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内的青春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高墙内的青春祭9

第十七章:升学背后的复杂与孤独

因为我在学业上的优异成绩以及在校期间的出色表现,当被破格免试进入总厂子弟一中的消息传来之时,我的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喜悦与感慨交织在一起,难以言表。

据说,那时总厂规模宏大,十万职工的家庭里,有两千子弟都面临着升入初中的关键节点。

然而,子弟一中作为厂里备受瞩目的学校,初中新生仅仅只招收两个班,总共160名学生。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我能脱颖而出成为其中一员,无疑是幸运女神对我的一次眷顾。

这份幸运,让我在欣喜之余,也隐隐担忧未来在学校中的学习生活,不知道等待我的会是怎样的挑战。

在这160名幸运儿之中,有厂长的女儿小贝,那个令人厌恶的鸟男人(书记)的司机的侄儿小D,还有厂工会主席的外甥小Q。

对于小贝能顺利升入子弟一中,我心里倒是没有太多异议。

虽说她的学习成绩称不上优秀,可她一直以来对我态度十分友好,还曾送过我一支名贵的派克钢笔。

在我看来,这份情谊着实难得,也因此让我对她多了几分好感。

每次看到那支钢笔,我都会想起小贝友善的笑容,感觉在这复杂的环境里,还留存着一份真挚。

然而,小D和小Q给我的感觉就截然不同了。

他们在小学时期的所作所为,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每每想起都不禁皱起眉头。

他们一贯狗仗人势,在学校里横行霸道,仿佛整个世界都要围着他们转。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的走廊上,小D看到一个低年级的同学正抱着一摞书本吃力地走着。

小D不仅没有伸手帮忙,反而故意伸出脚,将那个同学绊倒在地。

书本散落一地,低年级同学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而小D却在一旁哈哈大笑,丝毫没有一点同情心,他那张狂的笑声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刺痛着周围每一个人的心。

他们在学习上更是一塌糊涂,对待作业经常敷衍了事,甚至干脆不做。

考试成绩也总是在班级里垫底,丝毫没有想要努力提升的想法。

可就是这样的两个人,居然也能顺利进入子弟一中,这让我心中涌起了强烈的不平之感。

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是不是所谓的“明珠投暗”?

我原本对子弟一中怀揣着美好的憧憬,认为那是一个凭借努力和才华就能绽放光芒的地方,可现在看来,这所学校也许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纯粹,关系和背景似乎在这里有着更大的影响力。

这种想法在我心中不断蔓延,让我对未来的校园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后来经过一些小道消息,我才知道子弟一中的校长竟然是厂长的内弟。

得知这个情况后,我算是彻底明白了,小D和小Q能够进入一中,从社会现实的角度来讲,似乎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在这个厂里,权力和关系所发挥的作用,有时候远远超过了个人的能力。

这种现实让我感到无奈,却又深知无力改变,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叹世事的不公。

小贝、小D、小Q,他们的家庭都有着深厚的背景,家里人在厂里差不多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正因如此,他们升入子弟一中的重点班后,家里对这件事极为重视,“谢师宴”办得那叫一个风光而又隆重,简直就像是在庆祝考上了顶尖大学一样。

那场面,犹如一场场盛大的庆典,吸引了厂里众多人的目光。

他们三家为了这场“谢师宴”,特意请来了放映队,轮流在厂宿舍区前的五一广场上播放电影。

那几天,整个厂宿舍区都热闹非凡,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这场难得的“电影盛宴”。

孩子们兴奋地在广场上跑来跑去,期待着夜幕降临后精彩的电影;大人们则聚在一起,一边闲聊,一边等待着电影开场。

他们所播放的电影片名,好像是《阿凡达》,《英雄》,《风声》,《让子弹飞》,《十二生肖》之类。

这些电影都是当时在大都市的文化电影院热映的作品,拷贝极其难得弄到。

也不知道他们动用了怎样的关系,竟然能够搞到这些热门影片。

而我的父亲,作为保卫科的一员,骑着保卫科唯一的那辆边三轮,担当起了接送拷贝的任务。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心里顿时五味杂陈,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一方面,我为父亲能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为大家带来精彩的电影而感到一丝自豪;另一方面,看着别人家因为孩子升学如此风光,而我家却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参与其中,心里又涌起一股酸溜溜的感觉。

我不停地问自己,这种酸溜溜的心态是不是一种虚荣的表现呢?

也许是我太过于在意和他们之间的差距了,同样是升学,他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庆祝,风光无限,而我却只能在一旁默默看着,这种落差感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父亲似乎察觉到了我内心的纠结与失落,他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慈爱,叮嘱道:

“晚上你自己搬个凳子去看电影,千万要注意安全,不要到人拥挤的地方去,这附近村庄的小青年有些不太安分,坏得很呢。”

父亲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那饱经沧桑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皱纹似乎都在诉说着生活的不易。

我看着父亲,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重重地点头称是。

我知道,父亲虽然没有能力为我举办风光的“谢师宴”,但他对我的爱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在这复杂的世界里,父亲的爱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第十八章:广场等待中的孤独与感慨

夏日的傍晚,天边还残留着一抹淡淡的余晖,太阳虽已不再炽热,却仍顽强地散发着最后一丝热量,使得空气中依旧弥漫着闷热的气息。

五一广场上,早已是人潮涌动,人山人海。

人们如同潮水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向这里,都满心期待着即将开始的电影。

一些小商小贩敏锐地瞅准了这个商机,像灵活的鱼儿般穿梭在人群之中,叫卖着各类小副食品。

瓜子、话梅、炒蚕豆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他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为这热闹的场景增添了浓浓的烟火气。

“瓜子,瓜子,又香又脆的瓜子嘞!”

