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政治“是其所是”的一般哲学批判
对政治“是其所是的东西”进行一般哲学批判,是研究“历史中的政治”、“政治‘是其所是’的现代形态”和“政治‘是其所是’的当代形态”的逻辑前提,它内在地包含着对“政治”及“政治是其所是的东西”的规定、政治之原始发生的现象学考察两部分,对“政治”及“政治的是其所是的东西”的语言学、语言哲学及结构主义的研究又具有逻辑在先的性质。所谓一般哲学批判,乃是指从哲学中的元理论出发对“政治”及“政治的‘是其所是’”所做的批判性考察。相较于其他学科以及哲学中的部门哲学如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价值哲学、道德哲学等等,哲学元理论的批判更在于它的问题深度和沉思高度。或许有人批评说,对于“政治”及“政治的‘是其所是’”这样一个极具现实性的题材,哲学中的元理论或纯粹的形而上学乃是无用的、无效的,仅有社会科学和部门哲学就足够有效了。而我们则以为,现代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整体性、复杂性和冲突性,社会权力的多样性,政治权力的强制性,政治权力分割及支配活动的任意性,如果人们只是着眼于对政治事实的产生过程及其运行后果的描述、综述,这只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着力考察的方面,而不进行人类灵魂的拷问、观念的追问、行动的质问,进言之,没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彻底清查,那么因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看待和对待方式,必然招致权力滥用的重复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持续存在。元哲学的反思性品质促使人们找到造成权力扩张和滥用的初始性原因;它的批判性性格推动人们知止而行止;它的建构性旨趣引导人类朝向整体性的好生活,它的范导性义务规约和激励人们求真向善趋美。并不是我们一厢情愿地将哲学批判强加给现时代,而是说现时代本身就是哲学性的、哲学式的,我们通过哲学所做的不过是让人类及其类本质重归其本身。领悟天人之道以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感悟人伦之道以求人与社会的和谐,体悟心性之道以求心灵的和谐,是回归人本身的根本道路。对“政治”及“政治的‘是其所是’”进行元哲学批判,也为分析和论证“政治”及“政治的‘是其所是’”的具体哲学问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