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版)配套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课程代码:0370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4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详解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信念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是坚强的,行为是坚决的,而且始终不渝。这说明,信念是(  )。

A.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B.一种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思想观念

C.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D.人们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答案】D

【解析】理想信念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2.理想信念存在于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又不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这就是说,理想信念具有(  )。

A.思想性和实践性

B.多样性和共同性

C.时代性和阶级性

D.社会性和个体性

【答案】A

【解析】思想性和实践性是理想信念的特点之一,它是指人们的理想信念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但它又不只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B项,多样性和共同性是指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从而使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同时,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理想信念有相同之处;C项,时代性和阶级性是指人们的理想信念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存在阶级的时代里,理想信念打上阶级的烙印;D项不属于理想信念的特征。

3.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的是(  )。

A.追求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B.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而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D.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答案】C

【解析】理想信念根据人的社会生活的领域可以划分为: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其中,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主要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和对于理想的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C项,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属于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A项属于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项属于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D项属于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4.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当人们发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时,应该(  )。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B.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C.在行动中化理想为现实

D.否认理想和现实的统一性

【答案】C

【解析】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当我们发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时,我们要走出以理想否定现实和以现实否定理想的误区,应该在实践的过程,付诸行动把理想化为现实,转为自身发展的动力。ABD三项均是对处理理想与现实矛盾的错误解读。

5.古往今来,无论那些对历史作出过较大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艺术家,还是那些在祖国历史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千千万万普通劳动群众,启迪、指引他们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主义

【答案】A

【解析】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不仅具有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祖国大家庭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是中华民族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巨大原动力,爱国主义把无数英雄儿女引向前进。

6.在当代,对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来说,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

A.热爱社会主义中国

B.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C.全面肯定和接受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D.把中国纳入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答案】A

【解析】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集中代表着、实现着、体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7.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  )。

A.时代精神

B.民族精神

C.奉献精神

D.敬业精神

【答案】B

【解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内容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8.在人生观中,回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是(  )。

A.人生态度

B.人生目的

C.人生价值

D.人生境遇

【答案】B

【解析】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目的性。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A项,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C项,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活实践对个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D项,人生境遇是指人在某个特定环境下所处的状态和遭遇的情况。

9.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以“我们自身的完美”为主要指针,就是追求我们自身的人格高尚、才智发展、生活幸福,这是(  )。

A.人生的现实境遇

B.人生的存在状态

C.人生的自我价值

D.人生的社会价值

【答案】C

【解析】人生价值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题中所追求的自身的人格高尚、才智发展、生活幸福,就属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

1O.在人生道路上,任何人都要面对并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下列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必须消极地依赖自然

B.人来源于自然,但又凌驾于自然之上

C.人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D.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干涉自然的范围在逐步缩小

【答案】C

【解析】人与自然之间真正的纽带,或者说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就是生产劳动。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需要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进行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11.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产生和发展了道德。下列有关道德起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道德起源于动物的合群感和互助本能

C.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道德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12.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道德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  )。

A.道德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关系

B.道德能够提供社会状况的信息

C.道德能够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

D.道德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人生的意义

【答案】C

【解析】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和能力。ABD三项均是道德的认识作用的表现。

13.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道德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A.以文明礼貌为核心

B.以诚实守信为核心

C.以明荣辨耻为核心

D.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案】D

【解析】道德建设核心的问题实质上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建设的现实状况,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1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坚持(   )。

A.个人本位主义

B.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D.在任何情况下,都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答案】B

【解析】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难免发生矛盾,甚至可能发生激烈冲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即个人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ACD三项均是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不正确的态度。

15.诚实守信是立人之本、成事之基,中华民族历来敬重诚实守信,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下列名言警句中,体现了诚实守信道德要求的是(  )。

A.“人无志,非人也”

B.“民生在勤,勤而不匮”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答案】C

【解析】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之一,它主要强调求真的目标和务实的态度,敬重诚实与守信。警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体现了诚实守信的道德要求。B项,“民生在勤,勤而不匮”体现的是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要求;AD项两项,“人无志,非人也”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体现的是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要求。

16.公共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有关公共生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的领域在逐步缩小

