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氏辨舌用药心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病案举例

患者女,39岁。2020年11月15日初诊。

主诉:易感冒5个月,胃痛1年半余。

症状:最近5个月频繁感冒,并无发热,惟鼻塞、流涕。近1年半余多胃胀,胃绞痛,无明显胃酸烧心。有时易自觉寒热交替发作。二便尚调,月经规律,眠佳,体力一般。

脉象:脉左关重按无力,脉沉缓,右关沉弦,重按无力。

舌象:见图9-2-1。

图9-2-1

【凭舌用药】

舌尖红、平,左舌边平薄,提示上焦郁热,肝血虚,故选用薄荷、当归、白芍清热养血。

舌体厚,右舌边隆起,提示肝郁,选用柴胡疏肝解郁。

舌中焦中线凹陷裂纹,提示脾气虚,中气外散,故选用四君子汤扶中健脾益气。

胃区隆起,提示胃气郁滞,胃气失降,故选用半夏、陈皮、佛手、莱菔子、炒麦芽以和胃消食降逆。

苔薄白略腻,提示脾虚湿现,以砂仁、生姜祛湿。

针刺取穴:百会,印堂,照海,中脘,滑肉门,左尺泽、中封、四渎、阴陵泉、太白,右丘墟、足三里、内关、神门。

处方:

当归、白芍、柴胡、茯苓、白术、党参、莱菔子、炒麦芽、佛手、法半夏、陈皮各1,生姜、薄荷、砂仁、炙甘草各0.5。按比例配1周的浓缩颗粒剂,每次6g,每日2次。

此方加减服用3周,诸症若失。图9-2-2为2020年12月9日舌象,可见舌象好转,但仍显示较明显的胃燥脾湿象。因症状缓解,患者不愿再服中药,仅定期每1~2周针灸1次,约2个月以善后。

图9-2-2

图9-2-3为2021年2月4日最后一次就诊时的舌象。

图9-2-3

(撰稿人:毛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