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乾学《憺园文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其他各卷

257.李霨

康熙二十三年(1684),《少傅高阳公心远堂文集序》,卷十九。

李霨(1625—1684),字景霱,号坦园,谥文勤,高阳人。顺治二年(1645)举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除检讨,授编修。历任秘书院学士、内宏文院大学士、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加户部尚书、太子太傅、太子太师等。有《闽役纪行略》、《伴星草》、《心远堂集》等。

258.张杰

《桐城张西渠诗集序》,卷十九。

张杰(1626—?),字如三、如山,号西渠,桐城人,张英兄。康熙初以明经授苏州府训导,后隐居龙眠山中。

259.方中履

《古今释疑序》,卷十九。

方中履(1638—?),字素伯,号合山,桐城人,方以智子。

260.梁清远

康熙二十四年(1685),《梁葵石先生诗集序》,卷十九。

梁清远,字迩之,号葵石,梁清标弟。顺治三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坐事左迁光禄寺少卿,后迁通政使司参议。

《梁葵石先生诗集序》:“往者乙未岁,余入太学,谒先生京邸。越十年,游真定,会先生居家,为其太夫人举寿觞,盖寿九十有八矣,予尝为之文以述其盛,因得亟接先生之议论丰采。”乙未岁为顺治十二年(1655)。

261.刘体仁

康熙十八年(1670),《七颂斋诗集序》,卷二十。

刘体仁(1624—1684),字公,号蒲庵,阜阳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吏部主事。精书画,有《识小录》、《七颂堂集》等。

262.卓天寅

《卓氏传经堂集序》,卷二十。

卓天寅(约1627—1695),初名大丙,字火传,号亮庵,仁和人。顺治十一年(1654)中副贡。

263.马世济

康熙二十五年(1686),《扶风忠节录序》,卷二十。

马世济(1650—1714),镶红旗汉军人,马雄镇子。官至漕运总督。

附:马雄镇(1633—1677),字锡蕃,以荫补工部副理事官,康熙八年(1669)升广西巡抚。康熙十六年(1677)在平广西吴三桂之乱中被杀,赠兵部尚书,谥文毅。马世济辑其先父事迹为《扶风忠节录》,徐乾学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月为作序。

264.陆次云

《陆云士北墅绪言序》,卷二十。

陆次云,字云士,号北墅,钱塘人。监生,考授州判。曾官河南郏县知县,江苏江阴知县。有《八竑释史》四卷、《北墅绪言》五卷等。

265.梅庚

康熙十四年(1675),《梅耦长诗序》,卷二十。

梅庚,字耦长、耦耕、子长,号雪坪,晚号听山翁,宣城人,梅文鼎族侄。康熙二十年(1681)举人,官泰顺知县。善篆隶,工诗。有《吴市吟》、《山阳笛漫兴集》等。

266.韩籍琬

《伤寒意珠篇序》,卷二十。

韩籍琬,字来鹤,吴县人。

267.谢文洊

《中庸切己录序》,卷二十一。

谢文洊(1615—1681,一说1616—1682),字秋水、程山,号约斋,人称程山先生,南丰人。

268.毛奇龄

康熙二十五年(1686),《古今通韵序》,卷二十一;《毛大可古今定韵序》,卷二十一。

毛奇龄(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于一、齐于,号秋晴、初晴、晚晴等,萧山人。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宏词,授检讨,充《明史》纂修官。精经史、音韵,有《仲氏易》、《古文尚书冤词》、《毛诗写官记》、《春秋毛氏传》、《古今通韵》、《韵学要指》等。

269.慕天颜

《三抚封事序》,卷二十一。

慕天颜(1623—1696),字鹤鸣、拱极,静宁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历任浙江钱塘知县、福建兴化府知府、江苏布政使、江宁巡抚、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尚书、光禄大夫、湖广巡抚、贵州巡抚、漕运总督等。

