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贸易摩擦频发
一 反倾销案件数不断增加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传统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出口贸易额也不断增加,出口产品的类型也在逐渐丰富,从一开始的低端产品到高端技术产品。2021年,中国货物出口额接近22万亿元,是2002年的10倍左右。然而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国家间贸易摩擦的发生频率也在增加,其中以反倾销最为明显。根据中国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2011~2021年,对中国的贸易摩擦中反倾销占57.24%,而且中国基本上每年都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严重、数量最多的国家,反倾销调查几乎涉及中国的各个行业,包括化工行业、纺织行业、食品行业、钢铁行业等。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促进自身经济复苏、保护国内企业,制定了更为严格的进口产品政策,我国产品出口状况变得不容乐观。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累计遭受反倾销调查1507起,而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反倾销已经影响到中国正常出口和国际贸易活动。图1-9也展示了1995~2021年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数据,虽然近几年其占世界的比重相对于2007~2011年有所下降,但在数量上整体依旧呈现增加趋势,在2007~2011年其占比均大于30%,可见中国面临的反倾销形势依旧十分严峻。

图1-9 1995~2021年中国遭受反倾销调查数及其占比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官网。
通过WTO官网数据可以得到,1995~2021年,全球一共有48个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反倾销调查,其中有18个国家对中国实施超20起反倾销调查。从图1-10可以看出,对中国实施反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是印度。事实上,印度也是全世界实施反倾销调查的大国,1995~2021年,印度一共发起了1096起反倾销调查,其中有196起是针对中国发起的,占同期全球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15.9%;其次是美国,为157起,占同期全球对中国反倾销调查的12.7%;随后是欧盟,为104起,占比为8.4%。虽然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数量比印度少,但对中国的影响却比印度大,因为美国和欧盟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中国对美国、欧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远高于印度;另外,美国和欧盟是全球发达经济体,也是世界上较早颁布反倾销法的经济体,如果它们对中国实施非常严格的反倾销制度,其他国家也有可能会选择跟随它们的脚步来对中国实施制裁。例如我国的华为公司,在美国宣布对其实施制裁之后,英国等国家也宣布对其实施制裁。

图1-10 1995~2021年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前十八位经济体及调查数量
资料来源:世界贸易组织官网。
一方面,国外反倾销行为会阻碍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如果国外反倾销持续时间过长,我国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无法出口,国外客户或许会流失,失去市场之后,我国企业再想重新进入很困难。在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下,在遭受国外反倾销的情况下,外资流入会大大减少,这样我国企业与国际企业的相关贸易合作会减少甚至会被迫终止,不利于国内企业吸收先进技术以及设备。另一方面,我国遭受反倾销会阻碍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制裁华为,限制其发展5G技术以及制裁我国的光伏产业。在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下,我国承接了许多光伏产业的转移,光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然而,最初是2011年美国对我国的光伏产业进行反倾销调查,紧接着欧盟、澳大利亚、印度等也开始对我国的光伏产业进行反倾销调查,导致我国很多光伏企业濒临破产。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各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大都集中在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和产品。如果我国出口导向型产品长期受到制裁,产品出口将会受到影响,企业将难以生存,从而阻碍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 中美贸易争端与我国经济发展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抓住机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与此同时,国与国之间发展失衡、贸易争端日渐频繁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阻碍。贸易争端必须是两方都参加,如果只有一方实施制裁,而另一方没有反击,则不能称为贸易争端。综观我国遭受的大型贸易争端,都是被迫采取反制裁措施以维持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有学者将贸易争端进行了重新定义,加入了受制裁国家“不得不”对其采取强硬反制政策来对抗制裁。通过查询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可以得到,与我国发生贸易争端最多的国家就是美国,因此,本书所说的贸易争端主要指中美贸易争端。
自从1979年我国与美国签订双边贸易协议起,我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大方向上依旧是合作共赢,特别是我国提出传统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后对沿海地区的进一步开放,更是让我国和美国之间的贸易来往更加密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总额约为3.96万亿元,占当期我国总的对外贸易额的14.5%。随着我国和美国贸易的增加,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底,我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额为3965.8亿美元。然而自2018年开始,美国政府不断单方面挑起贸易争端,走上单边主义的道路,通过限制外商投资、提高关税额度等贸易壁垒来限制我国对其的出口。虽然我国也与其进行多次谈判,但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我国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这对我国经济依旧产生了影响。例如,我国在2018年和2019年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增长率均有所下降。
在贸易争端中,美国对我国采取贸易壁垒措施的行业大都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技术行业。例如,2018年美国对我国信息通信、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的产品增加关税;同年美国对我国中兴通讯企业实施制裁禁令,并要求所有美国企业在7年内与其不能有任何的业务往来。虽然这些产业不是我国出口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但这些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国对其设置贸易壁垒,直接影响了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贸易争端的发生还会给人民币带来贬值的压力,如果我国的国际收支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则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需求会下降,人民币汇率上升,人民币将面临贬值的风险。而贸易争端则会引发国际市场对我国持悲观态度,引起人民币汇率上升,给人民币带来贬值的风险。除此之外,在贸易摩擦中,最常见的就是增加关税,增加关税也就增加了我国出口导向型企业的成本,再加上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一些规模不大、抗风险性比较差的企业就会想办法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最常见的措施就是裁员,这样就会造成就业压力,可能会造成我国就业市场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