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基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1 创新概述

1.1.1 创新的含义

创新与创业不是可以等同的概念。创业必然涉及很多创新,但创新并不一定就是创业。在我国,“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就曾提及,即创立或创造新的东西。当今创新更多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是创新理论的奠基人。他在1911年出版的德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就论述了关于经济增长非均衡变化的思想。此书在1934年被译成英文时,使用了“创新”一词,并在1928年首次提出了创新是一个过程的概念,于1939年出版的《商业周期》一书中全面地阐述了创新理论。这个理论又在以后的其他著作中得到运用和发挥。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即“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包括五种情况:一是创造一种新的产品;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是取得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给来源;五是实现任何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或企业重组。另外,他还指出,创新是对新产品、新过程的商业化及新组织结构等进行搜寻、发现、开发、改善所采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熊彼特的理论一开始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30年代,熊彼特对创新的开创性研究才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极大轰动,至今一直被视为对创新的经典性论述。其主要原因就是熊彼特的“创新”一开始就是一个带有“集成”形式的表述——尽可能广义的创新,它既包括技术创新,又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创新、供应链创新等形式的非技术创新。

20世纪90年代,我国把“创新”一词引入科技界,出现了“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等各种说法,进而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清华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所李正风教授认为,“创新”一词在我国存在着两种理解:一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创新;二是根据日常含义来理解创新。目前,人们经常谈及的创新,简单说来就是“创造和发现新东西”,这里使用的实际上是“创新”的基本概念。从广义的概念上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创新,我们通常所说的“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等“创新”就很难有一种严格的界定。

创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新是指理论、方法或技术等某一方面的发现、发明、改进或新组合,主要立足于把技术和经济结合起来。而从广义上来说,创新行为力求将科学、技术、教育等与经济融合起来,并表现在不同的层面。

1.1.2 创新分类

创新是人们创造性劳动及其价值实现的形式。创新一般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知识创新的核心是新的思想观念和公理体系的产生,其直接结果是新的概念范畴和理论学说的产生,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其直接结果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管理创新既包括宏观管理层面上的制度创新,又包括微观管理层面上的创新。管理创新的核心内容是社会政治、经济和管理等管理制度的革新,其直接结果是激发人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所有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社会的进步。

1. 知识创新

(1)知识创新的概念

知识创新这个名词虽然是在知识经济社会才提出的,但却不是知识经济的特有产物。在农业经济社会、工业经济社会,都曾出现过知识创新,并且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是,知识在这三个经济社会形态中的重要性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农业经济社会中,知识主要是经验性的总结,可称为经验知识,主要应用于农业实践、天文观察和用初等数学测量土地等。其经济活动的特点是依靠大自然的恩赐从事农耕、垦殖,获得生活资源。在工业经济社会,知识的创造、存储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利用学科性的知识去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高效益。显然,在工业经济社会,知识和科技进步已对经济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但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是资本和劳动力,而不是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消费)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其特点是知识经济化。

美国学者艾米顿首先提出了知识创新的概念,她指出:“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跨学科、跨国家合作,研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其研究结果加速了新思想的创造和应用,加速了这些新思想应用于产品和服务,以造福于社会,这就是知识创新。”她进一步指出,所谓知识创新,是指为了企业的成功、国民经济的活力和社会进步,创造、演化、交换和应用新思想,使其转变成市场化的产品和服务。

(2)知识创新在知识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创新虽然不是知识经济的特定产物,但其作用和重要性只有在知识经济社会才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与知识经济的一些基本特征是分不开的。这些特征主要包括:①知识将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资源。在知识经济社会,蕴涵知识于其中的智力资源、各种信息以及无形资产等比有限的土地、资本和一般劳动力具有更高的生产率和创造性;②高技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知识经济社会,高技术产业将取代工业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如钢铁、机械、纺织等)成为知识经济社会的支柱产业;③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将大大增加。高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强劲渗透将使得传统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含量大大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也将大大提高。从这些特点中不难看出,知识经济既是知识的经济化又是经济的知识化。而知识创新正是知识向经济转化的中间点,通过知识创新,实现知识经济一体化。知识创新是推动当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3)知识创新的特征

