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乾学《憺园文集》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诗·碧山集》部分[卷七至九,康熙十八年(1679)至康熙三十三年(1694)]

193.金世德

《赠金孟求中丞》,卷七。

金世德(? —1680),字孟求,谥清惠,正黄旗汉军人,兵部侍郎金维城子。以荫生授内院博士,累擢左副都御史。康熙七年(1668),授直隶巡抚。

194.沈独立

《保阳赠同年沈国望》,卷七。

沈独立,字国望,号殿公,正黄旗满洲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散馆改主事,官至宗人府理事官。

195.黄斐

《送黄菉园视咸河东》,卷七。

黄斐,字菉园,鄞县人。顺治十七年(1660)顺天乡试举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

196.曹禾

康熙十七年(1678),《曹峨嵋文集序》,卷二十一;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七日曹颂嘉招同吴志伊、严荪友、朱锡鬯、汪蛟门、舟次、乔石林、潘次耕、家胜力、电发饮作歌》,卷七。

曹禾(1637—1699),字颂嘉,号未庵、峨嵋,江阴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官内阁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宏词,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国子祭酒。与颜光敏、田雯、宋荦等称“诗中十子”。有《未庵初集》、《峨嵋集》等。

197.冯溥

康熙十八年(1679),《万柳堂陪益都公宴饮》,卷七;康熙二十年(1681),《陈检讨墓志铭》(陈维崧),卷二十九;康熙二十二年(1683),《太子太傅益都冯公年谱序》,卷十九。

冯溥(1609—1691),字孔博,号易斋,谥文毅,益都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迁翰林院编修,历官秘书院侍读学士、吏部右侍郎、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有《佳山堂集》十八卷。

康熙二十年(1681),陈维崧去世,徐乾学和冯溥等出资助丧,“偕旧象益都公及诸士大夫出资,助含殓治丧”。(《陈检讨墓志铭》)

198.张弨

《题张力臣小像》,卷七。

张弨(1625—?),字力臣,号亟斋,山阳人。不登仕途,潜心学问,喜集金石文字,精通六书,顾炎武《广师篇》云:“精心六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尝为顾氏校刻《音学五书》。有《张亟斋遗集》。

199.张英

《送张敦复学士》,卷七;《喜张敦复学士至》,《张南邨先生为敦复仲兄读其书赋此遥赠》,《敦复先生饷枣赋谢》,卷八;康熙二十一年(1682),《送张敦复学士请假还桐城序》,卷二十三;《张敦复学士四轩图记》,卷二十五。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乐圃,谥文端,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进士,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入直南书房,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有《易经衷论》、《书经衷论》、《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笃素堂集》等。

200.梁清标

康熙十八年(1679),《奉和大司农棠村先生韵赠歌者邢郎》,卷七;康熙二十六年(1687),《焦林二集序》,卷十九;康熙二十八年(1689),《棠村先生斋中与诸公坐》,卷九。

梁清标(1620—1691),字玉立,号棠村、苍岩、蕉林,真定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清顺治元年(1644)补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国史院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礼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有《蕉林诗集》、《棠村词》等。

201.朱彝尊

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七日曹颂嘉招同吴志伊、严荪友、朱锡鬯、汪蛟门、舟次、乔石林、潘次耕、家胜力、电发饮作歌》,卷七;同年,《新刊经解序》,卷二十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日下旧闻序》,卷二十;康熙二十七年(1688),《奉邀太常悦岩先生虎坊桥南别墅宴集同姜朱二翰林》,《说岩先生招同竹垞西溟黑窑厂最高处讌集赋谢》,卷八。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金风亭长,秀水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宏词,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著名学者,诗与王士禛有“南朱北王”之称。有《经义考》三百卷、《明诗综》一百卷、《词综》三十六卷、《曝书亭集》八十卷、《日下旧闻》四十二卷等。

202.汪楫

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七日曹颂嘉招同吴志伊、严荪友、朱锡鬯、汪蛟门、舟次、乔石林、潘次耕、家胜力、电发饮作歌》,卷七;康熙二十一年(1682),《舟次、蛟门、东川移酒屺瞻书斋邀同严存庵、舍弟果亭小饮用亭字》,卷七;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汪舟次出守河南》,卷九。

汪楫(1626—1689),字舟次,号悔斋,休宁人,寄籍江都。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宏词,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有《崇祯长编》、《悔庵集》等。

203.徐嘉炎

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七日曹颂嘉招同吴志伊、严荪友、朱锡鬯、汪蛟门、舟次、乔石林、潘次耕、家胜力、电发饮作歌》,卷七。

