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与社会发展:中国模式下的问题与挑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意义

各种市场的、政府的、社会的力量在加速推动中国沿着三个维度演变成一个不断“失衡”、加剧“断裂”的社会。而演进中的中国模式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现有注重社会控制的“压力型体制”下,积极稳妥地推动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如何推动与促进多层次协商民主自下而上渠道的畅通与高效运作,使社会监督与制约权力的机制真正得以建立,使中产阶层成为纵向民主承上启下的枢纽,而不是成为滑向“非制度化”抗争政治和对抗性价值冲突的力量。

因此,“中产阶层与社会发展:中国模式下的问题与挑战”这一研究主题,在理论与现实层面,均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利于中产阶层发展与政府转型关系的理论探讨,以及国家与社会互动、互构、互补和“相互增权”的关系研究,而且有利于抓住战略机遇期以化解对“中国模式”的各种挑战,进而避免发达国家“M型”社会隐患与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陷阱”。尤其考虑到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的不足:一是许多分析由于没有准确理论与方法的支撑,导致对中产阶层发育、协商民主以及两者关系的误读、误判,尤其是缺少对于转型社会中产阶层发展所带来的冲突与变数、风险与挑战的问题意识研究;二是对转型期中产阶层的发育、发展的认识与理论准备严重不足,引进与拷贝西方中产阶级理论既难以匹配或适应中国作为一个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型”国家的国情以及我们自身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道路,也与当前构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理论取向与深层价值取向不相匹配,更没有深刻认识与考虑到不同国情背景下中产阶层发展过程中所引发的社会张力可能会造成的发展不确定因素和变数,以及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与作用异化的可能性。因此,本书认为中国模式、协商民主以及中产阶层发展的研究必须要有新思维!而本书的研究则将为中国社会的顺利转型提供社会风险防范与危机预警:中国中产阶层发育的“亚健康”,会导致其积极社会政治功能之不彰,甚或恶化成为各种社会问题的病灶之所在;[98]中产阶层发展失范,势必使社会建设和社会秩序失稳、失控;中国未来走向取决于中产阶层发展与政府转型能够形成一种“相互增权”的关系等。


[1] 韦森:《中国大转型·序言》,中信出版社,2012。

[2]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页。

[3] 凤凰财经频道:《世界银行报告称中国将在年底成为第一大经济体》,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505/12256359_0.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4年8月8日。

[4] 施晓慧:《中国超过美国成为2012年世界最大贸易国》,http://news.xinhuanet.com/yzyd/world/20130211/c_114668765.htm,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2月18日。

[5] 刘华新、李锋、吴乐珺:《中国贡献,和平发展正能量》,《人民日报》2012年11月6日。

[6] 刘华新、李锋、吴乐珺:《中国贡献,和平发展正能量》,《人民日报》2012年11月6日;张楚晗:《从贫困大国到小康社会:中国如何消除四类贫困——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谈21世纪多维贫困》,《中国老区建设》2008年第12期。胡鞍钢提交给2008年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举办的“人民共和国六十年与中国模式”研讨会的论文《中国减贫之路:从贫困大国到小康社会(1949~2020)》显示:按照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1981年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约为7.3亿,2005年减少至1.06亿,净减少6.24亿,而同期世界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总共才减少了6.56亿,中国减贫贡献率达到95.1%(载潘维主编《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6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第237~277页)。

[7] 任剑涛:《矫正型国家哲学与中国模式》,《天涯》2010年第3期。

[8]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1页。

[9] 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

[10] 任剑涛:《矫正型国家哲学与中国模式》,《天涯》2010年第3期。

[11]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2]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2页。

[13] 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在与约翰·奈斯比特夫妇的对话中表示:“对中国的观察,西方的企业家往往比政治家更客观。”(赵启正、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新世界出版社,2010,第6~7页)赵启正的这一判断与西方世界对“北京共识”的反应放在一起相映成趣。

[14] 任剑涛:《矫正型国家哲学与中国模式》,《天涯》2010年第3期。

[15] 斯科特·肯尼迪:《“北京共识”的神话》,王雪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4期。

[16] 刘为民:《中国模式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第5页。

[17] 雷默:《北京共识》研究报告,新华社《参考资料》编辑部翻译,清华大学教授崔之元校对。

[18] 徐崇温:《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改革和中国模式的讨论述要》,《新华文摘》2010年第2期。

[19] 雷默:《北京共识》研究报告,新华社《参考资料》编辑部翻译,清华大学教授崔之元校对。

[20]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4页。

[21]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5页。

[22] 雷默:《北京共识》研究报告,新华社《参考资料》编辑部翻译,清华大学教授崔之元校对。

[23] 《中国前六个月外商直接投资达591亿美元超美国》,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zgjj/2012-10-26/content_7346155.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2月21日)。

