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2013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视察工作时明确指出:“希望湖南发挥作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1]这一殷切嘱托,本书称为“一带一部”战略,是中央对新时代湖南发展提出的总战略、总纲领、总方针,为新时代湖南发展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赋予了重大使命,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逻辑支撑。
“一带一部”是个新战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以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深透把握和对湖南地理区位、历史地位、时空方位的深谋远虑提出来的,全新凸显了湖南在国家战略中的区域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变的过程,既实施过“南向战略”“东向战略”“北向战略”“西向战略”等“单向发展”战略,也实施过“五区一廊”“一点一线”等“点线结合”战略,还实施过“三大板块”“四大板块”等“区块联动”战略。这些战略都是根据当时实际形成的,也取得了较大成效。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认识的局限性,无论是“单向发展”战略,还是“点线结合”战略,抑或是“区块联动”战略,都只是一种局域性定位,存在全局性、整体性、时效性不足等缺陷,而“一带一部”战略,既是站在国家区域战略的高度审视和评价湖南,又是站在湖南角度思考和谋划新的发展方略与路径,是自然地理过渡带与新经济地理结合部耦合的一种新模式,是促进局域空间与整体空间联结的一个新指引。
“一带一部”是个好战略。战略的好坏不是主观臆断出来的,而是体现在科学性、可操作性、灵活性上,是经过深入思考后,发现一个核心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所思考出的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的过程是具体的,有明确实施的条件、目的、任务、力量、路径或举措。好的战略能发挥竞争优势与质的变革。“一带一部”不仅深化了湖南的区域优势,揭示了其经济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而且强化了区域内外的联动性和综合性;以区域担当与作为,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道优势转化为聚合优势、竞争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质的变革才能成功。此外,好的战略必须具有灵活性,能够相机对战略进行相应调整,使战略在各种可能的挑战和危机面前能应对自如。
“一带一部”是个大战略。首先是战略格局大,它是在国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发展面临转型升级的新常态下,为湖南也是为全国区域发展谋划的大思路、大指引、大愿景。其次体现全局性,关系我国东中西地区、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贯通的大局,关系湖南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湖南区位优势的延伸和升级。最后增强大动能,让湖南不再只是立足中部崛起进行谋划,而是放眼全国,明确了湖南应在我国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中发挥区位优势,在更大范围内勾联空间区块、吸引要素集聚,形成湖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大载荷、大极化、大动能,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推动“一带一部”战略实施,意义重大而深远。第一,是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一带一部”战略虽然是针对湖南提出的,但显然是统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一种新思路。通过实施“一带一部”战略,加快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经济腹地支撑和长江经济带提供重要战略支撑,促进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实施,为优化国家改革开放空间布局做出贡献,对落实国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第二,是加快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支撑。“一带一部”战略是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作为地处中部的湖南,通过“一带一部”战略的实施,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有效支撑中部崛起。第三,是促进内陆双重开放的重要举措。“一带一部”战略给湖南的开放格局带来了新的科学审视,它将湖南融入长江开放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将湖南引入沿海开放经济带的开放格局,强调了湖南在推动内陆开放中的示范作用,蕴含了要加大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形成内陆开放发展样板的特殊意义。第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一带一部”战略不仅蕴含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提出了实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即“抓住产业梯度转移、国家支持中西部发展的机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加快形成结构合理、方式优化、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第五,是提升新时代湖南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单向发展—点线结合—区块联动”的长期发展演变过程,这些战略大多都只是一种局域性定位,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不强,“一带一部”战略是湖南区域战略定位实践经验的升华。
推动“一带一部”战略实施,湖南具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区位交通优势、产业基础优势、对外开放优势、科技人文优势等方面。第一,湖南的区位交通优势突显。湖南北吞长江,南抱粤港,西引腹地,东接沪杭,既是沿海的内陆,又是内陆的沿海,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湖南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随着全国交通现代化的推进,湖南已形成“三纵三横”铁路网、“五纵六横”调整公路网、“一江一湖四水”水运网、“一干十支”航空网大格局。第二,湖南的产业基础优势突出。湖南是制造业大省,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一大批制造业品牌,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三,湖南的对外开放优势明显。湖南抓住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部”建设,畅通北大门,建设好岳阳长江黄金水道、城陵矶新港,打开南大门,建设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善西部陆海大通道,复制推广国家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打造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国家级开放平台,形成良好的对外开放态势。第四,湖南的科技人文优势显著。湖南科技教育发达,居全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行列,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以“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兼收并蓄”为性格特质和以“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为优良传统的湖湘文化薪火相传,培育形成了“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将为“一带一部”战略实施提供无穷无尽的战略力量。
同时应当看到,“一带一部”战略思想提出以来,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做了不少探索和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应该承认,推进“一带一部”战略,发挥“一带一部”效应,我们交上的答卷,离总书记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对“一带一部”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领悟不深、把握不准、上劲不大。有的认为“一带一部”与“一带一路”扯不清、说不明;有的认为这个定位原来也提过,没什么新意;有的认为“一带一部”只是发展定位,不是发展战略;等等,结果就出现了把“一带一部”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不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现象,这样交出的答卷,成绩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这就需要全省上下切实扭住“一带一部”战略不放松,对其进行再认识、再对标、再深化、再出发。
“一带一部”战略思想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不仅具有地理空间含义,更具有区域优势含义,不仅具有发展思路含义,更具有发展战略含义,不仅具有局部含义,更具有全局含义,因此,“一带一部”是个新战略、好战略、大战略。既是湖南的,更是全国的;既是自然地理的,更是区域优势的;既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既是实然的,更是应然的;既是经验总结,更是理论升华;既是发展定位,更是发展战略,等等,具有长期性、方向性、全局性、整体性、协同性、成长性等特征。
实施“一带一部”战略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战略性强、涉及面广,需要我们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当前尤其要扎实做好“五大”文章。一是增强大位能,承东——提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启西——打造湘黔高铁经济带,融南——增强粤港澳腹地动能,贯北——协同做强长武郑都市带,引中——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二是担当大使命,做强国家空间枢纽,升级国家经济重地,严守国家生态屏障,创优国家示范基地,促进国计民生保障。三是促进大联动,共建长江经济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接“一带一路”,呼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四是构建大体系,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现代治理体系、绿色发展体系。五是打造大引擎,就是要加快做大做强环长株潭城市群,加快推进长株潭同城化发展,力争把长株潭打造成国家中心城市。
[1] 《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新华社,2013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