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父母的希望
晚上两节晚自习过得很快,但班主任来了几次。仿佛是有意的,目光在后排转一圈才走。
放学后,俩人结伴回家。
不同的是,王剑松骑着辆又破又旧的女式自行车。而徐盖仕的座驾就有点高大上了,是一辆绿源牌电瓶车。
这个时候电瓶车还没有普及开来。像后世的行业龙头品牌爱玛电瓶车,2004全年销量才十万辆。
而且这里不比沿海,是内地省份,经济算不上发达,电瓶车更少了,学生骑电瓶车就没几个。
校大门口外到处都是学生,这时他们身后的学校灯光璀璨,照亮了夜的边界。他们头顶上,银河倾泻,群星竞相闪烁,仿佛在天幕上镶嵌了无数颗钻石。
他们笑得有些没心没肺,眼中只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梦想的追求,没有迷茫,没有胆怯,只有肆意的自由。
一路上徐盖仕一会儿聊着即将上映的好莱坞大片《星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一会儿又说着周杰伦的新专辑,嘴巴不停蹦出他觉得有趣的事情。
王剑松没和往日那样参与闲聊,只是默默骑着破单车,享受着这种青春的宁静。
在一个路口,王剑松和他别过,顺着自己的记忆,转入一条既熟悉又带着些许陌生的街道。
当看见一栋崭新而高大的楼房,王剑松知道,自己的目的地快到了。再走几步,隔壁一栋楼房又旧又矮,但上楼就到家了。
两栋楼房之间的巷子口,没有路灯的照耀,黑漆漆的。但对于王剑松来说,即使闭着眼,他也能轻松找到单元入口。
他转进巷子,然后上楼,站在了自己家那破了绿漆的铁门前,裤兜里钥匙的存在感一下就冒了出来。
掏出钥匙,打开门,嘴里自然而然地叫道:“妈,我回来了。”
铁门正对着厨房,那里弥漫着饭菜香气。从那扇微微晃动的门后,缓步走出一位约莫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她的眼角虽已悄然爬上了岁月的痕迹,但眼中光芒依旧温暖而明亮。
她的目光在王剑松身上轻轻一扫,便转过身去,传来不容置疑声音:“煤气给你开了,先切洗个澡,肉饼汤还在蒸!”
这番再熟悉不过的话语,如同一道穿越时空的暖流,将人卷入了记忆的漩涡。
与日后那位总是心比天高的老太太相比,眼前的母亲显得如此亲切可爱,她的身影在厨房的灯光下拉得老长,仿佛温馨的剪影。
王剑松听后也不答话,笑嘻嘻地拿了衣服进了卫生间。
后世王剑松每当下班,总喜欢在浴室中让热水尽情地淋遍全身,一身疲惫随之流走。
但对于此时的张秀兰来说,可就不能完全理解。她只知道这样很浪费水和煤气。
张秀兰的声音穿透浴室的氤氲水汽,带着不悦和责备,训斥道:“还没洗完吗?怎么洗那么久,你知不知道水和煤气有多贵!”
高三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并且又十分耗费脑力,所以每晚陈秀兰都会精心煲一份肉饼汤。
一团瘦肉捏成的饼,一个鸡蛋,生姜少许,文火慢蒸,鲜香四溢。
洗完澡,王剑松坐到餐桌低头吃了起来。那熟悉的味道,令王剑松几乎有些泪目。
“剑松,这你买的?”
但就在这个时候,陈秀兰怀疑的声音传来。
她从剑松书包里发现了一盒饼干,让她微微皱眉。
因为这个盒饼干包装十分简陋,上面没有任何标签,但唯独在侧面一角篆刻了有“成竹”两个字。若非她这个家庭妇女细心,大多数人都容易忽略。
这看起来像是女生的名字?
早恋?
这么大大方方把东西带回家?
陈秀兰有些担忧,她思忖后试探道:“这包装看起来不太对劲,你不会是买到了什么假冒伪劣的产品吧?”
“妈,你怎么翻我书包呢!”
王剑松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悦,对父母妈侵犯隐私的关心很是不喜。
“你这孩子说的什么话,难道妈就不能关心你?”