270.黄虞稷

康熙十九年(1680),《新刊经解序》,卷二十一。

黄虞稷(1629—1691),字俞邰,号楮园,晋江人。藏书家,有《千顷堂书目》。

271.钱曾

康熙十九年(1680),《新刊经解序》,卷二十一。

钱曾(1629—1701),字遵王,别号也是翁、述古主人等,虞山人。藏书家,有《述古堂书目》、《也是园书目》、《读书敏求记》。

272.田雯

《田漪亭诗集序》,卷二十一;《封太孺人田母寿序》(田雯母),卷二十四。

田雯(1635—1704),字纶霞,一字紫纶,又作子纶,号漪亭,又号山薑,晚号蒙斋,德州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由内阁中书历官江宁、贵州巡抚。丁忧起补刑部右侍郎,调户部左侍郎。著有《蒙斋年谱》四卷、《黔书》二卷、《长河志籍考》十卷、《古欢堂集》等。

273.叶映榴

康熙十七年(1678),《叶苍岩诗序》,卷二十一。

叶映榴(1638/1642—1688),字炳霞,号苍岩,谥忠节,上海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康熙时授湖北粮储道,署布政使。有《忠节遗稿》。

274.李符

《香草居诗集小序》,卷二十一。

李符(1639—1689),原名符远,字分虎,号耕客、桃乡,秀水人,李良年弟。与兄李绳远、李良年并著诗名,时称“三李”。

275.姚缔虞

康熙二十四年(1685),《姚黄陂疏草序》,卷二十一;同年,《送姚佥宪抚蜀序》,卷二十三;康熙二十七年(1688),《巡抚四川等处地方兼理粮饷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岱麓姚公墓志铭》,卷二十八。

姚缔虞(? —1688),字历升,号岱麓,黄陂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四川成都府推官。后历官陕西安化知县、礼科给事中、左佥都御史、四川巡抚。

276.王鲁得

《四书易经纂义序》,卷二十一。

王鲁得,高密人。

277.张君判

《张君判武定送行诗序》,卷二十一。

278.徐开锡

《诚求堂赠言序》,卷二十一。

徐开锡,字定山,常山人。康熙中贡生,官至彰德府同知。

279.颜光敏

康熙十年(1671),《颜光敏书义序》,卷二十二。

颜光敏(1640—1686),字修来、逊甫,号乐圃,曲阜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官至吏部郎中,充《大清一统志》纂修官。有《乐圃集》、《未信编》、《旧雨堂集》、《南行日记》。

280.王原

康熙二十七年(1688),《王令诒制义序》,卷二十二。

王原(1646—1729),本名原深,字令诒,号学庵,晚号西亭,青浦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未及用,馆于徐乾学家,助修《明史》,后从徐氏修《一统志》于洞庭东山。康熙三十五年(1696)任广东茂名知县,三十七年(1698)任贵州铜仁知县,行取工科给事中。康熙四十四年(1705)革职。尝从陆陇其、汤斌游,故喜言理学;又学文于朱彝尊,学诗于王士禛。著有《学庵诗类》五十七卷、《学庵文类》四十四卷、《西亭文钞》十二卷等。

281.宋衡

康熙十七年(1678),《宋嵩南制义序》,卷二十二。

宋衡(1654—1729),字伊平,号嵩南,庐江人。康熙十七年(1678)江南乡试第一,康熙二十四年(168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官侍读学士。有《啸梅斋集》。

《宋嵩南制义序》:“谒余于长干僧舍,抠衣肃拜,执行弟子礼甚谨。已而出其行卷,属予序其首。”

282.陆予载

《陆予载翁林一合稿序》,卷二十二。

《陆予载翁林一合稿序》:“吴门陆子予载为予兄弟总角交,虞山翁子林一则山愚先生令嗣,执经于予者也。”

283.翁林一

《陆予载翁林一合稿序》,卷二十二。

《陆予载翁林一合稿序》:“吴门陆子予载为予兄弟总角交,虞山翁子林一则山愚先生令嗣,执经于予者也。”

284.吴正治

康熙二十一年(1683),《贺汉阳吴公入内阁序》,卷二十三。

吴正治(1621—1691),字当世,江夏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选庶吉士,授国史院编修,康熙二十年(1681),拜武英殿大学士,充《太祖实录》、《一统志》等总裁官。

