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详解
绝密 ★ 考试结束前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370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现实生活中,当人遇到特殊困难或重大打击时,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人就会垮下来。这时起着精神支柱作用,支撑着人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的是( )。
A.人的理想信念
B.人的主观想象
C.人的经济实力
D.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A
【解析】人生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这是国家和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也是个人本身的需要。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人生的精神动力、人生的精神支柱,它能在人精神垮塌时给人以精神的力量,战胜艰难险阻。
2.人们的理想信念遍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认定某种工作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并不断取得成绩,成就一番事业。这属于( )。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
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
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
【答案】B
【解析】理想信根据人的社会生活的领域可以划分为:①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②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③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④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认定某种为社会所需要、为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并努力把它做好,不断取得更大成绩属于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
3.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脱贫致富奔小康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答案】C
【解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它的基本内容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它集中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克服任何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4.理想与现实本来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统一性表现在( )。
A.理想是主观的,现实是客观的
B.理想是未来的,现实是当下的
C.理想是完美的,现实是有缺陷的
D.理想来源于现实,现实中孕育着理想
【答案】D
【解析】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性表现在现实中孕育着理想,形成着理想,包含着理想实现的条件和因素。理想来源于现实,包含着现实的因素,并且将来会变成新的现实。ABC三项均是理想与现实对立性的表现。
5.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从浴血八年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
B.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
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
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
【答案】B
【解析】A项,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强调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C项,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强调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D项,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强调热爱和开发祖国山河,世代相继地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是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之一,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侵略和压迫。
6.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人文主义
【答案】A
【解析】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7.培育爱国情感是报效祖国的基础。在当代中国,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需要( )。
A.完全接受祖国的历史和现实
B.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C.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视而不见
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
【答案】B
【解析】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需要我们保持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奴颜婢膝,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8.历史上和现实中出现的人生目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其中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
A.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
B.功利主义的人生目的
C.个人主义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答案】D
【解析】人生目的是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尽管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涌现出来的人生目的各有不同,但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是高尚的人生目的,才值得当代中国大学生终生尊奉、矢志践行。培养和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
9.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指的是( )。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
【答案】D
【解析】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一个人生活的基调。它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A项,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项,人生价值是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C项,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10.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句话强调的是,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在于( )。
A.贡献
B.索取
C.占有
D.享用
【答案】A
【解析】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个体对他人、社会所做的贡献。一个人的贡献越大,他实现的社会价值就越高。一个人对他人、社会所做的贡献不仅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因此,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质在于其贡献。
11.“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
A.不实现个人抱负,就不能创造社会价值
B.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
C.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创造无关
D.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应当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
【答案】D
【解析】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应当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根据题意,这段话强调的是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应是个人积极追求的。
12.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而且要有健康的心理。下列选项中,反映了健康心理的是( )。
A.长期焦虑,郁郁寡欢
B.妄自菲薄,过于自卑
C.性格孤僻,交往困难
D.乐观向上,心情愉快
【答案】D
【解析】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健康的生理,就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甚至会为一些疾病困扰,根本无法从事正常的社会活动。D项,乐观向上,心情愉快是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ABC三项均是消极的心理状态。
1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句话说明了( )。
A.有什么样的道德就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
B.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C.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发展变化
D.道德由于并不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具有阶级性
【答案】C
【解析】当旧的经济关系日益腐朽,新的经济关系日益形成时,旧的道德体系也必将为新的道德体系所代替,因此,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AB项,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社会道德体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社会道德;D项,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必然反映着特定阶级的利益而具有阶级性。
14.从时间上看,道德是产生最早的社会规范,并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空间上看,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艺术等一切领域;从社会群体上看,任何社会成员都是道德的主体和道德评价的客体。这主要说明的是,道德( )。
A.对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强制性
B.对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易变性
C.调节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具有广泛性
D.能够直接决定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
【答案】C
【解析】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道德来调节,因此,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AB两项,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具有非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D项,道德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性质,道德是受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15.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丰富源泉。古代先贤主张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礼之用,和为贵”等,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 )。
A.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精神
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精神
C.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的精神
D.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答案】A