B.维护现代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是政策和法律

C.就交往对象之间的社会联系而言,公共生活比私人生活更为简单

D.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地互相影响和联系着

【答案】D

【解析】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总是直接或间接地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着。A项,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的领域在逐步扩大,而不是缩小;B项,维护现代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是公共道德;C项,当代社会人们的交往方式不断扩展,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之间的社会联系更为复杂。

17.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所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称为(  )。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美德

D.个人品德

【答案】A

【解析】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它是社会交往和社会公共生活所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B项,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C项,家庭美德是指调节人们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关系和行为的道德准则,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D项,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18.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一个从业成员都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   )。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答案】B

【解析】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奉行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19.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一个人把应当藏在内心深处的、隐秘的、不可侵犯的感情拿出来示众,是一种愚蠢的、下流的行为。”这句话主要是说,在恋爱过程中双方应该(  )。

A.文明相亲相爱

B.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C.以财富和地位为交往基础

D.追求脱离现实的“纯精神”生活

【答案】A

【解析】恋爱是一种人际交往,也是婚前生活的一个相互考察阶段,客观上要向对方、向社会负起相应的道德责任。男女恋爱中的基本道德要求主要包括:真诚负责、平等互尊、文明相爱。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主要是说男女在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双方的交往应当文明端庄,应做到文明有礼相亲相爱。

20.强调把社会关系纳入法律的轨道,用带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来治理社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及其规范作用的治国理念是(  )。

A.法制

B.法治

C.礼治

D.人治

【答案】B

【解析】法治理念,即理性化的法治观念,是指存在于人们意识之中,引导人们进行法治实践的相关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思想认识的总称,也是一种有关通过法律制约权力和保障权利的理性化的法律意识。法治强调的是依法治国和法律至上的观念。A项,法制强调的是法律制度的规范统一;CD两项分别强调道德伦理和个人专制和权威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21.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其支柱和核心包括国防安全和(  )。

A.经济安全

B.政治安全

C.文化安全

D.社会公共安全

【答案】B

【解析】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0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国防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其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是国防安全和政治安全。

22.对“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法是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B.统治阶级的意志都是法律

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简单相加

D.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答案】D

【解析】法反映的是国家意志,但实质主要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统治阶级总是将自己的意志通过立法上升为国家意志。A项,法是最高统治阶级的意志的体现,是阶级的产物,并不是最高统治者的产物;B项,统治阶级的意志只有经过合法化过程和国家强制力实施才会成为法律;C项,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综合表达,但不是简单的意志叠加。

23.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

A.法律汇编

B.法律体系

C.法律编纂

D.法律渊源

【答案】B

【解析】法律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它由若干法律部门构成。A项,法律汇编是指将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作出系统排列和汇编成册的活动;C项,法律编纂是指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同属于某一类的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D项,法律渊源是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

24.法律的实施包括法律适用和法律执行。其中,法律适用的主体,除了人民法院之外还有(  )。

A.公安机关

B.人大机关

C.人民政府

D.人民检察院

【答案】D

【解析】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的适用的主体是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25.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及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中(  )。

A.人民主权原则的要求

B.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

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要求

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要求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是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国家实行依法治国。A项,人民主权原则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B项,民主集中制原则是我国机构应遵循的政治原则;D项,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从属于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

26.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下列选项中,既属于公民权利,又属于公民义务的是(  )。

A.劳动

B.政治自由

C.人身自由

D.依法纳税

【答案】A

【解析】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指公民依照宪法应当履行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责任。A项中的劳动权既是我国公民的权利,又属于我国公民的义务。BC两项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力;D项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

27.行政行为有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之分。下列选项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

A.行政立法

B.行政许可

C.行政征收

D.行政处罚

【答案】A

【解析】抽象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规范性法律文件的行为。其特点是:是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为;是一种制定规则的行为。行政立法属于抽象行政行为。BCD三项,行政许可、行政征收和行政处罚针对具体的行为体,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

28.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这体现了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中的(  )。

A.平等原则

B.公平原则

C.自愿原则

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答案】D

【解析】民法的基本原则有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体现了禁止权利滥用的原则。其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主要是指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A项,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在具体民事法律关系中互不隶属,能自主表达自己意愿;B项,公平原则是指民事活动中的当事人在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时要兼顾各方的利益,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C项,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自由,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民事活动。