知识创新不是一时的新想法、新设想,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系统研究后产生的。应该说,“知识”和“创新”自古有之,体现人类特征的智能活动的本质就是创新,知识正是创新的成果。一旦把“知识经济”作为新时代的特征写在当今社会的“旗帜”上,它就被赋予了一种全新的含义。从知识经济公认的含义中可以看出,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因此,和以往的知识、经济、创新相比,知识经济社会的知识创新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知识创新活动具有明确的社会、经济目的。知识创新是通过大量研究才得以产生的。这些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以往这三方面的研究是相对分开的,因而每一种研究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追求目标,如基础研究追求的是对大自然或社会的新认识,以发现新的规律和原理为目标。应用研究追求的是对某些规律的运用,以提出某种新的技术、技巧、方法为目标;而开发研究追求的是某种具体功能、功效的实现,以创造出某种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为目标。研究目标的不同不但造成了各类研究人员在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差别,而且还使得知识的发现、发明到产生社会效益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例如,从爱因斯坦提出质能原理到制造出原子弹并利用原子能就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从提出量子力学中的能带理论到制造出第一个晶体管也经过了几十年。在知识经济社会,无论是哪种研究,从一开始就都具有明确而统一的社会经济目标,因而从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通常只需要几个月以至几年。这说明,在知识经济社会,发现、发明、创造已被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二,知识创新主要针对产品、产业和市场。知识创新虽然覆盖着从知识发现、技术发明到产品、产业和整个市场开发的全过程,但主要着眼于后者,这一点从熊彼得的观点可以看出。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引入生产体系。

第三,创新的内容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许多学者指出,知识经济在生产中以高科技为支柱,即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资源科学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科学技术、海洋科学技术、环境技术和软科学技术。然而,产业意义上的创新既不局限于上述高科技产业,也不单指那些自然科学上的新发现和技术上的新发明,而是包括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活动。如新的管理模式、艺术作品、学说以至新的思维方式等,只要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知识创新虽然大量出现在上述高新技术产业,但并非是这些产业的专利,实际上传统产业中,如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都广泛存在着这种创新,并且特别需要通过“创新”进行改造,使之成为“新的产业形态”。例如,原属农业范畴的种植养殖引入新的生物工程技术而成为新的产业,原来的制造业引入计算机网络而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智能劳动者成了社会劳动的主体。正如托夫勒所说的“白领工人人数超过蓝领工人人数”(他认为,1956年美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因而可把1956年作为美国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这意味着知识创新活动己成为社会大部分人的终生事业,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少数科学家或有闲阶层的专利。当智能活动从书斋或实验室、研究所中解放出来,并成为推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时,其社会地位就将发生根本的改变。它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附着在体力劳动之上作为一种次要的、附带的活动而存在,从事智能劳动的知识分子已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社会劳动者主体。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将按照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思维方式来改造整个世界。

第五,知识创新成为产品价值的主要部分。人们的任何活动中都同时包含了体能和智能,只是所占比例不同。在农业经济社会,人们的劳动主要靠体能;在工业经济社会,一部分体能活动由机器所代替,人们付出的主要是介于体能与智能之间的程序性劳动。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大量的操作工人在流水线上劳动,其特点是生产周而复始,产品具有相对固定的形式,人们以继承传统为主,所以产品中包含的“创新”较少,一项发明创造可以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而求新、求变、求异己成为了知识经济社会的一大特征,产品没有新意就无法存在,智能劳动的比例逐渐增加,直到超过体能劳动和程序性劳动所占的比例,从而促使智能劳动实现产业化。因此,知识经济社会的知识创新无论是在产品价值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在国民经济产值中所占的比例都超过了非知识创新。