【解析】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是中华民族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乐于合群和贵在和谐,主张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讲求谦敬礼让,倡导团结友爱。B项,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强调中华民族既勤劳勇敢、崇尚和平,又酷爱自由、勇于斗争,对丑恶势力无比憎恨,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和追求;C项,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强调求真的目标和务实的态度,敬重诚实与守信;D项,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强调不惜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16.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 )。
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为个人利益而暂时放弃集体利益
D.为集体利益而轻易牺牲个人利益
【答案】B
【解析】在实际生活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难免发生矛盾,甚至可能发生激烈冲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即个人以大局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ACD三项均是对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不正确的态度。
17.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和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 )。
A.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B.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C.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D.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案】D
【解析】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A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B项,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C项,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18.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生活已成为公共生活的新领域。在这一领域,若有人故意制造计算机病毒并传播扩散;将会破坏许多单位或个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脑系统的崩溃等。这表明了在信息时代社会公共生活的( )。
A.活动结果密切相关
B.交往关系极为简单
C.正常秩序难以形成
D.活动范围相对有限
【答案】A
【解析】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在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活动结果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当代社会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活动结果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密切相关。B项,当代社会人们的交往方式不断扩展,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之间的社会联系更为复杂;C项,公共生活在社会中的正常秩序还是可以逐渐形成的;D项,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极为广阔。
19.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这句话强调了完善人的品质过程中( )。
A.省察克治的重要性
B.陶冶情操的重要性
C.慎独自律的重要性
D.学思明理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道德锻炼中的陶冶情操是指人提高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美的感受,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中,以各种丰富、高尚的感情和志趣,启迪自我的心灵,激发道德需要和欲望。A项,省察克治是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坚决将其克服和整治掉;C项,慎独自律是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时,也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对自己的言行小心谨慎,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D项,学思明理是学习思考,明白道理,认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道德的各种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20.下列选项中,规定了人们从事法律行为的方式与过程,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才合法有效的是( )。
A.法律原理
B.法律监督
C.法律原则
D.法律程序
【答案】D
【解析】法律程序是指人们遵循法定的时限和时序并按照法定的方式和关系进行法律行为,它具有针对性、形式性等特征。A项,法律原理是指符合一个国家与地区的当时的政府要求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基本原理基础;B项,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促;C项,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
21.法受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是( )。
A.历史传统
B.风俗习惯
C.人民的意志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答案】D
【解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法的产生不仅受国家政权的影响,更受国家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根本性的,它决定了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
22.法的规范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危险,及时采取行动化解矛盾的作用,属于法的( )。
A.指引作用
B.预测作用
C.教育作用
D.制裁作用
【答案】B
【解析】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通过了解法律可以预知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后果,及时采取行动化解矛盾。A项,法的指引作用是指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能够为人们提供既定的行为模式,从而指引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在法律范围内活动的作用;C项,法的教育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而对一般人或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D项,法的制裁作用是指通过法的实施而对危害社会行为的犯罪分子所采取的行动。
23.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划分,所形成的不同类别称为( )。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律部门
D.法律渊源
【答案】C
【解析】法律部门是指一个国家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法律部门所指同类法律规范,一般不包括国际法,仅指国内法。A项,法系是指在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历史渊源进行比较研究的过程中形成的概念;B项,法律体系是指由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D项,法律渊源是指法的形式意义上的渊源,即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
24.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
A.法律遵守
B.法律适用
C.法律执行
D.法律实施
【答案】A
【解析】法律遵守是指一切组织和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活动。B项,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C项,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和法律授权、委托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使管理职权、履行职责和实施法律的活动;D项,法律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
25.在我国,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最高准则是( )。
A.党的政策
B.道德规范
C.宪法和法律
D.领导人的意志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在我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公民人权、社会团体活动等都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以宪法和法律为最高准则。
26.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政治权利的是( )。
A.文化教育权利
B.宗教信仰自由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答案】C
【解析】政治权利和自由,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权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主要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项,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B项,宗教信仰自由包括每个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D项,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是公民的人格权。
27.在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C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立法权。A项,最高人民法院是我国的最高审判机关;B项,中央军事委员会是我国最高的军事领导机关,领导全国武装力量;D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 )。
A.审判机关
B.监察机关
C.法律监督机关
D.法律执行机关
【答案】C
【解析】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A项,人民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B项,监察机关是行政的监察系统;D项,法律执行机关是人民法院、监狱和公安机关。
29.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商事法律关系。下列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属于商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答案】A
【解析】商法是指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行为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即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没有形式的商法,但存在实质的商法,主要表现为大量的商事单行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等。BCD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均属于民法的法律文件。
30.国家有关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属单位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范围内依法享有的独占权利是( )。
A.著作权
B.专利权
C.商标权
D.继承权
【答案】B
【解析】专利权是指国家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其所属单位对其发明创造在一定范围内依法享有的独占权利。A项,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其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C项,商标权是指商标注册人在法定期限内对其注册商标所享有的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各种权利;D项,继承权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能够无偿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31.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的历史使命是不一样的。当今时代,我国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可以概述为( )。