29.对犯罪进行定罪量刑时,要坚持“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罚当其罪。”这体现了(  )。

A.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B.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D.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的要求

【答案】C

【解析】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其中,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决定刑罚轻重的主要依据是犯罪社会危害性程度和应负刑事责任的大小,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无罪不罚,罪刑相当,罚当其罪。A项,罪刑法定原则是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都必须依据刑法的明文规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B项,无罪推定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通行的一项重要原则。D项,刑法适用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于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等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

30.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同级人民法院之间,普通人民法院与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称为(  )。

A.立案管辖

B.审判管辖

C.地域管辖

D.级别管辖

【答案】B

【解析】审判管辖是人民法院系统内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职权分工。审判管辖包括普通管辖和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分工。A项,立案管辖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C项,地域管辖是指以人民法院的辖区和案件的隶属关系确定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的区域内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D项,级别管辖是指划分上下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人生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在人生实践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是(  )。

A.人生的主观臆想

B.人生的精神支柱

C.人生的精神向导

D.人生的精神动力

【答案】BCD

【解析】理想信念对于人生至关重要,它在人生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理想信念的作用是: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A项,理想信念不是人生的主观臆想,它是建立在现实和实践基础上的合理的、科学的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32.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是对祖国母亲的报答。下列有关爱国主义基本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热爱人民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B.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C.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D.热爱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是爱国主义的最终归宿

【答案】ABC

【解析】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D项,爱国主义的最终归宿是自己对祖国的深深的爱国行为。

33.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伟大民族。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这种优良传统的有(  )。

A.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同仇敌忾,抗御外辱

D.心系民生,报效祖国

【答案】ABCD

【解析】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34.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下列有关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B.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

C.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

D.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不实现自我价值,就无从创造社会价值

【答案】AB

【解析】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C项,一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价值;D项,人生的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人生的价值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实现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补充。

35.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与他人进行交往。下列选项中,体现了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的有(  )。

A.只运用语言沟通,不运用非语言沟通

B.从仪表、言谈、举止做起,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

C.培养诚实守信、宽厚仁慈、诙谐幽默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D.采取合理的礼节性行为,既符合风俗习惯,又针对交往对象

【答案】BCD

【解析】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是通向成功交往的桥梁,只有在遵循交往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才能获得交往的成功。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是: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A项,非语言沟通和交流也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3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这是因为(   )。

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能够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

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

【答案】BCD

【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原因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37.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要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   )。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及时高效

D.效率优先

【答案】ABC

【解析】要实现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必须坚持一些原则,处理好各种关系。在社会主义法治中,法的公正也通过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两个方面得以具体体现,同时,要坚持及时高效的办事原则,确保法律能最快最大限度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D项,效率优先一般是市场经济坚持的原则。

38.我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既具有与一般法律相同的特点,又具有与一般法律不同的特征。宪法的特征有(  )。

A.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C.宪法的修改需由2/3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起

D.宪法的内容涉及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

【答案】ABD

【解析】在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宪法的特征是:宪法规定了最根本的内容;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C项,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39.在我国,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我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有(  )。

A.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独立原则

D.两审终审原则

【答案】ABC

【解析】我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愿原则,即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公平原则,即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独立原则,即仲裁应当依法独立地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于涉;一裁终局原则,即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0.“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是社会主义公民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  )。

A.是“四有”的灵魂

B.着眼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C.着眼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D.规定着“四有”的性质和方向

【答案】ACD

【解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既各有侧重又彼此促进,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赋予的是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四有”的灵魂,规定着“四有”的性质和方向。B项,着眼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是四有之中的有文化,它是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答: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境界,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本质上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我们现阶段的奋斗纲领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现阶段共产党人的理想,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迈向共产主义最高理想的一个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3)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制度,是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共产主义理想指明前进方向。社会主义事业是向着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前进运动,离开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就什么都不是。

(4)现在,我们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在这个过程中,当代大学生应该科学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追求崇高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2.简述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答: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也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把爱国主义当作伟大的精神品格而倍加敬仰和推崇。爱国主义更是深深扎根在中华民族的土壤之中,是“中华民族之魂”。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是鼓舞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爱国主义所忠诚、热爱的祖国,是国土、国民和国家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因此,爱国主义必然以爱故土山河、爱骨肉同胞、爱祖国的文化和爱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

