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优选等级确定与应用
4.2.1 如何确定物料的优选等级
优选等级的确定过程要注意收集数据、仔细分析并且经过评审把关。整个过程由物料质量负责岗位人员主导。物料规模比较大时,也可以根据物料分类进行分工。但因为数据收集及评审专家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共用的,所以更多的是按专业大类如机械、电子、光学、液路等分工,而不是按公司详细的物料分类。
(1)收集数据 数据来源有:
1)采购,提供采购量、成本、交付方面的数据。
2)来料检验,提供来料检验数据,如来料合格率。
3)生产,提供物料在线不良率。
4)客服,提供客户端的物料不良数据。
5)研发,提供物料技术特性优劣的意见。
(2)给出建议 主导人综合各方数据,根据事先确定的优选等级的定义原则,对物料提出优选等级的建议提案。注意对涉及的每个物料都要描述详细的理由。
(3)组织评审 主导人组织评审专家对优选等级提案进行评审。评审专家包括技术、质量、采购、生产等方面的专家。评审专家反馈的意见可能会有不一致的情况,需要主导人组织沟通协调,如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可以上报至公司级技术质量委员会或类似组织进行裁决,当然也可以由企业负责人或其代理人(管理者代表)裁决。
(4)正式生效 评审通过后,需要使结果生效,一般的方式是录入ERP系统或者类似的物料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内容包括物料修改后的优选等级以及相关的理由描述。优选等级原因描述的典型例子包括如下几种:
1)已经通过认证但未经充分批量试用考核的新增物料,设为试用。
2)物料处于试用状态超过*个月,已在产品中批量使用达****PCS以上,且没有出现质量问题,设为优选状态。
3)物料近期生产中发现有裂纹的不良现象,目前在分析原因,在此阶段物料设为限选,待原因明确后确定其真实状态。
4)供应商通知此物料将于****年**月停止生产,设为禁选。如新产品开发中用到此类物料,可选用另外的******型号。
物料优选等级评审的周期可以根据企业物料更新速度来设定。产品生命周期长、物料比较稳定的话,周期可以定为一年或者半年。新产品较多、物料状态变化快的情况,评审周期可以定为半年或季度。
当有突发情况时,如接到物料停产通知,需要立即更改优选等级,以免被新设计选用。此时再等待例行的优选等级评审显然太迟,因此要确定优选等级紧急更改流程。此流程的主要步骤包括:
1)信息反馈给物料质量管理岗位。
2)物料质量管理岗位提出申请。
3)物料质量管理责任人批准。
4)更改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例行评审时,需要把前一个周期内的所有紧急更改也列入评审范围,作为对紧急更改的“事后确认”。
4.2.2 优选等级的应用
确定优选等级的最终目的是改善产品设计选型,逐步淘汰有缺陷的物料,因此必须要把优选等级应用到设计阶段。
新设计选型必须首先考虑公司现有物料,优先选用“优选”状态的物料,不允许选择“限选”和“禁选”的物料。
如果有特殊情况,则要给出充足理由,并且有严格的审批控制。
1)选用“限选”物料,需要分管该物料技术方向的研发负责人批准。
2)选用“禁选”物料,需要评审小组召开听证会批准。
详细设计评审时,要提交BOM报告,其中必须包含所有外购物料优选等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定期统计优选率,作为研发项目考核指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案例4-1 某公司物料优选等级确定细则
见表4-1~表4-3。
表4-1 优选等级确定细则——优选状态

表4-2 优选等级确定细则——禁选状态

表4-3 优选等级确定细则——限选状态

表4-4 优选等级确定细则——试用状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另外,还可以根据物料种类制订更详细的优选等级确定指南。制订时,应结合各类物料的采购策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通过详细策划和评审确定下来。在此不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