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中风历节病方
一、侯氏黑散
【原文汇要】
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癫。
侯氏黑散方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辛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三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三分 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原文释义】
侯氏黑散主治中风夹寒。气血亏损,虚阳上越,素常面红、眩晕之人,复感大风寒邪,阻滞经脉阳气,而见四肢烦重,半身不遂,心中恶寒不足。治当清肝化痰邪,养气血祛风。方中用菊花、牡蛎、黄芩清肝潜阳;桔梗涤痰通络,矾石排除痰垢,以治眩晕昏迷;人参、茯苓、当归、川芎、白术、干姜温补脾胃,补气养血,活血通络;防风、桂枝、细辛散风寒之邪,温通阳气,治四肢烦重,半身不遂等证。
【文献概况】
设置关键词为“侯氏黑散”,检索并剔重后,得到162篇相关文献,其中CBM、CNKI、VIP、WF分别为1篇、127篇、0篇、34篇。初步分类:临床研究24篇(14.8%)、个案经验24篇(14.8%)、实验研究1篇(0.6%)、理论研究85篇(52.5%)、其他28篇(17.3%)。在个案经验文献中,侯氏黑散及其加减方的医案有59则。
【文献病谱】
1.临床研究文献
共涉及4类病症系统、7个病症(表5-1)。
表5-1 侯氏黑散临床研究文献病症谱

西医病症系统中,循环系统疾病在病症种类与文献数量上均居首位(图5-1)。各系统病症中,频数位居前列(至少为5)的病症有:脑卒中、高血压病。

图5-1 病症(证)种类及文献数量分布图
2.个案经验文献
共有10类病症(证)系统、29个病症(证)、59则医案(表5-2)。
表5-2 侯氏黑散个案经验文献病症(证)谱

按文献病症种类和医案则数多少排序,西医病症系统中,神经系统疾病在病症种类上居首位,循环系统疾病在医案数量上居首位(图5-2)。各系统病症(证)中,医案数居前(至少为5)的病症(证)有:脑卒中、高血压病、眩晕。

图5-2 病症(证)种类及医案数量分布图
3.比较研究
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比较,两者在文献和病症数量上,循环系统疾病均居前列,是共有的高频病症系统。在具体病症上,高血压病、脑卒中是共有高频病症。
【证据分级】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
截至目前,侯氏黑散及其加减方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为:B级1篇、C级5篇、D级18篇。详细情况见表5-3。
表5-3 临床研究文献证据等级分布情况

【证据示例】
1.循环系统疾病
(1)脑卒中(脑梗死)
C级证据3篇,D级证据2篇。
侯氏黑散合血塞通、吡拉西坦对照单纯使用血塞通、吡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疗效优势(C)
石学慧等[1]实施的一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82例。试验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血塞通0.5mg/次加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休息3~5天,再治疗第2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口服吡拉西坦0.8g/次,每日3次。试验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侯氏黑散,药物组成:菊花80g,矾石(研细末冲服)、防风各6g,白术、党参、黄芩、川芎各10g,当归12g,茯苓15g,生牡蛎24g,桂枝、桔梗各9g,细辛4g,干姜5g。服用方法:每日1剂,浓煎2次。每次取汁200mL,和入矾石末6g,温服。14天为1个疗程。两组中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酌情予以降糖降压处理,一律不用其他抗凝、扩血管、降脂等药物。两组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1.25,95%CI(1.01~1.55),P=0.04,有统计学意义(疗效标准: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疗效判断。基本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减少91%以上。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减少46%~90%。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减少18%~45%。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积分减少17%以下)。
【证据荟萃】
※Ⅱ级
侯氏黑散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如脑梗死等。
《金匮要略》以侯氏黑散治疗中风夹寒。由于病人气血亏损,虚阳上越,阳热炼液为痰,所以常见面红、眩晕、昏迷,又感大风寒邪,阻滞经脉阳气,故四肢烦重,半身不遂。阳气不足,风寒邪气向内,渐欲凌心,故心中恶寒。高频病症脑梗死在某阶段的病机及临床表现可与之相符。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均支持循环系统疾病是其高频率、高级别证据分布的病症系统。脑梗死已有3项C级证据。
※Ⅱ级
侯氏黑散合血塞通、吡拉西坦对照单纯使用血塞通、吡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有一定疗效优势。
【参考文献】
[1]石学慧,谭涛,李丹丹.侯氏黑散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15(3):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