285.杨雍建

康熙二十五年(1686),《送杨少司马序》,卷二十三。

杨雍建(1631—1704),字自西,号以斋,盐官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授广东高要知县,后历任兵科给事中、兵部督捕理事、太仆卿、左副都御史、贵州巡抚,兵部侍郎。有《政学编》、《黄门疏稿》、《抚黔奏疏》、《景疏楼集》等。

286.熊赐瓒

康熙二十七年(1688),《送熊逊修侍读归养序》,卷二十三。

熊赐瓒,字逊修,孝感人,熊赐履弟。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学士。

287.孙

《送孙古喤之官南靖序》,卷二十三。

,字古喤,号徵庵、芷庵,嘉善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二甲第一名进士。尝官南靖令,后擢潮州通判。有《芷庵集》。

288.陈昌言

《陈太公寿序》,卷二十四。

陈昌言(1598—1655),字禹前,号泉山,又号道庄、皇城村人,泽州人,陈廷敬从父。明崇祯三年(1630)举人,崇祯七年(1634)进士。初授乐亭知县,后升为浙江道监察御史,出巡山东。清初,以原官视学江南,称知人。著有《东溟草》、《燕邸草》、《斗筑居集》等。

289.朱暠

康熙二十九年(1690),《朱去非先生八十寿序》,卷二十四。

朱暠(1611—?),原名是,字去非,昆山人。康熙初年以恩贡廷试第一。

《朱去非先生八十寿序》:“去非朱先生生同里,幼同学,志行述业,无弗同者。……先生之门人擢科第者甚众,予子树穀、炯少时亦并受业焉。”

290.申穟

《申母茅太夫人八十寿序》,卷二十四。

申穟(1635? —1685),字叔旆,又字叔棉,吴县人,徐乾学妹婿。顺治十七年(1660)本省解元,十八年(1661)进士。由内阁中书改礼部祠祭司主事,调仪制司,迁郎中。康熙二十五年(1686),出为广西提学佥事。

291.张鹏翮

《张太公寿序》(张鹏翮父张烺),卷二十四。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谥文端,遂宁人,张烺子。康熙八年(1669)举人,九年(1670)进士,选庶吉士,改刑部主事。累迁礼部祠祭司郎中、苏州知府、兖州知府、大理寺少卿、浙江巡抚、两江总督、河道总督、刑部尚书等职,雍正元年(1723)加太子太傅,授武英殿大学士。先后二充乡试同、正考官,三充会试同、正考官。著有《治河记》、《奉使俄罗斯日记》、《张文端集》等。

292.杨道升

康熙三十二年(1693),《杨雪臣七十寿序》,卷二十四。

杨道升,武进人,杨瑀子。

附:杨瑀,字雪臣,有《飞楼集》百二十卷。顾炎武《广师篇》云:“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康熙三十二年(1693)杨瑀七十寿,徐乾学为撰《杨雪臣七十寿序》,云:“其子道升与予交,予因介寿之觞序,以问之先生为何如也?”

293.沈蛰渊

《沈蛰渊寿序》,卷二十四。

沈蛰渊,昆山人。隐士。

294.封鸣陛

康熙二年(1663),《游南塔寺记》,卷二十五。

封鸣陛,昆山人。官上杭知县。

《游南塔寺记》:“予以癸卯七月甲戌至汀州会,有岭南之行,取道上杭,同乡封子鸣陛为杭邑宰,款予于南城馆舍。”癸卯为康熙二年(1663)。

295.莫之伟

康熙二年(1663),《游普陀峰记》,卷二十五。

莫之伟,字伟人,一字颖修,上杭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十八年(1661)进士。

《游普陀峰记》:“游南塔寺之明日为八月朔丙申,莫子颖修约封子圣侯、罗子次公及予游普陀峰。”

296.封圣侯(或即封鸣陛)