徐嘉炎(1631—1703),字胜力,号华隐,秀水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宏词,授翰林院检讨,累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三朝国史及《会典》、《一统志》副总裁。有《抱经斋集》二十卷。

204.徐釚

康熙十九年(1680),《正月十七日曹颂嘉招同吴志伊、严荪友、朱锡鬯、汪蛟门、舟次、乔石林、潘次耕、家胜力、电发饮作歌》,卷七;《题禹生画水苗三顷图送检讨电发侄归吴江》,卷八。

徐釚(1636—1708),字电发,号虹亭、鞠庄、拙存,晚号枫江渔父,吴江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宏词,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有《词苑丛谈》、《南州草堂稿》等。

205.高珩

《送侍御念东先生》,卷七。

高珩(1612—1697),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淄川人。明崇祯十六年(165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清后任秘书院检讨,历官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吏部侍郎,以事改太常寺少卿,升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终刑部侍郎。与蒲松龄有交往。有《荒政考略》、《四勉堂笺刻》、《栖云阁诗文集》等。

206.侯开国

《赠侯大年》,卷七;《赠侯大年》,卷八。

侯开国,字大年,嘉定人,陆元辅弟子。

207.孙蕙

康熙二十年(1681),《送孙树百给谏典试闽中》,卷七。

孙蕙(1631? —?),字树百,号心谷、泰岩,别号笠山,淄川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康熙八年授宝应知县,康熙二十年(1681)充福建乡试正考官。有《笠山诗选》五卷,《历代循良录》一卷等。

208.曹溶

康熙二十一年(1682),《寄曹秋岳先生》,卷七;康熙十九年(1680),《新刊经解序》,卷二十一。

曹溶(1613—1685),字秋岳、洁躬、鉴躬,号倦圃、鉏菜翁,秀水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官御史。后仕清,屡遭贬谪,康熙三年(1664)裁缺归里。有《静惕堂诗词集》、《古林金石表》等。

209.汪霦

康熙二十一年(1682),《舟次、蛟门、东川移酒屺瞻书斋邀同严存、庵舍弟果亭小饮用亭字》,卷七。

汪霦,字东川,钱塘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行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宏词,改检讨,官至户部右侍郎。

210.蒋伊

《送蒋莘田之官粤东和舍弟韵》,卷七。

蒋伊(1631—1687),字渭公,号莘田,常熟人。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官至河南提学副使。有《莘田诗文集》。

211.赵士麟

康熙二十三年(1684),《送赵玉峰中丞出抚两浙》,卷七。

赵士麟(1629—1699),字麟伯,号玉峰,澄江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康熙三年(1664)进士。历任河北省容城县令、文选司主事、稽勋司员外郎、考功司郎中、光禄寺少卿、鸿胪通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浙江巡抚等。有《金碧园记》、《读书堂石刻》等。

212.潘进也

《送潘进也之官西宁》,卷七。

213.王掞

康熙二十三年(1684),《雨中碧山堂招同馆诸公饮,时颛庵自中州至,生州将视学秦中》,《喜王颛庵宫赞至,即席作歌赠之》,卷七。

王掞(1644—1728),字藻儒,号颛庵,别号西田主人,太仓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有《西田集》等。

214.许孙荃

康熙二十三年(1684),《雨中碧山堂招同馆诸公饮,时颛庵自中州至,生州将视学秦中》,卷七;《思砚斋记》,卷二十五。

许孙荃(1640—1688),字生州,号四山,合肥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至陕西提学道。有《慎墨堂诗集》等。

215.高士奇

康熙二十四年(1685),《赠高澹人侍讲扈跸》,卷八;康熙二十五年(1686),《八月十一澹人招同西溟、方虎饮花下赋》,卷八;康熙二十六年(1687),《立秋后一日高学士梦中得伏雨炎风正夏阑之句,醒后足成之,明日以告予,口占奉和》,卷八;同年,《陈母冯安人墓志铭》(高士奇婿陈季方母),卷三十;康熙二十七年(1688),《题江邨图卷》,《朱碧山槎杯歌为江邨学士赋》,卷八;康熙二十八年(1689),《奉怀江邨宫端扈从》,《赠高澹人学士》,《奉和江邨题壁二绝》,卷九;康熙二十九年(1690),《赐金园记》(赐金园,高士奇杭州别业),卷二十五。又,《高侍讲扈从东巡日记序》,《补刻编珠序》,卷十九;《随辇集序》,卷二十;《春秋地名考略序》,《金鳌退食笔记序》,卷二十一。

高士奇(1645—1740),字澹人,号江村,谥文恪,余姚人。官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有《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清吟堂集》等。