陈秀英眉毛一挑,随即追问道:“到底是在哪儿买的?妈妈得去找他们理论,怎么能卖给学生这种没有保障的东西……”
“妈,这不是我买的,是同学为了感谢我帮忙送的,这是人家家里做的,绝对没问题,你放心吧!”
王剑松吃下最后的鸡蛋,连忙转移话题,问道:“妈,能不能给我请个数学老师,我想在高考前补一补短板!”
陈秀兰虽还有疑惑,但到补课的事情,注意力立即被转移过去。
在陈秀兰这代人眼中,特别是她这种没上过大学的人想来,大学就是好啊,即便经过几年的扩招,依然没有减少大学生在她们心中的分量。
而祥州这种小地方,不像沿海崇尚下海经商,而只能靠读书,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有了出路。
看到儿子这么自觉,陈秀兰颇感意外,先是一愣,紧接着内心无比欣慰。
儿子终于长大了,开始知道主动学习了。若真早恋了,哪里还会有这般认真读书的心思!
这一刻,陈秀兰觉得自己所有的辛劳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等会你老汉回来,我和他说,找个好老师给你补,你努努力,争取上个一本大学!”
陈秀兰仿佛已经看到了儿子考上大学的画面。
回到房间躺在床上,看着家里只刷了一层白灰的天花板,王剑松是即亲切又感慨。
这家庭条件都不知道怎么来形容。
“家徒四壁,灰白一片。”
他自嘲地笑了笑。
家里都没装修,除了铺了一层地砖,四面墙就刷了一层灰,凹凸不平的白灰下面就是水泥层了。此外,家里的家具家电也都不成套,可以看得出来是逐步置办起来的。
原因很简单,收入不高。
虽然父亲王富强在农业局上班,半辈子也没谋到个一官半职,待遇也就上不去,那点死工资远远不如大城市的公务猿,可谓即不富也不强。
而母亲陈秀兰早就在90年代下了岗。近几年她开了个早餐店,每天天不亮起来操劳。若是夏季,晚上就会熬夜做点夜宵、烧烤之类的生意,想尽办法赚些辛苦钱。家里经济状况才因此稍稍好些。
总的来说,家里的经济状况,就像那层薄薄的白灰,还是太薄了。
若自己当年没发挥好,去读了三本,一年光学费就有三四万,比王富强此时一年所有的工资都多。没陈秀兰早餐店的收入支持,家里还真不一定供得起。
钱的问题对于现在的王剑松当然不算什么,就算考差了去读三本,以如今自己的阅历和能力,在学校赚点学费、生活费应当不在话下。现在只是2005年,未来十多年都是经济高速增长期,可谓遍地是黄金。
但自己好不容易重生一次,过得肯定要更好吧,上的大学不能更差......否则,那不白重生了么!
随着思绪的飘远,王剑松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轻轻推入了梦的怀抱。他的眼皮渐渐沉重,像是被未来十多年的疲惫轻轻压下,缓缓合上了双眼。
夜幕低垂,铁门的吱呀声划破了夜的寂静,王富强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
他就是王剑松的父亲,身材略显圆润,肚子微微凸起,却不失风度。他五官颇为端正,看得出年轻时候也是个帅哥。
陈秀兰接过包,说道:“孩子他爸,剑松说想找个数学老师补补课,你去打听打听,有没有合适的老师。”
这时候补课的费用也不便宜。王富强在心里默默计算,一次课至少需要一两百元,这还是亲友的优惠价,在祥州,三四百元的补课费也是常事。
“多补习补习总是没错的,明天我就托人打听打听,”一想这关系到儿子考大学,王富强咬了咬牙道:“孩子总算是懂事了,我还担心他像你弟弟那样......”
话还没说完,就被陈秀兰的声音打断:“我弟弟怎么了,他是没读多少书,不还是赚到钱了!你是会读书,上了大学,那怎么养个儿子都费劲?”
“砰!”
陈秀兰把包丢了回去,然后转身进了房间。
王富强抱着包站在那不知所措,心里觉得自己并无恶意,而且那小舅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在家闲散十年也是事实,没觉得自己说错了什么啊!
他愁着脸,有点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