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逆鳞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太行逆鳞(下)

1938年秋,武汉会战期间,新一团奉命回防太行山。陈默站在山巅,看着山脚下新开辟的兵工厂——利用废弃的煤矿改建,工人们正在用缴获的机床生产手榴弹。他改良的“太行式”手榴弹增加了预制破片,杀伤力比老式手榴弹提高了30%。

“陈默同志,”赵刚拿着文件夹走来,“总部来电,表扬咱们团的军工改良,还说要把你的渗水雷和磁性炸弹推广到各根据地。”

“政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陈默望着正在调试机床的王承柱,“是弟兄们用脑子和双手干出来的。”他忽然想起在枣庄缴获的日军兵工图纸,“对了,我打算试试造掷弹筒,鬼子的九一式掷弹筒射程远,咱们的迫击炮太笨重,不适合山地战。”

赵刚点头,镜片后的眸光带着欣慰:“老李说得对,你就是咱们新一团的‘兵工诸葛’。对了,林医生在卫生所等着你,她说逆鳞花的消炎实验有了新进展。”

走进卫生所,陈默看见林晚秋正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瓣细胞,旁边的培养皿里,逆鳞花汁正在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她抬头时,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陈默,你看,花汁里有一种特殊的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效果比磺胺粉还好!”

“太好了,”陈默接过实验报告,“这样一来,前线的感染率至少能降低40%。”他忽然注意到她眼下的乌青,“你多久没合眼了?”

“没事,”林晚秋笑着摇头,“比起你在前线狙击鬼子,这算什么?对了,我给你准备了个礼物。”她递过个铁皮盒,里面装着用逆鳞花汁浸泡过的纱布,“带着这个,万一受伤了,能防止感染。”

当月,日军发动“治安强化运动”,对太行山根据地进行残酷扫荡。陈默的狙击班再次承担起敌后袭扰任务,他们在日军运输线上神出鬼没,用渗水雷炸毁桥梁,用磁性炸弹瘫痪坦克,甚至伪装成日军工兵,将定时炸弹放进鬼子的粮仓。

在一次突围战中,陈默为保护伤员被弹片划伤腹部,昏迷前看见林晚秋撕开他的衣襟,用浸过逆鳞花汁的纱布为他包扎。再次醒来时,伤口已经结痂,而林晚秋趴在床头睡着了,发梢垂在他的手背上。

“醒了?”李云龙的大嗓门惊醒了林晚秋,“老子就说这小子命硬,阎王爷都不收。”他扔来个牛皮纸袋,“总部嘉奖令,狙击班扩编为独立狙击连,你当连长,老子给你挑了百八十号神枪手。”

陈默摸着嘉奖令上的红章,忽然想起前世在军校的演讲:“所谓英雄,不过是普通人在关键时刻,选择了不普通的担当。”此刻,看着窗外正在训练的狙击连战士,看着远处兵工厂的炊烟,他忽然明白,自己的重生,不是为了改变某场战斗的胜负,而是为了让每一个普通的灵魂,都能在烽烟中挺起脊梁,成为守护家国的逆鳞。

1938年12月,新一团在娘子关打退了日军的第十次扫荡。陈默站在鳞次栉比的墓碑前,看着刻在木牌上的名字,忽然发现每块木牌旁都种着逆鳞花——这是林晚秋带着卫生员们种下的,她说,要让烈士们的血,开出永不凋零的花。

“陈连长,”张有富跑来报告,“前沿哨所发现日军侦察机,看样子是要轰炸兵工厂!”

陈默望向天际,忽然想起前世在战史中看到的日军“三光政策”。他握紧了手中的狙击枪,龙形胎记在阳光下泛着红光,仿佛在呼应远处的烽烟。

“通知各连,”他的声音坚定如铁,“把鬼子的侦察机打下来,让他们知道,太行山上的每一朵逆鳞花,都有千万片逆鳞守护,永远不会凋零。”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