[24] 王希:《2012年中国外贸依存度降至47%仍处于较高水平》,http://jjckb.xinhuanet.com/2013-02/07/content_428398.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3年2月18日)。

[25]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5~6页;〔美〕斯科特·肯尼迪:《“北京共识”的神话》,王雪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4期。

[26]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4~6页。

[27] 斯科特·肯尼迪:《“北京共识”的神话》,王雪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4期。

[28] 斯科特·肯尼迪:《“北京共识”的神话》,王雪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4期。

[29] 经济学家姚洋甚至认为:中国的改革历程就是向着“华盛顿共识”靠拢的过程,“华盛顿共识”十条内容中,除了利率自由化,中国的经济改革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其他九条内容或正朝着它们所指示的方向发展。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第8~10页。

[30]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4~6页。

[31] 叶蕴:《“中国模式”的未来——专访黄靖教授》,《南风窗》2009年第20期。

[32]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7~8页。

[33] 斯科特·肯尼迪:《“北京共识”的神话》,王雪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4期。

[34] 这以主流的中国经济学家最为明显,从吴敬琏、陈志武到姚洋、黄亚生均持这样一种观点。

[35] 斯科特·肯尼迪:《“北京共识”的神话》,王雪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4期。

[36] 毛德儒:《中国模式兴起的逻辑》,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37] 赵穗生:《中国模式探索:能否取代西方的现代化模式》,载潘维主编《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第285页。

[38]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318页。

[3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第261页。

[40] 王沪宁:《政治的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第194页。

[41] 郑永年:《“中国模式”概念的崛起》,《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年4月20日。

[42] 转引自刘为民《中国模式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第5页。

[43] 沈云锁、陈先奎主编《中国模式论》,人民出版社,2007,第413~414页。

[44] 分别是张立文撰写的《中国文化模式的五大特色》,胡鞍钢撰写的《中国特色的廉政建设模式》,俞可平撰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严书翰撰写的《中国改革开放成功“奥秘”何在》,陈忠升撰写的《自然有之,不必求之——也谈对“中国模式”的一点思考》,汪玉凯撰写的《中国政治模式体现了自身优势》,陶文昭撰写的《中国模式凸显社会主义的政治特点》,郑杭生撰写的《“中国模式”的社会学解读》,庄俊举撰写的《中国模式研究的回顾》,田春生撰写的《“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解读“中国模式”的制度内生性》,赵曜撰写的《“中国模式”影响深远》,马振岗撰写的《西方渲染“中国模式”之背后》,郭苏建撰写的《一位海外华裔学者眼中的“中国模式”》,许晓平撰写的《74.55%民众认可“中国模式”——民众如何看待“中国模式”调查》,常修泽撰写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支点》。

[45] 田春生:《解读“中国模式”的制度内生性》,《人民论坛》2008年第24期。

[46] 汪玉凯:《中国政治模式体现了自身优势》,《人民论坛》2008年第24期。

[47] 潘维:《当代中华体制——中国模式的经济、政治、社会解析》,潘维主编《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6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第1~85页;支振锋、臧劢:《“中国模式”与“中国学派”——“人民共和国60年与中国模式”学术研讨会综述》,《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48] 分别是王绍光撰写的《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六十年》,郑永年撰写的《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季塔连科撰写的《前进中的中国——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及展望21世纪中国发展前景》,周弘撰写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吴晓明撰写的《论中国的和平主义发展道路及其世界历史意义》。

[49] 分别是赵宏撰写的《中国模式与世界主要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叶庆丰撰写的《中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成功经验》,梁波撰写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王中汝撰写的《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与模式》,朱可辛撰写的《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

[50] 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吉林出版集团、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

[51] 郑永年:《中国模式的核心是什么》,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2010年5月11日,转引自《参考消息》2010年5月13日。

[52]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李华芳:《中国模式的争议》,《启真·2》,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53] 当然也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道路”与“中国模式”本质上是一个东西。“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缩写,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经验构成了“中国模式”的主要内容。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概念主要着眼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中国模式”的概念更多地着眼于学术研究。参见潘德斌等《中国模式:理想形态及改革路径》,广东人民出版社,2012。

[54] 萧功秦:《中国模式面临五大困境》,《人民论坛》2010年第11期。

[55] 何平立、沈瑞英:《对中国模式的挑战:“纵向民主”与中产阶层发育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4期。

[56] 斯科特·肯尼迪:《“北京共识”的神话》,王雪译,《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4期。

[57] 支振锋、臧劢:《“中国模式”与“中国学派”——“人民共和国60年与中国模式”学术研讨会综述》,《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58] 胡伟:《民主政治发展的中国道路:党内民主模式的选择》,《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59]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0页。