第六,知识创新的内容与智能劳动的范围和方式极大地扩展。知识创新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而不是某些特定的领域,如某些高科技产业。实际上,在一切有智能活动的领域都会有知识创新,其中也包括农业、制造业等所谓的“传统产业”。随着智能劳动的产业化,知识创新的范围和方式也将人为扩展。创新不能单独通过逻辑推理和理性思维来获得,而需要将多种方式紧密结合。非逻辑、非理性的灵感和直觉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从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来看,智能劳动的产业化是一场具有极其深刻意义的大变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真正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因为和其他生物相比,人类在体能上没有特殊的优势,和自然力相比甚至是微不足道的,而产生于人脑的智能才是人类所独有且取之不尽的动力来源,人类社会只有建立在这种资源之上才有可能得到高速、持久的发展。可见,知识创新是一种新时代的创新,是作为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和知识经济的发动机而存在的。

2. 技术创新

(1)技术创新的概念

195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索洛(Robert. M. Solow)首次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这一“两步论”被认为是技术创新概念研究的一个里程碑。1962年,伊诺思(J. L. Enos)从行为集合的角度来定义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看成是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订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几种行为综合的结果。而林恩(G. Lynn)则认为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首次从时序过程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界定。继伊诺思和林恩之后,国外相关领域的一些学者从各种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从技术的产品创新和技术的工艺创新角度定义了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新产品的产生及其在市场上的商业化以及新工艺的产生及其在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缪尔塞(R. Mueser)对技术创新概念和定义上的主要观点和表述进行了较系统的整理分析,他将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为以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且非连续性事件。该定义突出了两方面的特殊含义:一是活动的非常规性,包括新颖性和非连续性;二是活动必须获得最后的成功实现。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傅家骥从企业层面的角度定义了技术创新,认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目标是获取商业利益,是推出新产品、新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建立企业的新组织的一系列综合过程。许庆瑞教授从广义的角度定义了技术创新,认为它不仅包括创新成果本身,还包括推广、扩散和应用过程。吴贵生从经济学角度把技术创新看作是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的商业化全过程的活动。柳卸林从宏观的角度认为技术创新的实质是新技术的产生和商业应用,而管理、组织和服务的改善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技术创新就是新的技术在生产等领域里的成功应用。应用包括对现有技术要素进行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的活动。它是一个全过程的概念,既包括新发明、新创造的研究和形成过程,也包括新发明的应用和实施过程,还包括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的扩散过程,也就是新技术成果商业化的全过程。简单地讲,技术创新就是技术变为商品并在市场上销售得以实现其价值从而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

(2)技术创新的分类

随着技术创新概念的不断拓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标准将技术创新加以分类。

第一,根据创新程度分类。根据创新程度和影响范围的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创新、技术系统的变革、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四种。

① 渐进性创新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挖掘现有设计潜能的一种渐进性的、连续的创新。其创新程度不大,但对于增加品种、降低成本、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作用很大。在现实的经济技术活动中,大量的创新是属于渐进性的。

② 根本性创新是研究开发活动的结果,其成果将导致产品性能和功能或者生产工艺上的质的变化,在一定时期内可能引起产业结构的变迁,从而全面影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根本性创新是不连续的,以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为特征。

③ 技术系统的变革体现在技术系统的改变和新的复杂技术系统的建立,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配备周详的计划和严密的组织,耗费大量的资源才能完成,是一系列激进的、渐进的经济技术活动和组织上的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类创新通常会使大量相关的创新集群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出现而出现,影响经济中的一个或几个领域,从而产生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④ 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是随着某项主导技术结构的变迁及由此决定的经济生产的范围、规模和水平,加上相应的渗透效应,改变了“人们接受和看待事物的模型和规则”。这种变革与“创造性毁灭”相对应。

第二,根据创新对象分类。根据技术创新对象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

① 产品创新是在产品技术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或用户的需要而开发的新技术或通过商业途径引进的技术组合来改善或创造产品。广义的产品包括服务(无形产品),因此,产品创新也包括服务创新。