康熙二年(1663),《游普陀峰记》,卷二十五。

297.罗次公

康熙二年(1663),《游普陀峰记》,卷二十五。

298.王登联

康熙四年(1665),《真定龙兴寺重修大悲阁记》,卷二十五。

王登联(? —1666),字捷轩,奉天人。顺治五年举人,官至直隶巡抚。有《政要三诚》、《日暑存录》等。

康熙四年(1665),徐乾学北上,经山东、河北入京。途经真定,值重修龙兴寺大悲阁,直隶巡抚王登联嘱其撰《真定龙兴寺重修大悲阁记》。

299.卢崇魁

《肃州重建义学记》,卷二十六。

卢崇魁,字文求,官陕西布政使司肃州道参议。

300.徐可先

《诰授中宪大夫直隶河间府知府升山东提督学政按察使司副使加七级梅溪徐府君墓志铭》,卷二十七。

徐可先(1615—1689),字声服,号梅溪,武进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按察使司副使。

301.赵士春

《奉直大夫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晋封中宪大夫景之赵公墓志铭》(赵士春),卷二十八。

赵士春(1598—1675),字景之,号苍霖,晚号烟霞道人,常熟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至奉直大夫。明亡不出。

302.赵廷珪

《奉直大夫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编修晋封中宪大夫景之赵公墓志铭》(赵士春),卷二十八。

赵廷珪,常熟人,赵士春孙。康熙九年(1670)进士。

303.项景襄

《通奉大夫经筵讲官兵部右侍郎加一级眉山项公墓志铭》,卷二十八。

项景襄(1628—1681),字去浮,号眉山,钱塘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

304.吴农祥

《通奉大夫经筵讲官兵部右侍郎加一级眉山项公墓志铭》,卷二十八。

吴农祥(1632—1708),字庆百,号星叟,一号大涤山农,钱塘人。与吴任臣齐名,称“武林二吴”。康熙十八年(1679)召试博学宏词,未中。尝客大学士冯溥所,与陈维崧、毛奇龄、吴任臣、王嗣槐、徐林鸿号“佳山堂六子”。著有《萧堂集》二百四十卷、《梧园杂著》二十卷、《流铅集》四十卷等。

305.王士祜

康熙二十二年(1683),《进士东亭王君墓志铭》,卷二十八。

王士祜(1632—1681),字叔子、子侧,号东亭、古钵山人,新城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未仕。

据《进士东亭王君墓志铭》,顺治十二年(1655)徐乾学于京师国子监“与考功、祭酒订交,时东亭选入太学,亦一再相见”。康熙十八年(1679)徐乾学服除返京,“东亭南游,过草堂”,送乾学于金昌亭,以其弟王士禛方官翰林,“旅食甚艰,以所积文贽白金数镒,布裹纫,嘱余(乾学)寄之,丁宁款密”。康熙二十年(1681)卒。康熙二十二年(1683)乾学为撰《进士东亭王君墓志铭》。

306.王郧

康熙二十四年(1685),《敕封内阁中书舍人王清有先生墓志铭》(王郧父王体健),卷二十八。

王郧(1644—1703),字文益,号均庑,曲周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9],历官中书、刑部主事、雷州知府等。

康熙二十四年(1685)十月,王郧父王体健卒,徐乾学为撰《敕封内阁中书舍人王清有先生墓志铭》,有云:“康熙九年,予与曲周两王子同举礼部,伯子邻,当除令,仲子郧,以试授内阁中书舍人,予忝馆职。”

307.王邻

康熙二十四年(1685),《敕封内阁中书舍人王清有先生墓志铭》,卷二十八。

王邻,曲周人,王郧兄。康熙九年(1670)进士。

308.陈綍

《封征仕郞翰林院庶吉士陈君墓志铭》(陈綍父陈基命),卷二十八。

陈綍,猗氏人,陈基命子。康熙二十六年(1687)解元,二十七年(1688)进士。

309.朱之弼

康熙二十六年(1687),《工部尚书幼庵朱公墓志铭》,卷二十九。

朱之弼(1621—1687),字右君,号幼庵,大兴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310.卜陈彝

