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女户计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1章 三年陈账的秘密

大楚王朝,平县,暮春。

户计房的晨光斜穿过雕花窗棂,在樟木柜的铜锁上烙出斑驳光影。林小满踮脚取下最底层的账册时,惊动了一窝在柜顶筑巢的雨燕,细羽混着陈年灰尘簌簌落下,在光束中跳起金粉般的舞。

“丁未年三月,河口村旱地三十五亩。“褪色的朱砂印旁,小满用指甲划过模糊的墨迹。账页间夹着的枯叶突然碎裂,露出背面潦草的批注:“土质含砂,宜种黍。“这字迹她认得——是已故老主簿的绝笔。

沈砚之捧着新制的桐油伞进来时,正看见小满对着账册发怔。她的月白襦裙沾了灰,发间银簪的算珠穗子垂在颈侧,随呼吸轻晃。“又在翻故纸堆?“他放下茶盏,青瓷底磕在“河口村“地形图上,“上月暴雨,冲垮了他们的谷仓。“

小满突然拽过他袖口,指尖点在泛黄纸页:“你看这亩数!去年你绘的地形图分明标注五亩临坡地。“她抽出羊皮地图,两相对照间惊起更多浮尘,“更奇的是前年报过滑坡......“

砚之俯身细看,松烟墨的苦香混着她发间皂角味漫过来。账册边角画着简易滑坡图,红笔勾勒的裂缝竟与地形图上的山体阴影重合。“怕是用了虚田充数。“他指尖无意识摩挲地图褶皱,“得去量过实亩。“

鸡鸣三遍时,小满已站在县衙石阶上。晨雾打湿她特意换的葛布短打,腰间皮囊里装着朱砂笔、软尺,还有沈砚之昨夜送来的《田亩丈量术》。青石板尽头传来急促脚步声——沈砚之抱着公文匣疾步而来,发带系得歪斜,露出颈间一道旧疤。

“顺路送公文。“他耳尖泛红,将油纸包塞进她竹篓。荷叶里裹着糯米团,嵌着红枣拼成的算珠图案,还冒着热气。“一起走吧。“

三十里山路在晨光中蜿蜒。初时还能听见货郎的拨浪鼓声,越往深走,道旁蕨类植物越是茂密。小满的麻布鞋踩过溪石,鞋底磨薄的声响混着沈砚之解说:“《周髀算经》载,斜坡丈量需测日影......“

日上三竿时,小满扶着酸痛的腰直起身。鞋底不知何时裂了道口,草茎刺进脚掌,每走一步都像踩着蒺藜。路过山涧时,沈砚之突然蹲下:“抬脚。“

“做什么?“她慌忙后退,却被他握住脚踝。粗粝掌心隔着罗袜传来温度,惊得山雀扑棱棱飞起。

羊皮护腕套上脚踝时,内侧棉垫贴着磨破的皮肤。“苏姨娘缝的。“他低头系绳结,后颈晒得发红,“说主簿大人常要走险路。“小满瞥见护腕内绣的“稳“字,针脚细密如账本批注,突然想起上月见他深夜伏案,原是在缝这个。

正午的日头毒辣起来。两人在古樟下歇脚时,小满掏出糯米团。枣泥渗出香甜,粘在沈砚之递来的《田亩术》上,恰盖住“斜坡丈量“的图示。“糟了......“她慌忙去擦,却听他轻笑:“无妨,我早背熟了。“

翻过最后一道山梁,河口村在暮色中现出轮廓。坍塌的谷仓旁,老农正用豁口陶碗舀溪水。见着官服,老人浑浊的眼突然发亮:“可是来重丈田亩的?“

烛火摇曳的茅屋里,村长捧出裹了三层油布的旧账:“三年前滑坡埋了二十亩,可官爷说赋税照旧......“账本边缘黏着干涸的泥印,像道陈年伤口。

小满就着月光展开地形图,朱砂笔在山体画出扇形阴影:“您看,这才是实亩。“笔尖突然顿住——沈砚之正在窗外架设圭表,月白衣衫沾满草屑,却将最平整的石板让给测量仪。

翌日破晓,两人在滑坡旧址拉绳丈量。小满攥着软尺的手被荆棘划破,血珠滴在泛白的界石上。“当心!“沈砚之突然拽她后退,上方松动的山石轰然滚落,扬起漫天黄尘。

“咳咳......“小满挥开浮尘,发现他护在自己身前的胳膊擦出血痕。晨光中,沈砚之睫毛上沾着土屑,声音却稳如磐石:“继续量,东经七丈二尺。“

日影西斜时,丈量簿已记满数据。小满瘫坐在界碑旁,看着砚之在《田亩术》上写批注:“实测五亩三分,与丁未年账册差二十九亩七。“他的笔尖在山形图上顿了顿,忽然添了只简笔雨燕——正是户计房梁上那窝。

归途遇雨。沈砚之撑开桐油伞,伞面绘的河道图在雨中愈发清晰。小满的葛布衣吸饱水汽,沉甸甸贴着后背。路过山神庙时,她突然拽住砚之衣袖:“等等。“

褪色的神龛下,半截界碑露出“河口“二字。小满跪在泥水里扒开藤蔓,露出完整的“河口村旱地五亩“刻字,落款竟是二十年前。“这才是实亩!“她的惊呼惊动庙檐铜铃,叮咚声荡过山谷。

深夜的户计房烛火通明。小满将新旧账册并排铺开,朱砂笔在陈年墨迹上圈画:“三任主簿都未核验......“砚之忽然递过热姜茶,杯底沉着驱寒的艾草:“明日我与你同写陈情书。“

更漏滴到子时,小满在账册扉页画下今日所见:倾倒的谷仓、丈量的软尺、还有山神庙的界碑。砚之在旁补了撑伞的身影,伞面河道图与窗外雨帘重合。当最后一笔画完,晨光已染白窗纸。

五日后,州府批文送达那日,河口村下了今春第一场透雨。小满站在新立的界碑前,看老农将黍种撒向复垦的田亩。沈砚之撑着绘有算盘纹的油纸伞,忽然轻声说:“那护腕......其实是我缝的。“

雨丝斜飞入伞下,小满摸着腕间“稳“字,忽然懂得民生之重不在账册数字,而在每一粒破土的黍种间。就像沈砚之缝进护腕的棉絮,那些未曾言说的心意,早随着无数个核账的晨昏,织就了最坚韧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