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9章 奔丧

傧相,婚礼中陪伴新郎的男子和陪伴新娘的女子。就跟我们现在的伴郎、伴娘差不多。古代担任傧相的要求一般是:年轻潇洒,气度谦和,谙悉礼规,反应灵敏。

唐朝时期,新郎迎娶新娘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尤其新娘一方,经常会要出彩的催妆诗。李崇义原先想请长孙冲,但被长孙冲以学识不足拒绝。长孙冲祸水东引,跟李崇义说,宝琪有诗才,你找我,还不如找他呢。

李崇义一想,尉迟宝琪做的几首诗,确实不管意境还是味道,都是拔尖的。于是今天便朝尉迟宝琪提出了要他给自己做傧相。

尉迟宝琳一听李崇义的话,马上没好气的说道:“你先等等,明年四月我就会迎娶苏氏。宝琪要做催妆诗,也是先给我这大兄做。”

看着尉迟宝琳和李崇义争的面红耳赤,一旁的李承乾惊讶的微微张大了嘴,而尉迟宝琪则是目光直视马球场,羞于这俩人为伍。

午时左右,尉迟福匆匆走进马球场,朝着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快速跑了过来。

“大郎、二郎,家主让你们下午回府一行。”

“福叔,家中发生何事?”尉迟宝琳急切问道。

尉迟福左右看了一眼,见李承乾、李崇义开始低声聊天,他轻声朝尉迟宝琳说道:“裴氏的派遣专人到了长安尉迟府,言说裴尚书(裴矩)薨了。享寿八十,是喜丧。”

尉迟宝琳惊讶的点了点头,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知道了。我一会儿就和二郎一同回去,明天便出发去河东奔丧。”

裴矩,本名世矩,字弘大,后因避李二陛下讳而去“世”字。裴矩利用自己收集到的宝贵资料,编撰成《西域图记》3卷。书中以文字介绍了44国的国情,同时还绘制了地图,标出了从敦煌到达地中海的3条大道,便是后世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

尉迟福等尉迟宝琳平复心情,又开口说道:“二夫人今天一早,闻见腥味有呕吐症状。现在甄医令已经到府,为她诊脉。家主的意思,让大郎、二郎一起去河东闻喜县,代表尉迟家吊唁。”

尉迟宝琳惊讶之色缓缓消散,他朝着尉迟宝琪微微点点头。尉迟宝琪也听见尉迟福的话语,他转头看向尉迟宝琳,两兄弟对视一眼,便都默不作声起来。

日中时分,尉迟宝琪主动结束了马球赛。春桃将其它的步摇来送过来后,尉迟宝琪便和尉迟宝琳催马朝长安奔去。

尉迟宝琪到了长安,先是请见入宫,但刚到宫门口,便见张阿难也准备入宫。他看见尉迟宝琪先是微微一愣,然后便朝着尉迟宝琪行了一礼。“新丰县子,不知你入宫何事?”

听了张阿难得话,尉迟宝琪赶忙回了一礼,然后从护卫手中接过一个大匣子,递给了张阿难,“张内侍,骊山尉迟府有步摇技艺传家的工匠,我提了些建议,然后为皇后娘娘打造了一套步摇。劳请内侍,将步摇献于皇后娘娘。长安尉迟府内还有事情,我就不入宫了。”

张阿难接过匣子,朝着尉迟宝琪说道:“新丰县子放心,我一定奉于皇后娘娘案前。”

尉迟宝琪朝着张阿难微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上马,朝着太平坊尉迟府而去。

第二天,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便出发,朝着河东郡闻喜县而去。长安和闻喜的距离有将近600里,兄弟二人由长安出发,经渭南,到潼关,过了黄河,便到了风陵渡口。

尉迟宝琪站在渡口的木桥上远望,黄河之水仿佛从天际流下,形成一个九十度的大转弯,向东流去,那雄浑的气势令人心潮澎湃。古老的渡口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闲庭信步般滋养着大地。

又半个月后,尉迟宝琪和尉迟宝琳风尘仆仆赶到裴氏祖地。尉迟宝琪环视一圈,便发现裴氏祖地,东南方是层峦叠翠的中条山;北方有绵绵延延的紫金山;西方有蜿蜒起伏的峨嵋岭,东方是千曲百转的涑水河。确实是“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

