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智能风控:模型、平台与业务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3 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信贷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计量、风险监控、风险控制4个流程。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一方面,可以通过感性认识和历史经验来判断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各种客观资料和风险事故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以及进行必要的专家访问,找出各种明显和潜在的风险及损失规律。

风险具有可变性。风险识别是一项持续性和系统性的工作,要求风险管理者密切注意原有风险的变化,并随时发现新的风险。风险识别重点关注风险因素、风险的性质及后果、识别的方法及其效果。

1)风险识别包括以下两个环节。

❑ 感知风险:通过系统性的方法发现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种类、性质。

❑ 分析风险:深入理解各种风险内在的风险因素。

2)风险识别的内容如下:

❑ 向国家限控行业发放贷款风险。

❑ 向不具备主体资格或主体资格有瑕疵的借款人发放贷款风险。

❑ 受理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客户申请风险。

❑ 过度授信风险。

❑ 授信不足风险。

❑ 期限设置不合理风险。

❑ 借款用途法律风险。

❑ 贷款利率定价合规风险。

2.风险计量

风险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及严重程度进行充分分析和评估,从而确定风险水平的过程。风险计量是提升银行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其结果可用于客户准入、授信审批、限额管理、经济资本、风险定价、绩效考核等领域。风险计量既可以基于专家经验,也可以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完成。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及数据的可得性,对不同类别的风险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但无论选取哪种方法,都应确保风险计量的准确性。风险计量内容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界定。

❑ 对风险本身的界定:包括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强度、风险持续时间、风险发生的区域及关键风险点。

❑ 对风险作用方式的界定:包括风险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影响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否会引发其他的相关风险,风险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范围等。

❑ 对风险后果的界定:在损失方面,如果风险发生,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如果要避免或减少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在冒风险的利益方面,如果银行等金融机构冒了风险,可能获得多大的利益?如果避免或减少了风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得到的利益又是多少?

3.风险监控

在商业银行的不同业务发展阶段,风险监控预警工作始终相伴,并呈现出每一时期独特的演变状态,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近几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加,加上宏观调控、外部监管等要求密集出台,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监控预警愈发重要。在当前内外经营环境比较严峻的形势下,商业银行要继续保持信贷资产平稳增长,调整贷款结构,确保授信质量优、收益高,严控新增不良,密切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事项,以确保业务发展平稳运行。

商业银行对信贷资产的监控预警应把握“前瞻性、差异化、及时性、灵活性”的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 前瞻性:重点对目前“正常类”和“关注类”客户进行监控,识别并评估潜在风险因素,提出管理措施。

❑ 差异化:对重点或热点行业、重点地区客群以及信贷产品进行差异化监控,重点控制大额高风险授信向不良授信转化,避免增加监控成本。

❑ 及时性: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制定管理措施,有关单位和业务部门要确保及时执行到位,增强时效性。

❑ 灵活性:灵活采取系统预警、报表统计、现场检查、同业交流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最大限度减少客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4.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包括贷前准入和调查、贷中审查和审批、贷后检查和逾期催收。风险控制因信息不对称而起,解决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贷前环节收集和整合信息;贷中环节审核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的信贷决策;贷后环节是在放款后关注客户动态及逾期处理。在这3个环节中,贷前是基础,收集和整合的信息越充分,越有利于贷中信息审核并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贷前和贷中环节所做的工作越充分,贷后环节就越轻松,只需要进行常规的贷后追踪。如果贷前工作不够充分,就会影响贷中决策的效率和质量,进而增加贷后环节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