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回忆
夏安凝突然想起来有一个案子:2010年5月6号解剖刀第三次划开相同形态的创口时,夏安凝闻到了青苔的气息。
那味道混杂在福尔马林的刺鼻中,从被害人肋骨折断处幽幽渗出。她摘下手套触碰冷藏柜边缘,金属表面凝结的水珠沾湿指尖,恍惚间变成了江南梅雨季黏腻的露水。
“死者女性,23岁,被发现时呈跪坐姿态。“墨逸轩的声音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手腕有约束伤,和前两具一样......“
玻璃器皿里的红绳正在生理盐水中舒展,褪色的棉线里渗着褐色血渍。夏安凝用镊子夹起绳结中心的小木珠,放大镜下能看清上面刀刻的“慈“字。这个发现让她胃部突然抽搐——十五年前那个暴雨夜,院长嬷嬷的白大褂纽扣上也刻着同样的字。
“夏法医?“
墨逸轩喉结左侧三颗小痣连成北斗状,随着吞咽在警用衬衫领口若隐若现。肩宽恰好挡住解剖室半数灯光,却在夏安凝操作显微镜时,会不动声色将白大褂衣角压在工作台边缘,墨逸轩的手指在解剖台敲出急促的节奏,她这才发现手术钳在无影灯下抖出细碎光斑。第四根肋骨下的脏器泛着诡异的粉白色,就像那年她在洗衣房后窗看到的......不,不该在这种时候回忆。
“死亡时间在48小时左右。“她强迫自己注视尸体肩胛处的蝴蝶形尸斑,“凶手用液氮处理过尸体下肢,所以腐败程度出现断层,实际死亡时间应该再往前推......“
声音突然卡在喉间。被害人耳后有一小块皮肤呈现不规则的青紫色,那形状太熟悉了,就像被扯断的红绳在皮肤上勒出的印记。十五年来这个图案始终蛰伏在她左肩,每当雷雨天气就会隐隐作痛。
墨逸轩的警用记录仪突然发出电流杂音,夏安凝看见证物袋里的红绳在震动。那些打结的方式突然有了新的含义——十字结套着梅花扣,正是慈光孤儿院教给年长孩子照顾幼童的“守护结“。
“我要去档案室。“手术刀当啷一声掉进不锈钢托盘,“这些绳结是孤儿院的标识,第三个被害人的身份可能......“
玻璃门在这时被猛地推开,实习法医举着的证物袋还在滴水:“夏老师,护城河打捞上的尸块右手腕部也发现了红绳!“
解剖室的日光灯突然频闪起来,夏安凝扶住冷藏柜才没跌倒。无数记忆碎片在频闪中重组:绣着木槿花的护士服、院长办公室的檀香味、暴雨冲刷着洗衣房外那具扭曲的身体......还有那个总爱给她编头绳的男孩,他耳后也有一块心形胎记。
“立刻联络社会福利署。“墨逸轩的警徽擦过她颤抖的肩膀,“查2003年到2008年所有从慈光孤儿院领养记录,特别是......“
夏安凝的视野开始出现黑色噪点,恍惚间看到被害人睫毛上结着冰晶。那睫毛突然颤动起来,变成十五年前洗衣房外被雨水打湿的洋娃娃的玻璃眼珠。她终于想起当年那个清晨,自己为什么会被反锁在洗衣房——有人在她耳边说过:“安安要乖乖数到一百,数完就能玩新头绳。“
冷藏柜的低温白雾中,第四具尸体的轮廓若隐若现。
夏安凝的笑容逐渐消失,想起那个案子的时间2010年5月6号,今天也是5月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