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节
摄影艺术的历史脉络

摄影技术出现时,对摄影的几种不同观点和态度也同时出现:第一种观点认为摄影仅是一种记录工具,并不把它归在艺术行列;第二种观点则来自画家,他们惊呼“绘画将死”,因为摄影真实还原事物的效果要远高于绘画;第三种观点认为摄影若要向艺术的方向发展,需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经验。

随着时间的流逝,各种摄影艺术流派不断产生,流派间的演递和交叉也时有发生,这与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潮相关,也与摄影技术的进步相关。初步统计,这些摄影艺术流派大约有十几种,限于篇幅,这里仅对几个重要的摄影艺术流派做简单介绍。

较早出现的是绘画派,追求类似绘画的效果;它的一个分支是印象派,追求光、朦胧和粗颗粒的绘画效果。

还有纯粹派,追求摄影自身独具的美感,如高清晰度、丰富的层次等。它的一个分支是新即物主义摄影,力求影纹细腻、影调丰富,突出细部,代表人物有亚当斯和F64小组。有的专家认为正是纯粹派和新即物主义摄影促使摄影以艺术的形式被人们接纳。

除此之外,抽象派和超现实主义摄影也是重要的流派。抽象派的特点是改变画面结构和物体的具体形态,使其成为不能辨认的点、线、面的结合体;超现实主义摄影注重利用摄影后期和相关技术创造某种虚幻境象,追求奇特、神秘的效果。

其他还有写实派、自然主义、堪的派、达达派、主观主义摄影等流派。

1927年,刘半农出版《半农谈影》。这是中国第一本研究摄影艺术的理论专著,现藏于中国丽水摄影博物馆。他的摄影作品《齐向光明去》(如图1-8所示)通过逆光剪影的形式,表达了对民族光明前途的期望。

从上述分析可见,虽然摄影流派众多且理念各有不同,但其中一些流派已有了摄影艺术的影子,说明从摄影技术发明之日起,摄影艺术已被人所关注,并逐步发展,成为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图1-8 齐向光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