216.纳兰成德

康熙二十四年(1685),《赠成容若扈跸》,《走笔与容若》,《送容若赴梭龙》,卷八;《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兰君墓志铭》,卷二十七;《通议大夫一等侍卫进士纳剌君神道碑文》,卷三十一;《祭纳兰君文》,卷三十三;康熙十九年(1680),《新刊经解序》,卷二十一。

纳兰成德(1655—1685),又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堂号通志堂,满洲正黄旗人,明珠长子。康熙十一年(1672)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授三等侍卫,后升一等。著名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初三大家”,有《通志堂集》二十卷。

成德乡试出徐乾学之门,故二人有师生之谊。成德英年早逝,徐乾学将其诗词文赋合编为《通志堂集》二十卷,并为刊行;而徐乾学所刻《通志堂经解》亦以成德之堂号名编,并题成德挍订,体现出二人非同一般的复杂关系。

217.王功成

《雨坛即事示王省斋郎中》,《再示王郎中》,卷八。

王功成,字允大,号省斋,博平人。顺治五年(1648)举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授山西潞安府长治县知县,后官兵部郎中。顺治十八年(1661),任陕甘学政、按察司佥事。康熙年间改任江南盐道。康熙十三年(1674),任安徽按察使。

218.沙澄

《祈雨毕奏事西苑叠韵上会清、存庵两先生》,《叠韵上尚书会清先生》,卷八。

沙澄(? —1696),字会清,莱阳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官至礼部尚书。

219.许圣朝

《和许虞廷祠部作》,卷八。

许圣朝(1643—?),字虞廷,一字慎余,聊城人。康熙二年(1663)举人,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历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户部郎中、陕西临洮知府等职。

220.吴震方

《送吴青坛侍御作》,卷八。

吴震方,字青坛,浙江石门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有《晚树楼诗稿》四卷、《读书正音》、《岭南杂记》等。

221.孙封公

《题授经图为孙封公作》,卷八。

222.王熙

康熙二十七年(1688),《闱中即事呈太傅宛平公、成少司马、郑副宪暨分校诸君》,卷八;《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诰赠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谥文贞王公合葬墓表》,卷三十二。

王熙(1628—1703),谥文靖,宛平人,王崇简子。顺治四年(1647)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擢弘文院学士、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左都御史、工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诰赠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谥文贞王公合葬墓表》:“某惟乙未岁以贡入京师,拜公阶下。公一见待以国士,指授为文要旨,使稍有所闻,以至今日者,皆公力也。”乙未岁为顺治十二年(1655)。

223.成其范

康熙二十七年(1688),《闱中即事呈太傅宛平公、成少司马、郑副宪暨分校诸君》,卷八。

成其范,字洪叙,乐安人。顺治八年(1651)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初任顺天府保定知县,历官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太常寺正卿、兵部右侍郎、少司马,封通议大夫。

224.郑重

康熙二十七年(1688),《闱中即事呈太傅宛平公、成少司马、郑副宪暨分校诸君》,卷八;康熙二十八年(1689),《郑少司寇生日》,卷九。

郑重,字威如,号山公,建安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初任靖江令,擢行人,康熙十七年(1678)典试陕西,选吏部主事,终刑部左侍郎。有《霞园诗集》三卷、《京华草》等。

225.彦通

康熙二十七年(1688),《赠彦通侄》,卷八。

226.张南邨

《张南邨先生为敦复仲兄读其书赋此遥赠》,卷八。

227.孟亮揆

《送孟端士》,卷八。

孟亮揆,字绎来,号端士,长洲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官侍讲学士。著有《江岭纪游集》。

228.禹之鼎

《题禹生画水苗三顷图送检讨电发侄归吴江》,卷八;康熙三十三年(1694),《赠禹鸿胪乞画遂园修禊图卷》,卷九。

禹之鼎(1647—1716),字尚吉(又作尚基、尚稽),号慎斋,兴化人,寄籍江都。著名画家,有《放鹇图》、《骑牛南还图》、《王原祁艺菊图》等。

229.黄宗羲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黄主一归为梨州先生寿》,卷九。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德冰,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余姚人。

230.黄百家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黄主一归为梨州先生寿》,卷九。

黄百家(1643—1709),原名百学,字主一,号不失,又号耒史,别号黄竹农家,余姚人,黄宗羲第三子。精天文、历法、数学、拳术。

231.万斯同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万季野南还》,卷九。

万斯同(1638—1702),字季野,号石园,门生私谥贞文先生,鄞县人。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宏词,不就,以布衣参修《明史》。有《历代史表》、《纪元汇考》等。