一个皮肤黝黑的大叔扯着嗓子喊道,他的声音带着一种质朴的力量,在人群中传开。

“酸甜可口的话梅,快来尝尝哟!”

一位扎着围裙的阿姨也不甘示弱,手中挥动着一包话梅,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

这些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独特的市井乐章。

在人群中,一些年轻的父亲带着自己的孩子东游西逛。

孩子们那亮晶晶的眼睛里,充满了对各种食物的渴望,他们的目光紧紧地追随着那些装满美食的摊位,小手指不时地指向心仪的零食,嘴里嘟囔着:

“爸爸,我要吃这个。”

而那些父亲们则满脸宠溺,毫不犹豫地满足着孩子的要求,眼神中满是爱意。

他们有的会笑着摸摸孩子的头,有的会蹲下身为孩子挑选零食,一幅父慈子孝的温馨画面。

看着这一幕,我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羡慕之情。

要是我的父母也能像他们这样,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来参加这样的活动,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想象着我们一家人手牵着手,在这热闹的广场上漫步,父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我则在他们中间无忧无虑地玩耍,那画面光是想想都觉得无比温暖。

然而现实却是,我只能一个人站在这热闹的人群中,感受着那遥不可及的温暖。

我独自一人来到广场,母亲不知去了哪里。

这些日子以来,我总感觉她离我越来越遥远,仿佛我们身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尽管如此,在父亲不在身边的时候,我还是打心底里愿意和她呆在一起。

此刻,我真的觉得无比孤单,挂在胸口的钥匙随着我的走动,轻轻荡来荡去,发出细微而单调的声响,仿佛在提醒我回家。

奇怪的是,有时一个人安静地呆在家里,我并没有如此强烈的孤独感。

或许是因为在家里时,我的心里还怀揣着期盼,想着父亲快下班了,想着吃完饭后,就能听父亲天南海北地讲一些奇闻逸事。

那些奇妙的故事,能让我暂时忘却一切烦恼,觉得时间也不是那么难熬。

可此刻,置身于这热闹非凡的人群中,周围的欢声笑语与我格格不入,这种孤独感却愈发强烈,如同潮水般将我淹没。

我满心盼望着电影快些开映,因为我知道,父亲来了,电影也就开始了,我就又可以看见父亲了。

我像一个等待着礼物的孩子,伸长了脖子,全神贯注地张望着父亲来的方向,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生怕错过父亲的身影。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偶尔会碰见一两个熟悉的面孔,他们都是和我们住在同一栋宿舍楼的叔叔阿姨。

有些人见了我,会亲切地打声招呼,

“呀,是你啊,来这么早。”

那声音里带着一丝淡淡的关切,让我心里涌起一丝暖意。

然而,也有一些人则好像熟视无睹,眼神只是从我身上一扫而过,仿佛我是一个透明人,根本不存在于他们的视线里。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仿佛真的成了一个被遗弃的孩子,心里满是失落,这种被忽视的感觉就像一把尖锐的针,刺痛着我的心。

大人们还在那里有一茬没一茬地议论着。

“厂长的千金真是聪明,这难进的学校说考上就考上了。”

一个烫着卷发的阿姨一脸羡慕地说道,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嫉妒和讨好交织的复杂神情。

“主席的外甥也有出息,别看这小子平时顽皮,智商高着呢。”

旁边一个戴着眼镜的叔叔随声附和着,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

坐在不远处的厂长和主席听了这样的谈论,脸上顿时表现出极其的舒展,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副得意的神情,仿佛他们的孩子真的凭借着非凡的才华和努力获得了这份荣耀。

那些议论的人似乎察觉到了厂长和主席的愉悦,更加来劲了,他们用那些言不由衷的恭维,廉价的语言,如同表演一场滑稽的闹剧,企图博得厂长和主席的好感。

他们心里其实再清楚不过小贝和小Q的真实能耐,可却为了在厂里混个好印象,不惜说着这些违心的话。

大人们有时就是这样的虚伪,这种虚伪让我感到既无奈又不屑,我在心里暗暗想着,难道为了迎合权势,就可以如此失去自我,说出这些不真实的话吗?

就在我沉浸在这些胡思乱想中的时候,突然,一阵熟悉的摩托车吼声由远及近传来。

那声音就像一道希望的曙光,瞬间打破了我心中的阴霾。

我的心猛地一紧,紧接着又像揣了只小兔子般剧烈跳动起来。

终于,父亲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

他骑着那辆保卫科唯一的边三轮,稳稳地朝着广场驶来,在广场边缓缓停下。

我迫不及待地朝父亲跑去,那一刻,所有的孤独和委屈似乎都在瞬间烟消云散了。

父亲看着我,眼中满是慈爱,露出了温暖的笑容,说道:

“儿子,等久了吧,电影马上就开始了。”

看着父亲那饱经沧桑却又无比亲切的脸庞,我突然觉得,不管周围的世界如何复杂,不管别人如何虚伪,只要有父亲在,我就仿佛有了坚实的依靠,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

然而,我的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忧虑。

未来在这所充满关系和背景的学校里,我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那些凭借关系入学的同学,会不会因为我的普通背景而对我另眼相看?

我在学习上又能否继续保持优势,不被这些外界因素干扰?

我和父亲又将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困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