康熙二十九年(1690),《吏部验封司员外郞卜君墓志铭》,卷二十九。

卜陈彝(1628—1689),字声垓,号简庵,秀水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官至吏部验封司员外郞。

《吏部验封司员外郞卜君墓志铭》:“殁之日,邸舍无斗米百钱,余捐两月俸偕新党助之,始得就殓也。君殁之明年,为康熙二十九年,春二月,余方请告南还,孤子彭年扶柩将行,以志铭请。……其待余尤厚,见余与时龃龉,即悄然怀隐忧。余故于君之死有余痛焉。”

311.翁天浩

康熙三十年(1691),《翁元直暨配席孺人合葬墓志铭》,卷二十九。

翁天浩(1644—1691),字元直,号养斋,太湖人。国学生,考授县丞。

312.王之垣

《清故文学元遴王君墓志铭》(王之垣父王抡春),卷二十九。

王之垣,字函三,昆山人,王抡春次子。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人,授婺源教谕。有《经史类编》、《四书五经释解》等。

313.顾云如

《清故文学元遴王君墓志铭》(王抡春),《憺园文集》卷二十九。

顾云如,王抡春婿。

314.祖泽荣

《荆南道参议祖仁渊墓志铭》,卷二十九。

祖泽荣,字仁渊,奉天辽阳人。官至荆南道参议。

315.王清

《王子和元配李氏墓志铭》(王尔梅妻),卷三十。

王清(1630—1672),字素修,号冰壶,又号思齐,海丰人,王尔梅父。顺治六年(1649)举人,七年(1650)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右赞善、左赞善、侍讲、右春坊右庶子、侍讲学士、内弘文院学士、刑部右侍郎、刑部左侍郎、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吏部左侍郎。康熙三年(1664)、康熙五年(1666)、康熙九年(1670)三次担任会试总裁官和殿试读卷官。

316.王尔梅

《王子和元配李氏墓志铭》(王尔梅妻),卷三十。

王尔梅,字子和,海丰人,王清子。

317.窦克勤

康熙二十八年(1689),《窦太孺人墓志铭》,卷三十。

窦克勤(1653—1708),字敏修,号静庵,又号艮斋、遁斋,柘城人。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授泌阳教谕。康熙二十七年(1688)中进士。著有《理学正宗》、《孝经阐义》、《四书阐义》、《事亲庸言》等。

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窦克勤传》称:“六年,乡举至京师,谒睢州汤斌。……康熙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丁母忧归,服除,授检讨。……卒,年六十四。”所记多误。其中窦克勤中进士年当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徐乾学《窦太孺人墓志铭》可证。窦克勤母李氏卒,徐乾学为撰《窦太孺人墓志铭》,称:“孺人五十有四,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己酉卒于京师。……克勤将扶柩还里,衰麻哭踊,执其父封公之状,介同年生王原以请志墓之文于余。余于昨岁礼闱得克勤……。”徐乾学主考礼部会试只有一次,即康熙二十七年。其称“余于昨岁礼闱得克勤”,即指二十七年,前云“康熙二十八年十一月己酉卒于京师”亦可证。又称“介同年生王原以请志墓之文于余”,王原即为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此又一证。故据此《墓志铭》可知,窦克勤康熙二十七年成进士,二十八年,母李氏卒,丁母忧归,徐乾学为撰《窦太孺人墓志铭》。

另,《清史稿》所记窦克勤中举人年及年寿亦误。据窦氏同年进士汤右曾所撰《征侍郎翰林院检讨静庵窦公墓志铭》:“康熙四十七年戊子又三月二十五日检讨静庵窦公卒于里第。……予与公同举进士……以顺治十年癸巳十一月六日生……壬子举于乡……戊辰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10]可知窦克勤生于顺治十年(1653),卒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则年寿五十六。又,其中举人年为壬子年,即康熙十一年(1672),而称“予与公同举进士”,考汤右曾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又可证前所论窦氏成进士年。