232.翁叔元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翁宝林》,卷九;另,康熙十五年(1676),《翁宝林稿序》,卷二十二;康熙二十六年(1687),《翁铁庵原配钱夫人墓志铭》,卷三十;康熙三十一年(1692),《翁铁庵寿序》,卷二十四;《山东行卷序》,卷二十二。

翁叔元(1633—1701),字宝林,号铁庵,常熟人。康熙十一年(1672)顺天乡试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一甲第三名进士,授编修,累迁国子监祭酒、工部尚书。有《铁庵文稿》、《梵园诗集》等。

233.查嗣瑮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查德尹》,卷九。

查嗣瑮(1652—1733),字德尹,号查浦,海宁人,查慎行弟。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官至侍讲。有《音韵通考》、《查浦辑闻》、《南北史识小录》、《查浦诗钞》等。

234.李光地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同年李厚庵学士和院长说岩先生韵》,卷九;《李葆甫传》(李光地伯父李日燝字),卷三十四。

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安溪人,世称安溪先生。康熙九年进士(1670)第五名,官至直隶巡抚、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235.许承宣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许筠庵给谏假归广陵》,卷九。

许承宣(? —1685),字力臣,号筠庵,江都人。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有《金台集》、《青岑文集》等。

236.张鹏

康熙二十八年(1689),《送同年张南溟少宰》,卷九;另,康熙二十三年(1684),《贺张南溟擢左副都御史序》,卷二十三;康熙二十七年(1688),《待赠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张公墓志铭》(张鹏祖张我佩),卷二十八;《通议大夫吏部左侍郎张公墓志铭》,卷二十九。

张鹏(1627—1689),字抟万,号南溟,丹徒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有《宁远集》等。

237.汤斌

康熙二十九年(1690),《请告得旨留别诸公》,卷九;另,康熙二十三年(1684),《送睢州汤先生巡抚江南序》,卷二十三;康熙二十六年(1687),《工部尚书汤公神道碑》,卷三十一。

汤斌(1627—1687),字孔伯,号荆岘、潜庵,睢州人。顺治九年(1659)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宏词,授翰林院侍讲,与修《明史》,康熙二十一年(1682)充《明史》总裁,康熙二十三年(1684)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康熙二十五年(1686)加授礼部尚书职衔管詹事府事,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任工部尚书。有《汤子遗书》。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卒,徐乾学为理丧,并撰《工部尚书汤公神道碑》。

238.玉阶

康熙二十九年(1690),《请告得旨留别诸公》,卷九。

239.归允肃

康熙二十九年(1690),《请告得旨留别诸公》,卷九。

归允肃(1642—1689),字孝仪,号惺崖,常熟人。康熙十八年(1679)状元,授修撰,官至少詹事。有《归宫詹集》四卷、《笔诠》二卷等。

240.陈惕若

康熙二十九年(1690),《蒙阴行为陈惕若明府并示李德中少卿》,卷九。

241.李德中

康熙二十九年(1690),《蒙阴行为陈惕若明府并示李德中少卿》,卷九。

242.曹寅

《赠曹子清》,卷九。

曹寅(1659—1712),字子清,号楝亭,内务府包衣正白旗人,曹雪芹祖父。

243.叶方蔚

《赠叶敷文》,卷九。

叶方蔚(1631—1696),字敷文,号艮斋,昆山人,叶方蔼弟。

244.金张

《喜金介山至》,卷九。

金张,字介山,又号妙高道人,钱塘人。有《岕老编年诗钞》九卷《续钞》四卷《外集》五卷。

245.唐孙华

《感怀示唐实君、缪虞良、吴元朗》,卷九。

唐孙华(1634—1723),字实君,别字东江,晚号息庐老人,太仓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授陕西朝邑知县,迁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兼翰林院行走。康熙三十五年(1696),充浙江主考官,因失职辞官。有《东江诗钞》。

246.缪继让

《感怀示唐实君、缪虞良、吴元朗》,卷九。

缪继让,字虞良,昆山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徐乾学门生。

247.吴暻

《感怀示唐实君、缪虞良、吴元朗》,卷九。

吴暻(1662—?),字元朗,号西斋,太仓人,吴伟业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官兵科给事中。有《西斋集》。

248.许缵曾

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八月许鹤沙、王却非招往秦望山庄为耆年会赋谢》,《十二日抵云间,盛诚斋先生至,共饮鹤沙斋》,《十三日鹤沙招饮园中》,《十六日却非送至郡城同饮鹤沙斋》,《俨斋招饮贤兄瑁湖宜园,时瑁湖在江上》,《俨斋招饮横云同却非、鹤沙、诚斋、令兄子武即事》,卷九;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钱湘灵、盛诚斋、尤悔庵、黄忍庵、王却非、何涵斋、孙赤崖、许鹤沙、周砺岩、秦对岩诸公、舍弟果亭禊饮遂园用兰亭二字为韵》,卷九。

