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节 高职院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与实现途径
学校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体育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它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高职院校体育的目的、任务与实现途径如下。
一、高职院校体育的目的
高职院校体育是大学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根据社会发展和我国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以及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的目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和建立学生的终身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及良好思想品质的培养,使之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职院校体育的任务
要实现高职院校体育的目标,应完成好以下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
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是我国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体育本质功能的正确反映。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生命活动最旺盛,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通过体育健康教育,促使学生遵守合理的生活制度,重视营养卫生、心理卫生,积极参与丰富的文化活动并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正常地生长发育,塑造健康的体格,发展健康素质和活动能力,以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2)掌握体育锻炼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通过体育教学,向高职院校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使其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手段,充分调动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时效性,逐步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既是高校体育的基本内涵,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个体需要。
(3)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
教学实践证明,体育自身的固有特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生动、最活泼的形式之一,高校体育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它有利于学生增强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团结有爱、勇于奉献、朝气蓬勃、拼搏进取的优良品质;有利于使学生形成文明的行为和规范的品质,增强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培养遵守纪律和公正无私的人格,还能促进自信心、自制力和开拓进取精神的形成,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诸方面向着更高层次追求,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4)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促进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综合实力的增强,高职院校体育不仅承担着指导、普及、促进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的任务,还肩负着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使命。各高职院校应在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对部分体育基础较好并有一定专项运动才能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课余运动训练,充分利用高校的有利条件和高职院校学生体能、职能上的优势,按照教育和体育的固有规律,坚持系统科学训练和竞技教育,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为国家培养竞技运动后备人才。
三、实现高职院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途径
《学生体育工作条例》规定,学生体育工作是指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队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这四个方面也是实现我国高职院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
1.体育课教学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的主要形式有普通体育课、选项体育课、选修体育课和保健体育课等。随着高职院校体育课的改革和发展,体育俱乐部形式成为今后学校体育课的主要形式。
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健身为中心,以“终身体育”为指导,以“育人”为最终目标。它的特点是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下,除教授理论知识外,通过各项身体活动,促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达到增强体质,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并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2.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教学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实现高职院校体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途径。同时,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学生爱好和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都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高职院校体育是我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基础,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也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提高身体素质,就必须积极地投入到课外的体育锻炼中,并在活动中培养自我锻炼的意识和终身体育的思想。
3.课余运动队训练
课余运动队训练是课外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利用业余时间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训练,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提高队员技术水平的目标。所以,这是一种专门的教育过程,也是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
4.课余体育竞赛
高职院校的体育竞赛主要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类。通过开展高职院校体育竞赛,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进取和拼搏精神,以及遵守纪律,服从安排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它既丰富和活跃了课余文化生活,又能给学校体育带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