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藏之白泽纪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数字白泽方案(3)

办公室瞬间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齿轮组。

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调整后的时间节点和任务分配。王磊带着技术团队,一头扎进了【NFC芯片】方案的适配和【灵气值】系统的对接代码里,键盘敲击声成了办公室的主旋律。

张岚则火力全开,筛选历史文化类KOL名单,撰写#破译上古神兽密码#挑战赛的初版策划案,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出去,语速快得像机关枪。

李维坐在自己工位上,面前摊开的是被砍得面目全非的预算表。每一笔支出都被重新审视,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他用红笔划掉一项原本用于购买高性能渲染服务器的费用,心里一阵抽痛。

【本源系列】PFP的【动态骨骼】效果,看来只能先用“丐版”了。妈的。

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屏幕上跳动着“陈建国”三个字。李维皱了下眉,划开接听。

“李维,第一周的详细支出报表,下午五点前发我邮箱。”陈建国不带任何寒暄,直奔主题。

“陈董,现在项目刚启动,很多款项还没实际支付,报表可能……”李维试图解释。

“我要的是计划支出和已发生支出明细,包括你们技术部门那个什么‘云协作平台’的月费。”陈建国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每一笔都要列清楚,用途,金额,负责人。”

李维捏着手机,指节发白。这才几天?就开始了?那个云协作平台是王磊团队提高效率的基础工具,一个月才几百块钱,也要审?“陈董,那个平台是必要的技术开销,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效率不是你说了算,是结果说了算。”陈建国冷冰冰地回了一句。“五点前,报表。”说完,直接挂了电话。

李维把手机扔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操。这老家伙是打算拿放大镜盯着每一分钱。这还怎么搞?

“李总。”王磊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技术负责人的脸色不太好看。

“怎么了?”李维坐直身体。

“NFC芯片出问题了。”王磊把一份测试报告放在李维桌上。“我们为了压缩成本,选了国内一家新的供应商。样品测试的时候没问题,但现在小批量嵌入【陶瓷盲盒】素坯进行高温烧制测试,发现芯片的损耗率比预期的要高得多,大概有15%。”

李维的心猛地往下一沉。 15%的损耗率?这意味着每生产一百个盲盒,就有十五个的NFC芯片是失效的,无法激活【AR形象】,无法绑定【灵气值】。这不仅是成本问题,更是品控灾难!如果用户买到的是“哑巴”盲盒,那前期建立起来的信任感会瞬间崩塌。

“原因查了吗?是芯片本身质量问题,还是烧制工艺不匹配?”李维迅速抓住关键。

“都有。”王磊推了推眼镜。“这款芯片的耐高温性能确实不如之前我们看中的那款进口货,供应商提供的参数有点水分。另外,陶瓷厂那边的嵌入工艺也需要微调,减少芯片在高温下的应力。”他指着报告上的数据。“我们初步估算,如果要保证99%以上的良品率,要么换回原来那款贵的芯片,要么说服陶瓷厂改进烧制工艺,但这可能需要增加额外的工序和成本。”

换贵的芯片?预算根本不够。增加额外工序和成本?陈建国那关怎么过?李维感到一阵头痛。

张岚也听到了这边的动静,走了过来,看到报告上的数字,眉头也拧了起来。“15%的损耗率太高了。盲盒是我们的第一个实体触点,绝对不能出问题。用户体验是第一位的。”她看向李维。“李总,成本和品控,必须要想办法平衡。”

“平衡个屁!”李维忍不住爆了句粗口。“预算砍成这样,拿什么平衡?陈建国恨不得我们用算盘写代码!”他烦躁地站起来,在狭小的空间里踱步。

王磊沉默了一下,开口道。“还有一个折中的办法。我们和陶瓷厂沟通,看能不能优化嵌入位置和固定方式,尽量减少烧制过程中的物理损伤。同时,技术这边加强出厂前的芯片检测流程,把不良品拦截在出厂前。这样会增加一些检测的人工成本,但比换芯片或者大改工艺要便宜。”

“检测能百分百拦住吗?”李维问。

“不能保证百分百,但能把风险降到最低。可能还是会有极少量的不良品流出去。”王磊实话实说。“我们需要准备好售后预案。”

“售后……”李维停下脚步。这意味着要预留一部分产品作为换货备用,又是一笔隐性成本。而且,一旦出现需要售后的情况,口碑就已经受损了。

张岚补充道:“我们可以把这个‘瑕疵’包装成一个彩蛋。比如,极少数用户扫描NFC失败后,联系客服,可以获得一个隐藏款的【数字徽章】或者额外的【灵气值】补偿,甚至直接换货。把负面事件转化成一个稀有的‘惊喜’。”这倒是个危机公关的思路。

李维权衡着。王磊的方案是目前看来最现实的,张岚的补充则提供了一个兜底策略。但无论如何,增加检测流程,优化嵌入工艺,都需要和陶瓷厂重新谈判,可能涉及额外的费用。哪怕只是一点点,也绕不开陈建国那道坎。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王磊,你立刻去和陶瓷厂的技术人员对接,拿出具体的工艺优化和检测方案,估算出最少的额外成本。张岚,你同步准备好那个‘彩蛋’补偿方案的细则和话术。”他看向两人。“这笔钱,我去找陈建国批。”

王磊和张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去找陈建国批钱,无异于虎口拔牙。

李维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手指悬在陈建国办公室的分机号上。他能想象到电话接通后,陈建国那张写满质疑和刻薄的脸。但他别无选择。项目的第一个坎,来得比预想中更快,也更具体。他按下了拨号键。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