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体育竞赛的组织编排

一、体育竞赛的种类

体育竞赛是指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或身体练习活动为内容,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形式。体育竞赛是体育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普及与提高,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贯彻“健康第一”思想的基本途径之一。

1.综合性竞赛

一般称为运动会或综合性运动会。它往往包含若干个运动大项的比赛,其目的是全面检查各项运动普及和提高的情况,广泛总结和交流经验,从而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这种竞赛由于比赛项目众多、规模较大、组织工作较复杂,通常都是每四年举办一届,如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等。

2.单项竞赛

单项竞赛是以某一项目为内容而单独进行的竞赛形式,一般常采用的单项竞赛的形式如下。

(1)测验赛 为达到一定的标准,或了解运动员提高成绩的情况而组织的比赛。这类比赛一般不计名次,但应记录测验的成绩。

(2)联赛 这种比赛规定,每年定期举办一种列入计划的规模较大的比赛。

(3)对抗赛 指由两个以上实力相近的单位举办的竞赛,可以是双边、多边、定期或不定期的,目的是交流经验,切磋技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邀请赛和友谊赛 由一个单位或几个单位联合发生邀请,由许多单位参加的,为增进友谊和团结,互帮互助,共同提高某一运动项目的水平而举办的比赛均可称为邀请赛。此种比赛均非正式比赛,各种访问比赛一般都属于友谊赛,其宗旨和邀请赛相同。

(5)选拔赛 为发现和挑选运动员,组织和补充代表队,准备参加高一级别的运动竞赛而进行的比赛,通常称为选拔赛。如学校为了充实某一运动队,组织有关同学进行比赛,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6)表演赛 为了宣传体育活动,扩大影响,参加庆祝,慰问纪念,集资等活动而举行的比赛。此项比赛着重技术、战术的发挥,一般不记名次。对准备开展的项目示范性介绍或参加重大比赛后的汇报表演均属于此类。

学校除可以组织上述比较正规的比赛外,主要开展一些规则简单,形式灵活,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容易组织和便于经常举行的各种非正规比赛,以吸引更多的人参加经常性的练习活动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二、体育竞赛的组织

为了顺利完成竞赛的任务,不论是综合性运动会或单项比赛,都应看成是一项系统工程。组织校运会或单项比赛时,应根据工作需要分成若干小组,例如宣传组、竞赛组、裁判组、场地器材组、后勤保障组等,各组的大致工作内容或任务如下。

1.宣传组

搞好运动竞赛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运动员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宣传教育观众,争当“文明拉拉队”。

2.竞赛组

制定大会法规性文件——竞赛规程。为使竞赛工作严密有序地进行,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①审查报名表。

②做好抽签和编排工作,编印和下发秩序册。

③安排好裁判员,保证裁判员的数量和质量。

④及时研究、确定分工,解决竞赛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⑤如确需要,下发补充通知,解决规程中未尽事宜。

⑥比赛前应认真全面检查场地器材,需要进行整改的应及早安排,要保证安全。

⑦比赛期间要及时印发、公布成绩公报。

⑧比赛结束后,认真负责地核对好比赛成绩,编印成绩册,技术资料分类归类及时发送有关部门单位。

3.裁判组

裁判员应本着“认真、公正、准确、及时”的执法原则认真履行职责。作为裁判员,应表现出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业务水准。

裁判员在工作中应遵守好以下要求,认真履行好职责。

①认真学好规程、规则,统一认识,统一裁判方法。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研究并落实处理方案。组织必要的实习或考核。

②裁判长要合理安排好裁判员,对抗性强或决定胜负的关键场次应重点关注。

③裁判员在履行职责时应精力集中。既要严格执行规则,又要讲文明礼貌。

④执法中不能弄虚作假。如发现反判、漏判、误判等应立即纠正。

⑤比赛结束后,广泛认真地听取各方意见,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在学校中举行的各种竞赛,应大胆积极地在学生中挑选和培养裁判人才,给他们创造在实践中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凡符合条件者,向有关部门推荐,发给相应级别的裁判证书,充实裁判队伍,推动体育运动的发展。

4.场地器材组

根据规则和规程的要求,认真合理地布置好竞赛场地和器材设备。认真负责地做好场地的修整、清理等工作。

5.后勤保障组

后勤工作应向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比赛、工作条件。

三、体育竞赛的方法

采用怎样的比赛方法,需根据比赛任务、项目特点、参赛人(队)数、时间安排、场地设备等因素来统筹考虑和选择。下面介绍的是几种常用的比赛方法。

1.淘汰法

淘汰法是在比赛进行过程中逐步淘汰成绩差的,最后决出优胜者。

淘汰法有两种淘汰情况:一是按一定顺序让参赛者一人(组)进行比赛,表现出参与者的最佳成绩,通过及格赛、预赛、复赛、决赛等几个赛次,淘汰劣者,比出优胜名次。如田径、游泳项目比赛多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情况往往被球类和其他对抗性比赛项目所采用。即一对一按预先排定的淘汰表进行比赛,胜者进入下一轮,直到最后一对决出优胜者。

2.轮换法

将参赛者分为若干小组,在规定的同一时间内,分别进行各个项目的比赛。赛完一项后,各组按预先排定的比赛顺序依次轮换再进行下一轮比赛。体操团体比赛的男子6个项目、女子4个项目均采用这种方法进行。

3.循环法

又称循环制。共包括单循环、双循环、分组循环三种方法。

(1)单循环 所有参赛的人(队)在比赛中均能相遇一次,最后按参赛者在全部比赛的胜负场数、得分多少排定名次。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参赛人(队)不多,竞赛时间又较长的情况。

(2)双循环 所有参赛的人(队)在比赛中均相遇两次,按最后比赛中的胜负场次、得分多少排列名次。这种方法适用于参赛的人(队)较少,而竞赛期限又较长的情况。

(3)分组循环 把参赛的人(对)分成若干组,分别进行单循环。这种比赛方法适用于参赛人(对)数多而竞赛期又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