A.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答案】ACD
【解析】任何人的历史使命都是由他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当代大学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应担负的历史使命是:①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B项,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属于20世纪上半叶青年人的使命。
32.理想信念的确立不单纯是一个读书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亲身实践的过程。一个人在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时,应该( )。
A.坚信理想信念是很快能够实现的
B.把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
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
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
【答案】BCD
【解析】理想信念是我们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法宝,树立科学而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有志青年应追求的精神家园,我们在追求理想信念时应坚定理想信念能够实现,要有准备为之奋斗的决心和勇气。A项,我们要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准备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终身。
33.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爱国主义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 )。
A.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
B.爱国主义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C.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
D.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答案】ACD
【解析】爱国主义始终是维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的作用有:①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②爱国主义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③爱国主义是谱写壮丽人生的力量源泉。B项,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科技发展和生产力迅速提高。
34.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历史上最高类型的爱国主义。与以往的爱国主义相比,它必然带有自己的时代特征。这些时代特征表现在( )。
A.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B.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
C.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
D.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答案】ABCD
【解析】不同的时代条件,对爱国主义提出了不同的时代要求。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需要立足于国内外形势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来认识,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特征是:①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②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③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统一;④爱国主义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⑤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35.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 )。
A.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B.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C.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D.决定人生阅历的多寡
【答案】ABC
【解析】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积极进取的人生能够有利于个人人生道路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具体而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作用有: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②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③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D项,决定人生阅历多寡的不是人生积极的态度,而是读书和实践。
36.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这是因为,诚信是( )。
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B.安身之本、为人之道、成事之基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答案】BCD
【解析】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①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②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③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分别是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
37.个人通过道德修养可以使自己的品德高尚、人格完善。古人的下列说法中,对我们今天进行道德修养、锤炼个人品德仍具有很好借鉴作用的有( )。
A.“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答案】BCD
【解析】良好的个人品德对自己、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可以通过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感情、锻炼道德意志、养成稳定的行为习惯来培养的。A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的是封建道德伦理和绝对服从观,是错误的价值导向;BC两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都强调要择善从流;D项,“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的是要诚实守信。
38.国家创设法律有多种方式。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产生方式的有( )。
A.法律移植
B.法律继承
C.国家制定
D.国家认可
【答案】CD
【解析】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法的产生方式有国家制定和认可两种方式。A项,法律移植是指一个国家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它不属于国家创建;B项,法律继承是指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延续、相承、继受,它也不属于法的制定和认可的范围。
39.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有制经济的有( )。
A.外资经济
B.全民所有制经济
C.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
【答案】AC
【解析】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BD两项,全民所有制经济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属于我国的公有制经济。
40.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规定的构成犯罪在客观上需要具备的各种要件的总称。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有( )。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对象
D.犯罪动机
【答案】AB
【解析】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素。犯罪客观方面一般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任何犯罪构成必须具备的要件。C项,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D项,犯罪动机是犯罪的主观方面。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点。
答:理想信念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核心,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两个概念结合而成,包含了理想和信念各自的含义,并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
(1)理想信念的含义
①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②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信念中包含有一定的认识。
(2)理想信念的特点
①理想信念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
a.人们的理想信念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属于一种精神现象。但它又不只是一种纯粹的主观现象和静止的精神状态,而是一种包含着行动意志的复合现象,是一种从精神向行动的转变过程。
b.信念与人的行动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实际行动或不导致实际行动的信念,也就不成其为真正的信念了。理想信念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生实践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就是由于它具有实践性。
②理想信念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
a.人们的理想信念从根本上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代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理想和信念。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对未来的设想和想象,都受着时代条件的限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理想信念也会发生变化。
b.在存在阶级的时代里,理想信念打上阶级的烙印,特别是社会政治方面,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的变化并不可怕,只要它能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与时俱进,它就能从现实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更有活力。
③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与共同性
a.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从而使理想信念具有多样性。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
b.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理想信念有相同之处,从而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同一个人的不同理想信念之间往往有内在联系,从而形成理想信念的体系。
42.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答: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也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把爱国主义当作伟大的精神品格而倍加敬仰和推崇。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维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1)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热爱、忠诚和报效自己祖国的一种感情、思想和行为。它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是鼓舞和凝聚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
①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除了汉族之外,还有众多少数民族。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中华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一个国家。正是在祖国的统一和分裂不断交错、民族的融合和冲突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传统。