318.王丹林

《王母邵氏墓志铭》(王丹林母),卷三十。

王丹林,字赤抒,号野航,钱塘人。拔贡生,官中书舍人。

319.顾天朗

《诰封奉直大夫翰林院侍读学士待赠礼部右侍郎顾先生神道碑铭》,卷三十一。

顾天朗(1624—1690),字开一,号雪嵋,长洲人,礼部侍郎顾汧父。官知县。

320.卜书库

《资政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卜公神道碑铭》,卷三十一。

克尔德卜书库(1630—1683),盛京人。官至兵部郎中。

321.高层云

康熙三十年(1691),《太常寺卿高君神道碑》,卷三十一。

高层云(1634—1690),字二鲍,号谡苑,晚号菰村,华亭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历任大理寺左评事,吏科给事中,通政司右参议,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康熙二十三年(1684)典广西乡试,充《一统志》纂修官。

322.澹归禅师

《丹霞澹归释禅师塔铭》,卷三十二。

金堡(1614—1680),字卫公,又字道隐,仁和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进士,明亡为僧,法名澹归。工书画,有《遍行堂集》、《颂斋书画录》等。

《丹霞澹归释禅师塔铭》:“予以癸卯年游岭南,遇师广州,朝夕谈论甚欢。比来吴门,又顾予花谿草堂。”癸卯年为康熙二年(1663)。

323.李柟

《李映碧先生墓表》(李柟父李清),卷三十二。

李柟,兴化人,李清子。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历官右春坊右中允。

324.黄礽绪

康熙十一年(1672),《内阁中书舍人黄君哀辞》,卷三十三。

黄礽绪(? —1672),字绳伯,号雪筠,崇明人。康熙二年(1663)顺天乡试举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内阁中书舍人。

325.范承谟

康熙十六年(1677),《祭范忠贞公文》,卷三十三。

范承谟(? —1676),镶黄旗汉军人,范文程第二子。顺治九年(1652)进士,历官浙江巡抚、福建总督。为耿精忠所杀,赠兵部尚书,谥忠贞公。

326.施维翰

《祭施研山文》,卷三十三。

施维翰(1622—1684),字及甫,号研山,谥清惠,华亭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历官临江推官、职方主事、监察御史、山东巡抚、浙江总督,殁于福建总督任。

327.耿昭忠

康熙二十七年(1688),《额驸将军勤僖耿公墓志铭》,卷三十三。

耿昭忠(1640—1686),字信公,号在良,谥勤僖,正黄旗汉军人,耿继茂子,耿精忠弟。由多罗额驸晋太子太保。

328.曹鉴伦

康熙十八年(1679),《与曹彝士编修书》,《再与曹彝士书》,卷三十四。

曹鉴伦,字彝士,号蓼怀、忝斋,嘉善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吏部侍郎,署尚书。有《忝斋诗稿》。

329.吴伟业

康熙十三年(1674),《题吴梅邨先生〈爱山台上巳宴序〉卷》,卷三十六。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太仓人。崇祯四年(1631)一甲第二名进士。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为娄东诗派开创者。

《题吴梅邨先生〈爱山台上巳宴序〉卷》:康熙七年(1667),“园次使君守湖州日,以上巳集郡署之爱山台,而梅邨先生所为之序也。是日会者十有二人,而余其一”。


[1].徐乾学:《传是楼书目》卷首,民国四年(1915)仁和王存善排印《二徐书目》本。

[2].徐乾学:《憺园文集》卷二十一《计甫草文集序》。

[3].转引自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五),第2572页。

[4].韩菼:《资政大夫经筵讲官刑部尚书徐公乾学行状》。

[5].尚小明:《徐乾学幕府研究》,《史学月刊》1998年第3期。

[6].徐乾学:《憺园文集》卷三十三《先妣顾太夫人行述》。

[7].《憺园文集》卷二十一《新刊经解序》。

[8].《憺园文集》卷二十七《资政大夫经筵讲官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牛公墓志铭》。

[9].徐世昌:《大清畿辅先哲传》(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卷三十《王郧》条,称王郧“年二十三中康熙三年进士”,误。王郧为康熙九年(1670)三甲第一百零七名进士。

[10].《清代传记丛刊》第108册,第597—5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