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篇 基础和总论
第一章 角膜上皮细胞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
第一节 角膜上皮细胞的解剖结构
角膜位于眼球眼部中央,呈略向前凸的透明偏横椭圆形的组织结构。角膜分为五层,从外向内依次为角膜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角膜的上皮细胞层位于角膜最外层,厚度约为50μm,占角膜整体厚度的10%,排列整齐并恒定地分布在角膜表面,与结膜上皮相连 [1]。
角膜上皮细胞共分为5~6层,包含表层细胞、翼状细胞和基底细胞三种不同类型(图1-1-1)。

图1-1-1 角膜上皮细胞示意图
一、表层细胞
角膜上皮表面含有2~4层扁平多边形的终末分化表层细胞,其直径为40~60μm,厚度为2~6μm。作为最表层细胞,其高度分化不能再增殖。
二、翼状细胞
表层细胞下方有2~3层翼状细胞,因其形状像双翼而命名。翼状细胞是中度分化细胞,富含角蛋白结构。翼状细胞细胞膜相互交错,之间存在大量的桥粒、黏着连接和缝隙连接 [2]。
三、基底细胞
角膜上皮的基底细胞位于基底膜上,为单层柱状细胞。基底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可以不断分化为翼状细胞和表层细胞。
四、细胞连接
桥粒、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也是基底细胞常见的连接方式。基底细胞背面扁平,锚定于基底膜上。基底膜厚40~60nm,由基底上皮细胞细胞膜之后的灰白色薄层组成。Ⅳ型胶原蛋白和层粘连蛋白是基底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桥粒和紧密连接存在于角膜上皮各层,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存在于翼状细胞与基底细胞间的缝隙连接 [3]。近期有研究提出,前弹力层的胶原丝也参与了上皮的黏附 [4]。
角膜上皮细胞的不断更新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以此来维持上皮完整,全角膜上皮细胞再生周期大约需要5~7天。角膜缘处存在基底细胞层的角膜缘干细胞,它们进行不对称增殖生成子代干细胞和短暂扩增细胞。其中,子代干细胞向角膜中央移行并变成角膜上皮基底细胞。这些新生的基底细胞均匀地增殖,并不断分化成翼状细胞和表层细胞。而角膜表层上皮细胞最终通过眨眼时的机械摩擦、紫外线照射或缺氧而凋亡并脱落 [5](图 1-1-2)。

图1-1-2 角膜上皮细胞连接示意图
要点总结
1.角膜上皮细胞共分为5~6层,包含表层细胞、翼状细胞和基底细胞三种不同类型。
2.桥粒和紧密连接存在于角膜上皮各层,允许小分子物质通过存在于翼状细胞与基底细胞间的缝隙连接。
3.角膜上皮细胞的不断更新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以此来维持上皮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