②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③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善良、智慧、具有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是一个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并为世界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民族。
④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
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的思想付诸行动。正是在这种爱国情怀的哺育下,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大批志士仁人、时代风流。
43.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答: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目的性。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着的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为某项具体的目的而从事着具体的活动。同时,在这些具体目的之上,还有一个总的、根本的目的,这就是人生目的。
(1)人生目的的含义
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2)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①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a.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作用。
b.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动的动力源泉,当人们意识到为什么活着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着人们为了既定的目标而奋发进取、努力拼搏。
②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人生道路崎岖不平,面对各种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
③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追求生命意义,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的,才能懂得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自己或少数人,而应当为大多数人、为社会尽到自己的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把责任和贡献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价值所在。
44.在马克思主义看来,道德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答: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道德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是人主观自生的,也不是神的意志,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道德产生的条件有: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劳动创造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条件,也形成了道德产生的主客观统一的重要条件,提供了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劳动使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人类的社会关系,创造了人类的自我意识。
(2)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
(3)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道德是一种调节关系的方式,以人的意识发生为前提。正是有了自觉的意识,人才会有意识地建立关系并改变和调整关系,才会产生道德,即当人们意识习自己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己与他人或集体的不同利益关系以及产生了调解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答:马克思主义科学揭示了法的本质,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而这种统治阶级的意志归根到底又是由其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的法律制度,它充分体现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利益,遵循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历史使命的法律制度。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利益的体现,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我国法律自然要体现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但我国工人阶级没有自己独立的利益,他们的利益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体现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而不是仅体现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探索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独特规律,强调从自己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走自己的路,不照抄照搬西方法律制度模式;
③坚持以开放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对待前人和他人的宝贵经验,既注意继承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又注意借鉴外国法律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还在立法体制、立法程序和立法技术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制度保障
①在政治建设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保障人民享有并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顺利进行,镇压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
②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维护和巩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障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形成和稳定发展,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行为和权益,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
③在文化建设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又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保驾护航,促进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推广、使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
④在社会建设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保障社会主体的正常交往,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加强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主力军的作用,通过加强立法,积极参与建立健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保护制度和环境保护制度,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保障生态安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联系实际论述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答:(1)职业道德的含义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殊领域。职业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有赖职业道德的调整和规范。
(2)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意义
从业人员在本职工作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有以下四方面意义:
①能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有序、文明的社会氛围;
②能避免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
③能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自身素质;
④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创造出优良的工作绩效。
(3)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内容
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就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①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要求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爱岗是一种责任,真正有道德的人是有责任感的。
②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表里如一、信守诺言、讲求信誉、遵守职业纪律,这一职业道德准则,不仅对从业者而言是“立人之道”“进德修业之本”,对具体行业而言,也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③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
④服务群众
服务群众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尽力设法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处处为他们的实际需要着想,尊重他们的利益,取得他们的信任和信赖。
⑤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树立为社会、为他人作奉献的职业精神。
(4)联系实际略。
47.论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答: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治理国家的两种手段和方式,其各有特点,共同作用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只有弄清和把握其辩证关系,并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伟大方略。
(1)依法治国的定义
依法治国是指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2)以德治国的定义
以德治国是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落脚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配套的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①依法治国需以以德治国为基础
a.道德是立法的基础,重要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来源之一,先进的道德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主要价值目标之一,良好的道德规范是评价法律规范善恶的主要标准之一。
b.道德是执法的基础,法律规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能否公正地、准确地把握立法宗旨,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能否恰当地运用这一权力,则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执法者不可避免地具有证据采信方面的自由心证权,能否恰当地运用这一权力,则取决于执法者的素质。
c.道德是守法的基础。大多数人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是法律存在的基础;权利是现代法治的核心,如何将法定权利兑现成为现实权利取决于公民的自觉和自愿意识;与权利意识相对应的义务意识也与公民的自觉和自愿意识相关联。
②以德治国需以依法治国为补充与保障
a.以德治国着力于通过提高人的内心觉悟和建设人的动机文明,来端正人的文明行为;依法治国则着力于通过约束人的外部行为和建设人的行为文明,来开掘人的内心文明。以德治国着力于建设个体文明,通过榜样的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群体文明水平的提高。
b.依法治国则着力于建设群体文明,通过群体文明的提高,防范、震慑个体的越轨行为。以德治国着力于强调人的义务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治国着力于维护人的权利,强调人的权利意识,两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