许缵曾,字孝修,号鹤沙,华亭人。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有《宝纶堂集》五卷等。

249.王日藻

康熙三十二年(1693),《癸酉八月许鹤沙、王却非招往秦望山庄为耆年会赋谢》,《十六日却非送至郡城同饮鹤沙斋》,《俨斋招饮贤兄瑁湖宜园,时瑁湖在江上》,《俨斋招饮横云同却非、鹤沙、诚斋、令兄子武即事》,卷九;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钱湘灵、盛诚斋、尤悔庵、黄忍庵、王却非、何涵斋、孙赤崖、许鹤沙、周砺岩、秦对岩诸公、舍弟果亭禊饮遂园用兰亭二字为韵》,卷九;另,康熙二十八年(1689),《皇清诰赠一品夫人王母徐氏墓志铭》(徐氏,王日藻母),卷三十。

王日藻(1623—1700),字印周,号闲敕、却非、无住道人,华亭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授工部主事,累官河南巡抚、刑户两部侍郎、工部尚书。有《秦望山庄集》、《爱日吟庐书画别录》等。

徐乾学四女嫁王日藻长子王于恒。

250.王顼龄

康熙三十二年(1693),《俨斋招饮贤兄瑁湖宜园,时瑁湖在江上》,卷九;另,康熙二十九年(1690),《王农山先生寿序》(农山,王广心字,王顼龄父),卷二十四。

王顼龄(1642—1725),字颛士,一字容士,号瑁湖,晚号松乔老人,谥文恭,华亭人,王广心子,王鸿绪长兄。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宏词,历官日讲起居注官、四川学政、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经筵讲官、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有《世恩堂集》、《松乔老人稿》、《螺舟绮语》(又名《兰雪词》)等。

251.王九龄

康熙三十二年(1693),《俨斋招饮横云同却非、鹤沙、诚斋、令兄子武即事》,卷九。

王九龄(? —1709),字子武,华亭人,王广心子,王鸿绪仲兄。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

252.钱陆灿

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钱湘灵、盛诚斋、尤悔庵、黄忍庵、王却非、何涵斋、孙赤崖、许鹤沙、周砺岩、秦对岩诸公、舍弟果亭禊饮遂园用兰亭二字为韵》,卷九。

钱陆灿(1612—1698),字尔韬,号湘灵、圆沙,常熟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有《调运斋诗文随刻》。

253.黄与坚

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钱湘灵、盛诚斋、尤悔庵、黄忍庵、王却非、何涵斋、孙赤崖、许鹤沙、周砺岩、秦对岩诸公、舍弟果亭禊饮遂园用兰亭二字为韵》,卷九;另,康熙二十三年(1684),《黄庭表文集序》,卷二十。

黄与坚,字庭表,号忍庵,太仓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授推官。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宏词,授翰林院编修,与修《明史》、《一统志》。与周肇等称“娄东十子”。有《忍庵集》、《论学三说》等。

《黄庭表文集序》:“会有诏征天下宏博之士,余首以其姓名言于当事。……其在史局撰《传》、《志》最有体要,又修《一统志》,浙江郡县皆其所裁定。”

254.何秉

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钱湘灵、盛诚斋、尤悔庵、黄忍庵、王却非、何涵斋、孙赤崖、许鹤沙、周砺岩、秦对岩诸公、舍弟果亭禊饮遂园用兰亭二字为韵》,卷九。

何秉,号涵斋,长洲人。

255.孙旸

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钱湘灵、盛诚斋、尤悔庵、黄忍庵、王却非、何涵斋、孙赤崖、许鹤沙、周砺岩、秦对岩诸公、舍弟果亭禊饮遂园用兰亭二字为韵》,卷九。

孙旸,字寅仲,一字赤崖,号荐庵,常熟人,孙承恩弟。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因科场作弊案遭株连,谪戍尚羊堡多年,晚年居苏州。有《荐庵集》等。

256.周金然

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三月三日招同钱湘灵、盛诚斋、尤悔庵、黄忍庵、王却非、何涵斋、孙赤崖、许鹤沙、周砺岩、秦对岩诸公、舍弟果亭禊饮遂园用兰亭二字为韵》,卷九。

周金然,字广居,号广庵、砺岩,山阴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进士(榜名金然),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左中允。工书法。有《娱晖草》、《西山纪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