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神情肃穆的站在裴氏祖宅门口,当门口知客高声喊道:“尉迟府嫡子,尉迟宝琳到;新丰县子,尉迟宝琪到。”

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这才迈步走进裴府,然后进入灵堂,上香,大礼参拜。

等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起身后,一旁跪着的裴宣机,朝兄弟二人致谢,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马上还礼。然后被裴家的管家带到一座小院内,和大小裴氏一房的重要人物,见了一面。

当两位裴氏的母亲,得知自己女儿是因为刚刚有孕,而不能赶来,且尉迟敬德和尉迟宗公务繁忙,只能派他们两兄弟来后。她们脸上先是闪过一丝喜意,然后表示理解,最后对着他们两兄弟嘘寒问暖一番。之后便吩咐身旁的嬷嬷,先行跟着尉迟宝琳和尉迟宝琪去长安。

尉迟宝琳本想第二天就赶回长安。但尉迟宝琪得知可以抄录裴氏的藏书后,便和尉迟宝琳一道,进入了裴氏的藏书楼。

裴氏诗书传家,且裴矩一生最重要的功劳便是奉隋炀帝之命经营西域,他致力于打通中西商贸、文化交流的通道,直接促成西域40余国或臣服、或朝贡于隋,开拓疆土数千里,史称“交通中西,功比张骞”。而且在制度方面,裴矩曾联手牛弘参照《齐礼》,对丧葬礼仪进行修订。

裴矩还是著名的地理学家,曾编写《西域图记》三卷,记载西域四十四国的地理资料。这些资料,才是尉迟宝琪抄录的重重之重。

当尉迟宝琪一身风尘赶回骊山的时候,已经是贞观元年十二月了。

尉迟宝琪刚刚洗去风尘,田鸣便朝尉迟宝琪禀告道:“郎君,新丰县境内就有石碳场。而且也找到了您说的质地细腻的泥土,也找到了。”

“在哪里?将地买下来了吗?”尉迟宝琪急切的问道。现在是“万事俱备”,只等将地买下来,那么青砖、红砖的生产便可以提上日程了。

“石碳场和那片土质不错的地,相距不远。都是刘家的,但现在刘家出事了,我根本见不到他家的管家。”听见尉迟宝琪的问题,田鸣马上回复。

等尉迟宝琪又询问田鸣片刻后,才知道李孝常谋反案爆发了。

李孝常是唐朝宗室大臣,隋朝末年曾献出永丰仓军粮,帮助唐国公李渊攻打长安,立下大功。唐朝建立后,他被封为义安郡王,出任利州都督。然而,在李二陛下即位后,李孝常因对其整治皇室宗亲不满,联合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统军元弘善、左监门将军长孙安业、滑州都督杜才干等人密谋反叛。他们的计划很快被李二陛下得知,李孝常等人被处死。这次叛乱对朝堂造成了不小的震动,李二陛下对此非常愤怒,认为李孝常等人威胁到了他的统治。

长孙安业,是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异母兄长,也是将年少的他们赶出长孙府的罪魁祸首。但最后,长孙皇后为其求情,使得长孙安业得以免死,流配巂州,后不知所终。

李孝常反于利州,对贞观元年的李二陛下震动很大,且“隐太子”李建成的势力还未彻底肃清,大唐久经战乱百姓困乏,且朝堂上积弊也尚多。李二陛下反复思量,准备派一名得力的人去代替李孝常。经反复权衡,认为武士彟(读,yuē)最合适。于是,任命武士彟为使持节、都督利隆始静西龙等六州诸军事、利州刺史,携家口前往这个反叛之州。

武士彟仕利州至贞观五年,在这期间,有位相面先生曾来武府上。他在看到穿着男孩衣服的武则天时,惊叹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必若是女,实不可窥测,后当为天下之主。”这位相面先生,便是大名鼎鼎的袁天罡。