[60]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0~11页。

[61] 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1~12页。

[62] 胡伟:《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应有顶层设计》,《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2期。

[63] 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第148页。

[64] 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第147页。

[65] 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东方出版社,1998,第148页。

[66] 张金武、黄俏凤:《构建中国“纵向民主”模式刍议》,《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7期。

[67] 李照雨:《“纵向民主”与中国民主政治》,《人民论坛》2009年11月11日,第2版。

[68] 赵启正、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新世界出版社,2010。

[69] 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吉林出版集团、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

[70] 赵启正、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对话中国模式》,新世界出版社,2010。

[71] Cheng Li,Intra-Party Democracy in China:Should We Take It Seriously?,http://www.brookings,edu/~media/files/rc/papers/2009/fall-china-democracy-li.fall-china-democracy-li.pdf.

[72] 福山、会田弘继:《面对中国模式的历史终结论》,王前译,《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09年9月20日。

[73] 上海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10年》,时事出版社,2010,第379页。

[74] 郑永年:《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中国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75] 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6] 叶小文:《从美国学者谈中国民主说起》,《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3月4日。

[77] 燕继荣:《“中国模式”的学术辨析》,《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12期。

[78] 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第162页。

[79] 丁学良:《辨论“中国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135~136页。

[80] 萧功秦:《中国模式面临五大困境》,《人民论坛》2010年第11期。

[81] 韩福国:《作为嵌入性治理资源的协商民主——现代城市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互动规则》,《复旦学报》2013年第3期。

[82] 例如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出版了《协商民主》文集;2005年,国家新闻出版署将中央编译出版社计划出版的“协商民主译丛”列为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2007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审议民主》文集。此外各种各样的研讨会也相继召开,如浙江大学举办了“协商民主国际研讨会”等。一般认为,协商民主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批判以及参与式政治的发展而逐渐在80年代成形的。1978年,毕塞特在其博士论文《国会中的协商:一项初步的研究》中最早提出协商民主的概念,而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其随后的《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一文。进入20世纪80年代,不少研究者开始加入协商民主论者的行列,讨论的核心问题集中在论证协商民主之于理性选择理论家们“聚合”民主观的优越性,这可称之为第一代的协商民主研究。对国外协商民主兴起和理论脉络的梳理可以参阅以下几篇文献,即陈家刚的《协商民主在东西方的兴起和发展》(见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xzmj/article_2013010574311.html)与《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以及李强彬的《国外协商民主研究30年:路线、视角与议题》(《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2期)等。

[83] 2007年11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第一次从官方的角度确认了“协商民主”的概念。而中共十八大则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进一步将协商民主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84] 报告这样写道:“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从这段重要论述我们不难看出,中共十八大关于协商民主主要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概念,表明它与西方协商民主并不完全等同;二是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从而将协商民主的对象大大扩展了。

[85] 据2007年《中国政党制度白皮书》公布的数据,有17.7万名非中共党员担任各级人大代表,3.1万名非中共党员被任命为县、处级以上干部。其中24人被选拔为副省长。

[86] 除了各民主党派之外,全国总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华侨联合会、台湾同胞联谊会、青年联合会、全国工商联等8个人民团体,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20个以上的社会团体,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中央委员会中拥有一定的席位。在中央和地方还存在着许多行业团体、学术团体和专业团体,与政府主管单位保持着紧密的关系。

[87] 韩福国:《作为嵌入性治理资源的协商民主——现代城市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互动规则》,《复旦学报》2013年第3期。

[88] 韩福国:《作为嵌入性治理资源的协商民主——现代城市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互动规则》,《复旦学报》2013年第3期。

[89] 韩福国:《作为嵌入性治理资源的协商民主——现代城市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互动规则》,《复旦学报》2013年第3期。

[90] 韩福国:《作为嵌入性治理资源的协商民主——现代城市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互动规则》,《复旦学报》2013年第3期。

[91] 林尚立:《复合民主:人民民主在中国的实践形态》,《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5期;刘建军:《国家语境下的中国政治学:2011年终回顾》,《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2月29日。

[92] 何建章:《论中产阶级》,《社会学研究》1990年第2期;李强:《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第2期;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93] 陈小雅:《中国中产阶级浮出水面》,《决策探索》2002年第2期;周晓红主编《中国中产阶层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周晓虹主编《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4] 张伟:《冲突与变数:中国社会中间阶层政治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张翼:《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沈瑞英:《转型期中国中产阶层与社会秩序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95] 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56~57页。

[96] 陈金英:《中产阶层政治动向研究述评》,《上海社会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97] 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55~56页。

[98] 沈瑞英:《转型期中国中产阶层发展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