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架构、运营和数字化转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3 目标客群

对于提供“小额、分散”消费金融产品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来说,其主要目标客群包括:“90后”年轻人群,三、四线城市得不到优质金融服务的人群,以及其他中低收入人群。

如图1-2所示,各家金融平台的业务模式虽各有侧重,但目标客户大多没有得到优质银行贷款服务且月收入在2000元~10 000元的B、C类客户,这些金融平台的目的就是满足这类人群的小额消费信贷需求。

图1-2 客户分级

随着业务的发展,我们又可以将客户分为纯新客户、低风险客户(即现有优质客户)、中风险客户和高风险客户,针对不同的客户分类设计不同的产品并配置不同的产品要素,以期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产品服务。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目标用户更倾向于互联网化、移动化、年轻化。联合国《2015年全球人口发展报告》显示:“90后”在近几年占15~60岁劳动人口的比重高达22.7%,而且在未来呈上升趋势,或达到30%以上。所以,“90后”逐渐成为消费金融的主力军。另外,互联网金融的目标客户呈年轻化,年龄段在20~39岁的客户占比高达85%。这类客户的共同点是年轻、消费观念开放、消费欲望大于实际收入、消费潜力持续增长。同时,由于信用记录缺失、信用意识缺失、还款能力较弱、消费观念开放、消费欲望旺盛,这类有一定还款能力和基础信用数据的“白户”人群属于传统银行不欢迎的高风险人群,但已成为各类消费金融平台争抢的对象。

从行业生态来看,商业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抢占了相对较好的客群。整理已公开的消费金融公司信息可得,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主要聚焦于3个用户关键词:年轻的、稳定的和中低收入。整体上,年轻白领、新婚家庭、蓝领工作者共同构成了持牌机构的用户结构。从年龄层上看,“80后”和“90后”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的主要用户。随着消费金融的规模越来越大,包括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客群风险逐渐上升,并且随着客户进一步下沉,未来的不良率将有所上升,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着比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更高的风险。而且伴随市场的激烈竞争,可能会出现客户多头共债的现象,过度授信可能会带来极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