奇,战场上怎么出现了一个书生?

进入人群中,唐平安就看到一个高大汉子坐在那,一个郎中模样的人,正围着他在小心翼翼地处理手臂的伤口。

而在地上,摆着两副盔甲,有不少折断了箭羽的断箭还挂在那里。

看到这场景,唐平安就吃了一惊。

这黄得功果然是悍将,厮杀在第一线,才会中了这么多箭。

躯干上是三层甲,四肢只是两层甲,手臂还受伤了,由此可见,当时战况有多激烈!

看到那汉子转头看向他,唐平安连忙抱拳行礼道:“小生乃国子监监生唐平安,见过黄大帅,恭喜黄大帅取得大捷!”

听到这话,黄得功看着他,声音有点大,说道:“刚才审问过鞑子,定州城破,你爹唐知州已殉国!”

他是至孝之人,听闻有个书生为了他爹,敢于闯战场,便不但接见了,而且也帮着问了下定州的消息。

唐平安一听,顿时感觉灵魂深处有股悲伤,一下涌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