而尉迟宝琪要买的地,则是原关中十二军,井钺将军刘弘基家的产业。

李孝常谋反,刘弘基因为与他有交往,也遭到牵连,被免官除名,直到一年多后才被重新起复,出任易州刺史,恢复封爵,被征拜为卫尉卿。要知道刘弘基最后可是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内,排名第十一的存在。还有长孙顺德,他原是关中十二军的奇官将军,也因为李孝常谋反案,受到牵连,取消原有官职。要知道长孙顺德可是长孙皇后的堂叔,且参与了玄武门事变,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排名第十五的存在。

贞观元年十二月的李二陛下,让“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龙这种生物腾云驾雾、变幻莫测;而自比真龙的皇帝,他高高在上,喜怒不形于色。众多人的命运,因他一言而决。关中十二军,在贞观元年十二月,彻底被李二陛下,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尉迟宝琪让田鸣下去后,就跑到练武场开始操练,他要将自己内心的烦躁、不适、惶恐、不甘排解干净。

第二天,尉迟宝琪做了一回恶客,他在没有告知刘府的情况下,亲上刘府。刘弘基的儿子刘仁实和从子(唐时,亲兄弟之子,称为从子)刘仁景,将尉迟宝琪迎进前厅。

尉迟宝琪和他们二人聊了一会儿后,便将此行的目的说了出来。

刘仁实思考片刻,便点头说道:“新丰县子,既然想要那片地,刘家也愿做成人之美的事,那我就做主,将那片地卖于你了。”

尉迟宝琪喜出望外,一时疏忽,也没注意刘仁实对他的称呼,已经从原来的“尉迟二郎”,变为“新丰县子”了。

等尉迟宝琪离开后,刘仁景满脸怒色,“他尉迟家什么意思?趁火打劫吗?”

刘仁实也是满脸铁青,“尉迟家作为武勋家族,应该与我们同气连枝才对。但尉迟宝琪的做法,我看不懂。走,我们一起找阿耶问问。”

刘弘基坐在书房内,静静听刘仁实将刚才的事情,仔仔细细说完。然后他陷入沉思片刻,接着便笑着说道:“尉迟宝琪,这会你真的捅篓子。‘尉迟家的傻儿子’这个称呼,是真的做实了。我真想去尉迟府看看,敬德之后会怎样教子。”

“阿耶,您的意思是,这是尉迟宝琪自己的注意,他没有跟尉迟大将军说?”刘仁实看着笑容满面的刘弘基,惊讶的问出了声。

“当然。昨天早朝,敬德还为我说了话。他是绝对不会在这个时间,向我们落井下石的。”

“那尉迟宝琪……”

看着一脸不解的刘仁实,刘弘基语重心长的说道:“尉迟宝琪,之前只是庶子。这些事情本不是他应该知道的,但随着他立功封爵,他也成为了尉迟家的核心成员。但他封爵才一年多,而且大部分时间待在骊山,很多事情他便不知道。”

“尉迟宝琪还未及冠,就凭自己的能力成为子爵。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但也免不了出现心高气傲、骄气十足。趁着这次机会,正好能敲打敲打。”

等刘弘基说完,刘仁实更不解了,“阿耶,尉迟宝琪他趁火打劫,我怎么听着,您好像对他期望甚高呀!”

“我确实对他期望甚高。”说完,刘弘基一脸郑重的朝着刘仁实嘱咐,“应该说武勋家族,对他满怀期待。你们都是武勋出身,你们中大部分是守成之辈,作为嫡长子,你能守住家业、爵位,便是为家族立了大功,但仁景呢?”

“尉迟宝琪开窍后,可称一句‘人中龙凤’。他是武勋家族,为剩下嫡子留的出路。你应该看到,和尉迟宝琪走动的时候,程处默带着他的两个兄弟、房遗直带着房遗爱、杜构也带着杜荷,甚至长孙冲都带着长孙家的子弟。我们这些将军们,为尉迟宝琪保驾护航,也是为了家族子弟。今天我为何让仁景跟着你一起出府迎接他?就是这个原因。”

刘仁实和刘仁景呆呆的消化着刘弘基的话,好一会儿,刘仁实才对着刘弘基说道:“阿耶目光长远,仁实不及也。那今天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听了刘仁实的话,刘仁景脸上露出纠结之色,但最后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