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评论》三十周年纪念特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87年第4期(总第4期)

关于意识流问题的思考 /柳鸣九(3)

整体观照,具体探讨

——“外国文学中的意识流”学术讨论会述要 /乔雨(9)

列夫·托尔斯泰和意识流 /陈燊(15)

谋事在文,成事在人

——读者反应批评评介 /蓝峰(25)

“蕴意结构”:戈尔德曼发生结构主义 /段炼(32)

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召开第三次年会 /全小虎(37)

发生结构主义与文体分析(节译) /[法]L.戈尔德曼 段炼译(38)

纷繁复杂,千姿百态:本刊召开“二十世纪外国文学走向”座谈会 /佳水(41、47)

“现代派热”降温之后 /袁可嘉(45)

超现实主义札记 /罗大冈(48)

山崎丰子的新作《大地之子》问世 /流火(54)

超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初探 /老高放(55)

世界各国翻译新希腊文学作品的情况 /文刀(60)

苏联文学和文学批评中人道主义思想的流变 /李辉凡(61、97)

当代苏联戏剧的审美历程 /白嗣宏(69)

1980—1985五年间苏联高等学校文艺学科研究活动主要成果摘要(二) /启超(73)

乔伊斯《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一部独特的自传小说 /慈继伟(74)

塞尔维亚当代文学中的历史和批评小说 /郑恩波(80)

《十日谈》的叙述系统

——关于作品的艺术形式的研究 /方平(88)

论《亲合力》 /高中甫(98)

论《罗摩衍那》演进过程的随意性及整一性 /王峙军(104)

参与世界的中国文学 /谢冕(110)

日本《社会文学》杂志创刊 /赖育芳(115)

告别梦境 /李陀(116)

一个学徒的札记 /邹荻帆(120)

外国文学研究方法断想

——从冯至的《论歌德》谈起 /曾镇南(124)

一部反映美学规范嬗变的《文学学辞典》 /张黎(129)

是蛆?还是狂想?

——评约翰·福尔斯的新作《蛆》 /刘若端(133)

J.欧茨《冬至》对女性心理的新探索 /燕萍(136)

国际海涅学术讨论会北京召开 /卓光(138)

苏联向国内介绍纳巴科夫及其作品 /李润(139)

卢金撰文论苏联的文化政策 /岩(139)

一部小说家撰写的文学史在意大利问世 /范飒(140)

《意大利文学批评辞典》出版 /言笞(140)

托马斯·威廉斯发表新作 /余韶(141)

索尔·贝娄的新作《更多的是死于伤心》 /一冰(141)

索尔·贝娄最近谈《赫索格》 /丹(142)

英国著名作家V.S.奈波尔的新作《来到之谜》 /一冰(142)

苏联文学改革情况座谈会 /乔雨(144)

阿拉伯文学研究会成立 /魏新宇(144)

新疆外国文学学会成立 /刘志友(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