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市场中的政府角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取消“致命”的补贴

许多补贴孕育于“温床”环境,比如燃油补贴就属于石油资源富饶的国家在不知不觉中承诺给自己的一份理所当然的赠品。但是,基础经济理论告诉我们,任何形式的价格支持,都会对消费者产生扰乱和扭曲,使他们的认知偏离所供商品的真实成本。毋庸置疑,浪费现象随即会在这个国家悄然而至,不久以后,负担会重得难以承受。许多国家都曾拥有某类丰富的资源,可是现在,这些国家变成了资源的净进口国。案例1.5描述了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面临的困境。

案例1.5 “休想拿走燃油补贴!”

即便是暗示燃油补贴可能会被削减,都需要政治领袖莫大的勇气,更不用说实质性地推进削减计划了。令人感叹的是,即使财政负担不断加重,补贴一旦发放,取消就“难于上青天”。对此的解释不像对火箭科学那样困难——对于基本消费,人们习惯了补贴后的价格,如果受到失去补贴的威胁,其激烈的反应就会跟对通货膨胀的反应大致相同。倘若政府谋划用补贴展示友善姿态,尤其是在补贴充足的时代,应当风物长宜放眼量,考虑能否将补贴长期维持在同一水平。若是有任何迹象显示,财富会在某天发生变化,相同数量的补贴最好以非永久形式交付公众,采取定制返还的方式替代价格削减。虽然无论哪种方式带来的补贴有效减少都会造成阵痛,但定制返还这样的政策,至少能使非永久性的价格调整有望得以展开。遗憾的是,政治的现实状况往往使这言易行难。


许多国家的政府都经历过这个过程。最初分享资源的优雅姿态,却可能以高昂的代价收场。一段时间以来,许多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约旦和苏丹的政府,一直给本国公民发放燃油补贴,将汽油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进而使国民负担得起总体生活成本。然而,在2012年年初,随着石油价格突破每桶100美元,政府越来越难为补贴行为自圆其说。例如,在印度尼西亚2011年的国家预算中,燃油补贴达到140亿美元,占其预算的比例高达11%,比教育投入90亿美元和医疗投入14亿美元之和还要多。

不过,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政府如果在本国居民最需要的时候宣布削减燃油补贴,那就会在政治上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在印度尼西亚,1998年燃油价格上涨与其他因素混杂在一起,引发了学生骚乱,最终导致苏哈托政府倒台。之后的2009年以及2012年,停止补贴的计划又被两次搁置,因为每当计划宣布之后,都出现了政治动荡。

同样,马来西亚也发生了类似事件。2008年,政府宣布削减燃油补贴,随后,人们走上街头进行抗议,甚至进一步撼动了脆弱的政治根基。在当年与重新崛起的反对派的大选对决中,国民阵线联合政府痛失三分之一的议会席位和五个州的控制权。

公众的暴力反应,已经促使某些政府分阶段实施削减计划,比如采取向穷人发放现金券作为替代手段,或是完全取消计划。如若削减补贴这一棘手问题处理不当,则会导致政客们失去工作。


以降低成本价格给予补贴的方式,只能在这种情况下采取,即不论经济周期是否低迷,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些补贴都能够得以维持。教育和医疗补贴往往属于这一类。这类补贴在一个国家的预算里往往是持久不变的,极少受到物价波动影响。那些当前生产石油或天然气的国家,应当认真审视其补贴结构,仔细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出口还是消费趋势的变化,这可以降低给那些依赖补贴的人带来不必要麻烦的可能性。任何塑造消费者行为的尝试,都应当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框架内进行计划,这样,为这些改变所投入的政治资本才不会被无限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