热爱故土山河是爱国主义的首要表现

祖国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她首先是我们脚下的辽阔大地,是我们的故土家园,我们对祖国的爱,首先源于对这片土地的最朴素、最真挚的爱。

热爱骨肉同胞是爱国主义的集中表现

历史证明,所有爱国者都是热爱自己的人民、自己的骨肉同胞的。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热爱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是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热爱祖国必然要求认真学习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传统。

热爱自己的国家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的,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贡献力量,这是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

43.简述人生态度的含义和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意义。

答: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一个人生活的基调,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的的实现和人生价值的创造。只有培养起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能正确应对人生旅程中的顺境和逆境,稳健地走好人生道路。

(1)人生态度的含义

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2)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意义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人生态度本是由人生目的决定的,但在实现人生目的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面对现实,战胜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为实现人生目的开辟道路,则是由人生态度决定的。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每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必须选择和确立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抱有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人,一般都热爱生活、珍视生命,不贪图享受、满足现状,而是为自己选择和确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人生道路多种多样。究竟走何种道路,是由主体能动选择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会保证主体将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好高骛远,不浅尝辄止,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人生目标。

44.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

答: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因是: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既是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

(2)我们当今时代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可能全盘抛弃传统凭空杜撰产生,而应当是包括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创造出来的全部传统美德的合乎规律的发展。

(3)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与价值自信,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能使体现时代特点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有利于每个中国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和中华民族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一定要坚持正确的立场。

45.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与要求。

答: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要求,是衡量法治公平正义的主要标尺。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都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

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或凌驾于法治之上的特殊公民。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要求

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要做到“相同的情况相同对待,不同的情况不同对待”。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O分,共20分)

46.什么是个人品德?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答:任何道德品质都是个人的道德品质。良好的个人品德体现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遵守,因此,我们要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塑造良好个人成长。

(1)个人品德的含义

个人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和特征,个人品德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个人品德是表现在个体处理一切问题时的行为活动中具有比较稳定的、形成了习惯的道德素质,是行为者个人的道德属性。

个人品德既包括个人主观上对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也包括个人基于这种认识所产生的具有稳定性特征的行为习惯,是个人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

个人品德实际上也是社会中存在的道德关系、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体思想和行为上的集中反映。

(2)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的方法

良好的个人品德对自己、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认真培养,具体而言,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的方法有:

认真学习,提高道德认识

a.学思明理。学习思考,明白道理。认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各种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对所学的道德知识和人生哲理予以深入思考,掌握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及其评价准则。

b.择善而从。虚心学习,择善从之。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互相取长补短,既增进知识,又促进个人品德修养。

c.学习榜样。学习先进,效仿榜样。要以模范人物的优良品德、高尚道德情操作为自己的榜样,努力仿效,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不懈追求,积极进取,从而塑造自己优良的个人品德。

勤于道德实践,加强道德行为训练

a.知行统一。通过道德实践,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把外部的道德教育转化为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通过躬行实践,持续地去做、去行动,自觉地进行道德行为的训练。

b.积善成德。精心地护持自己的善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使其不断地积累成为个人品德。

严格要求,完善道德品质

a.省察克治。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坚决将其克服和整治掉。不断学习、不断改造的过程,需要防微杜渐,将不良的思想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实践中常思己过,严格地解剖自己,及时纠正错误。

b.陶冶情操。提高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美的感受,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以各种丰富、高尚的感情和志趣,启迪自我的心灵,不断培养和加深自己的道德情感,激发道德需要和欲望。

c.慎独自律。慎独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即使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也能做到言行一致,才是对人的道德水平的真正考验。

47.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答: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法的本质,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这种统治阶级的意志归根到底又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法的本质属性在于其阶级性。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充分体现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利益,遵循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在中国,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既是工人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广大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实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反映,又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反映,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这种先进性和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而不是仅体现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独特规律,强调从自己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走自己的路,不照抄照搬西方法律制度模式;

坚持以开放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对待前人和他人的宝贵经验,既注意继承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又注意借鉴外国法律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在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它为我国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