② 过程创新也称工艺创新,是指产品生产技术的变革,包括采用全新的生产技术及流程或对原有生产技术及流程的改进所形成的创新。

第三,基于技术变动方式的分类。按照技术变动方式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局部性创新、模式性创新、结构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四类。

① 局部性创新是指在技术结构和模式均未变动的条件下所形成的创新。这类创新建立在现有的企业技术体系之中,不需要新的科学知识的运用,只需要局部的技术改进即可实现。

② 模式性创新是指在技术原理变动的基础上产生创新,新的产品中包含新的科学技术原理的应用,现有技术要素的连接方式只有局部改变。

③ 结构性创新是指技术要素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创新。此类创新只需要将现有的技术要素重新整合,不需要新的科学技术原理的应用,技术模式未发生变化。

④ 根本性创新是指要素结构和技术模式均发生重大改变而产生的创新,这类创新与现有企业技术的关联性不大。

第四,基于创新战略的分类。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所应该确定的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可分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和自主创新。这种分类有利于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战略,有效开展技术创新,使企业获得自身的竞争优势。

① 模仿创新是创新主体通过合法手段(如通过专利许可方式或购买)获得创新者的核心技术,学习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的一种创新方式。

② 合作创新是指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的联合创新行为,主要以开展合作研发为主。

③ 自主创新是创新主体通过独立的研究开发,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获得技术上的突破,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这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

(3)技术创新的特征

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具有本身固有的特性。

第一,复杂性。技术创新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技术创新主体的多样性,创新涉及众多主体参与,既有企业与企业家这样的同类创新主体,又有如政府、研究开发机构、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主次不同的创新参与者;其二,技术创新的技术系统具有开放性,技术研究、开发、扩散的每个环节都与外界发生着密切的联系,涉及信息、能力、方法、方式、手段、工具、程序、知识等,结构复杂,目标功能多样;其三,技术创新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存在多种非线性的互动作用,它们通过多重信息的扩散和回馈机制不断地从自身和环境获得反馈信息,以实现向更高创新水平的进化;其四,技术创新跨越不同的创新层次,从单一的个体层次到企业的微观层次,再到区域创新系统,甚至上升到国家创新系统,都是在一个复杂的系统中相互沟通和合作完成的。

第二,不确定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是指技术创新客观存在的状况和结果与人们的认知之间的差距。以首次商业价值实现为标志的技术创新,是寻找、挖掘和利用技术和市场机会的过程,其中所包含的内在结构和所处的外部环境都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体现在技术、市场、收益、制度环境等多个方面。

第三,高风险性。由于技术创新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由于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决策者的行为风险,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某种无法预知的不利或有害的事情,任何环节的缺失都有可能导致失败。而这种失败将使企业付出沉重的代价,造成企业巨大的损失。

第四,高投入性。一方面,技术创新需要购置、更新、改造相关的设备和设施,开展技术开发研究工作,购买生产性的原材料,进行市场销售等,大量的投入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大多数技术创新都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需要众多的科研技术人员协同攻关,投入这些智力资源的价值也都是极高的。

第五,高收益性。承担着高风险的企业必然期盼着获得高收益,尽管技术创新存在很高的失败率,一旦成功,在一定时期内采用技术垄断,形成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技术优势,就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迅速占领市场,获得超额附加值,带来丰厚的利益回报,创造企业的新的竞争优势。

第六,技术创新的外溢性。技术创新的收益具有非独占性,从全社会角度来看,技术创新的溢出越多越好;而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则希望技术溢出越少越好。因此,必须在技术创新的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尤其是要保护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收益的合理预期。

第七,路径依赖性。对一个特定的企业而言,新技术开发能力具有累积性,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是建立在它原有的技术基础和过去成功经验基础之上的,具有组织性和经验性。企业往往依赖于已有的技术基础,按照一定的规范选择技术的发展方向,并由于收益递增机制的存在促进其进一步强化而呈现前后连贯的发展轨迹。

第八,不可逆性。技术创新不但需要专门的投资和形成专用资产,而且新技术与旧技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新技术是更先进的技术,它使新产品的功能实现了质的飞跃,呈现了技术创新的阶段性特征,体现了技术发展的不可逆性。

