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成语课堂(个人修养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心如死灰

 xīn rú sǐ huī

形容不為外物所動的一種精神狀態。現多形容灰心失意。又作「心若死灰」。

《莊子·知北遊》:「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

萬念俱灰

興致勃勃、興味盎然

他多次答應媽媽會戒除毒癮,但一而再、再而三地與壞分子一起吸毒。這次他竟為了買毒品而偷竊,媽媽對他已是心如死灰了。

三國魏時代,「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常獨自駕着牛車外出,他不擇路徑,任牯牛拉着車奔跑,待途窮路絕,就痛哭而返。一次,阮籍的車馳進了蘇門山中,他捨車登上山頂,忽看見一塊大青石上坐着一位老者,他雙目微閉,兩手垂放膝上。阮籍心中一喜:「幸甚!幸甚!早聽說蘇門山中有真人隱居,今日莫非有緣相會?」他走到老者面前,恭敬地說:「先生,打擾了。」老者安坐不動,仿佛沒聽見。阮籍又重複一遍,可等了許久,老者也沒有回答,而神情愈加悠閒自在。阮籍又說:「先生,不才敢問,何謂君子?世人所謂君子,必得躬行禮法,年少時聞名鄉里、年長後蜚聲異國,上居要職、下不失禮人,生前榮耀、死後揚名,遠禍近福,世代不衰。可是君不見,群虱處於棉褲中,深藏於敗絮內,自以為有安身之所,行不敢離褲縫,動不敢出褲襠,自以為這叫循規蹈矩;飢則吸人血,還以為能食無窮盡,子孫世代不絕!卻不知一旦戰火相加,城廓盡成焦土之時,群虱也死於褲中,一無可逃。世之所謂君子,與這褲中之虱有何分別?」誰知老者似未聽見,始終靜坐如初,一言不發。阮籍見狀,又口若懸河、自顧自地講出很多大道理,但老者依然靜穆不語,阮籍惟有悻悻然離開。忽然,老者喟然長嘯,聲音清亮悅耳,回盪於林壑幽澗間,阮籍頓悟了老者的胸懷。

阮籍明白了甚麼?他可能明白了在政局黑暗動盪的年代,臧否人物是意義全無的。「心如死灰」這詞語後來慢慢發展,就不再用作形容不為外物所動的精神狀態,而只形容人灰心失意,不再寄有希望。

人若心如死灰,就是處於最絕望的時刻嗎?

家人或朋友對你表示過失望嗎?事情是怎樣的?易地而處,以對方的身份寫作一篇名為「他/她真使我失望」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