3. 管理创新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斯塔特(Stata,1989)明确提出了管理创新的概念,开创了管理创新研究的先河。自此,有关管理创新内含的探讨层出不穷,伯金肖(Birkinshaw)认为,在给出管理创新可操作性定义之前,需明确三个核心问题。首先,明确创新内容。管理创新的内容可分为抽象和运作两个层面。从抽象层面来看,管理创新的内容表现为管理理念;从运作层面来看,管理创新是管理实践、管理过程、管理技能和组织结构等组织内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规则和秩序。其次,明确创新的新颖度。关于管理创新的新颖度问题,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在任何领域都未曾出现过的“全新的思想或方法”,即全新型创新或原始性创新,如M型组织、卡普兰提出的平衡计分卡等;二是将已有的管理实践引进新的组织或领域,即引进型创新,如首次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引进一个新组织就属于这类管理创新。事实上,基于日本企业发展起来的全面质量管理也并非日本首创,而是源自美国,在当时已属于引进型管理创新。最后,明确管理创新的目的。关于管理创新的目的,学术界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大部分学者认为管理创新的目的是改善组织运行效率并最终提升组织绩效,对组织甚至整个社会都会产生积极而持续的作用;其他学者则持怀疑态度,将管理创新的引入视为控制员工的一种方式。

基于对以上三个核心问题的理解,尤其是对创新新颖度的认知,我们将管理创新界定为:根据组织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内、外部环境,从外部引进已有的管理理念、实践过程、技能和结构,加以整合、修正并实施,或者实施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实践过程、结构和技能,以实现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持续提升组织效率与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创新的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管理创新的结果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技术创新的结果较明确,有些甚至是有形的,容易受到专利的保护,而管理创新的结果较难界定,很难受到专利的保护。此外,管理创新结果很难和技术创新以及其他组织绩效分离。因此,管理创新凸显描述性,其过程包含更多个人主观因素,因而增加了管理创新绩效测量的难度。

第二,管理创新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大部分管理创新的实施过程都要经历很长的时间,有些时候甚至无法界定管理创新的始末。管理创新往往只针对特定的体系,该体系由不同的因素和关系构成而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因此,在实施前证明管理创新合理性的难度更大,即便是引进型创新,实施结果同样难以准确评估和预测。

第三,大部分组织在管理创新方面缺乏专业知识或经验。一个大型组织可能雇用大量掌握技术创新技能的专家,但除了个别管理咨询师协助企业寻找系统方法提升组织总体效力和确保组织健康发展以外,几乎没有其他具有管理创新技能的专家,只能更多地依赖于管理者个人经验、社会资本和认知等。管理创新专业知识的缺乏大大增加了管理创新的不确定性。

第四,管理创新对外部创新推动者的需求和依赖更强烈。外部创新推动者包括学术专家、咨询师和管理精英等。外部推动者为管理创新提供最初的理念和根据,甚至提供方案。他们可能不参与创新实践过程,但为创新过程提供大量关键的投入。

第五,管理创新决策者受创新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影响较大。管理创新的结果既可能出现丰田通过其精细化管理等创新实践赶超通用汽车和福特等强劲竞争对手、主导欧美市场的繁荣景象,也可能存在国内大量企业因为实施业务流程再造等管理实践而陷入困境的尴尬局面,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决策者对创新的结果产生担忧。因此,减少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企业家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也凸显企业家的核心作用。

总之,管理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性系统工程,要求对组织的惯例或基因进行根本性的改变,除了高风险性,其难度也往往超过一般的组织变革和技术创新,加上管理创新要求和组织情境紧密结合,而组织间内外环境的差异性增加了找到一种有效且通用的创新方式或途径的难度。同时,管理创新是一项关乎组织未来命运的重大决策,对组织全局性的影响超过一般技术创新。即便是引进型管理创新,亦是如此。因此,专门针对管理创新开展研究,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而言均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