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不为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好意

唐平安看着他们,并没有一点笑话的意思。

他能理解他们的痛苦!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这样的场景,会在将来几十年内持续发生,并且是发生在华夏大地的各个角落。

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总要努力改变一下!

唐平安想着这个,不知觉间,双手握紧了拳头。

天色大亮之后,不少百姓领了钱,千恩万谢地走了。也有一小部分百姓,不要钱,只求小袁营收留,要跟着他们杀鞑子。

对此,小袁营这边,也收下了。

在这个过程中,唐平安一直默默地关注眼前的一切。

他虽然有原身的记忆,但是原身只是一个书生,并没有经历过眼前的一切。

至于唐平安自己,他都来自六百年后的时代,对于这些就更是陌生。

唐平安此时所想的,就是了解这个时代,了解小袁营,了解他们怎么做事……

他正在观察着,忽然,就听到赵继德带着欣喜之色,用手指着前方说道:“走,大哥回来了!”

唐平安一听,沿着他的手指看去,就见有两三百人正大步走回营地这边。

他们似乎不是去追杀鞑子,而是刚去赶集了一次回来而已.没有队列,只是跟着人群走,一边走,互相之间都还在热情地说着什么。

走在最前面的,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国字脸,大概二三十岁的样子,身上披甲,隐约还能看到身上有一些血迹。

营地这边的人,不时有人迎过去,和那为首之人禀告什么,然后就见为首那人说着什么,又把他们打发走了。

“看到没,那个,就是我们大哥!走!”

听到赵继德的话,唐平安知道了,为首那人就是袁时中,小袁营的首领。

于是,他立刻跟上赵继德,往袁时中那边走去。

离得还有点远呢,赵继德就喊开了:“大哥,大哥,我给你带来了个人,大哥……”

听到喊话,袁时中抬头看去,笑着说道:“德子,谁啊?”

说着话的同时,他自然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和赵继德一起的唐平安。

只是那么一看,袁时中就微微一愣,回过神来之后,眼神中就带了一点疑惑。

“大哥,就是他!”赵继德边走边指着唐平安大声说道,“你知道他爹是谁么?”

袁时中抛下了身边人,大步走了过来,眼睛盯着唐平安,带着疑惑,确认道,“你爹不会是唐大人吧?”

“啊?”赵继德一听,顿时有些意外,连忙问道,“大哥,你咋知道?”

袁时中没理他,表情有点激动了起来,大步走到唐平安面前,再次确认道:“你爹可是在开州当过知州的唐大人?”

唐平安也有点奇怪,不知道袁时中是怎么认出他来的。

不过此时,他还是点头说道:“我姓唐,名平安,家父以前在开州当过知州,如今在定州当知州。不过……不过定州城破,家父已殉国了!”

听到这话,袁时中伸手按在他的肩膀上,有点沉重地说道:“我也听说了。”

说完之后,他看着唐平安,稍微过了一会之后,便发自肺腑地说道:“你爹是个好官!”

唐平安听了,看向他,用坚定地语气要求道:“我要跟着你杀鞑子,为我爹娘报仇!”

“好!”袁时中一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们一起杀鞑子,为唐大人报仇!”

他说完之后,又有人快步过来,向袁时中说道:“大哥,我们战死了二十三个兄弟,伤重的还有十二个,都快不行了。”

袁时中听了,便转回头,对唐平安说道:“唐公子,你先回去休息,等我忙完了,我再去找你。”

说到这里,他又看向赵继德说道:“德子,你带着兄弟跟着唐公子,护好了,知道么?”

“大哥放心,我省得!”赵继德听了,立刻拍胸脯回答。

袁时中转头看向唐平安,冲他点点头,然后就跟着禀告的人走了。

他身边的人,自然也跟着他走了。

离得远了一点之后,就有人问袁时中道:“大哥,口说无凭,这人会不会是冒充的,怎么会那么巧?”

袁时中听了,头也没回,只是边走边回答道:“和唐大人一个模子,还能有假?”

“啊,原来是这样,那肯定没错了!”

唐平安这边,自然听不到对话,反正肉身的身份是朕的,他也犯不着追究袁时中为什么那么肯定是他。

在赵继德的带领下,他先返回了驻地休息。

小袁营的驻地,是在野地里扎营,寒风呼啸,就算是在帐篷里,也还是有点冷的。

不过这些天来,他一直和衣而睡,倒也习惯了。

等他再次醒来时,发现袁时中竟然在他边上看着他。

于是,他连忙坐起来,稍微有点尴尬地说道:“这些天都没睡好,在这里睡得安心,失礼了!”

袁时中一听,当即笑着说道:“没事,我也是刚过来。”

说到这里,他忽然认真了一分,对唐平安说道:“唐公子,我想了下,有些话,觉得还是要说下才好。”

唐平安见他这么认真,便也认真了起来,看着他,等他说话。

“唐公子,你是官宦之后,我么,如今是反贼,你要混在我这边,万一被人知道了,怕是会对你不利。”

说到这里,袁时中看到唐平安似乎想争辩,就伸手一拦,然后继续诚恳地说道:“我知道你是报仇心切,我能理解。但是,我觉得唐大人在天有灵的话,肯定不希望你和我们混在一起。你应该继续去读书,考进士才好!”

说着这话,袁时中从身边拿起一个包裹,看着有点重,拎到眼前,掂了掂之后,丢在面前的地上,发出了一些金属碰撞声音,而后再说道:“这里是一些金银珠宝,大概值得两三千两银子的样子,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这北方太乱,你去南边,最好过江,去南京之类的,找个地方安顿下来好好读书吧!”

“或者去找你堂哥,我听说他也是进士,在当官的。”

“……”

唐平安听着他的话,能感觉到,他是真的在替自己着想。

但是,袁时中不知道,这天下很快就不会是大明朝的了,不管跑到哪里,都不会有安稳日子过的。

因此,唐平安打断了袁时中的话,认真地说道:“不,我要留在这里一起杀鞑子!”

袁时中听了,并没有生气,还是很有耐心地说道:“唐公子,你放心,我会继续杀鞑子的,算你一份,为唐大人报仇!”

说到这里,他忽然问道:“唐公子,你可有兄弟,可有妻儿?”

唐平安听了,有肉身的记忆,他当即摇头。

袁时中一见,便更是认真地说道:“不瞒唐公子,我杀的鞑子,其实都不是真正的辽东鞑子,而是以草原鞑子为多。他们好打,就如同你昨天看到的一样,比较轻松。”

紧接着,他话锋一转又道:“但是,辽东鞑子还是很难杀的,特别是他们的主力,我没实力去碰,不是不想,而是真打不过!”

“这不,等明日一早,我就得带着人先撤了,免得鞑子主力来报复。我虽然不怕死,但是总不能让跟着我的兄弟白死了。”

“等到回头,找到了机会,我再捡可以杀的鞑子杀。”

说完这些之后,袁时中看着唐平安一笑道:“这杀鞑子,是不是跟你想得不一样,有点怂了?”

唐平安听了,认真地摇头回答道:“这怎么能说是怂呢!战场之上,以强凛弱才是王道。避敌强而击其弱,积小胜为大胜,本是以弱胜强之道也!”

袁时中听得有点惊讶,看着他的眼神都似乎明亮了一分。

等到唐平安说完,他便有点好奇地问道:“唐公子学过兵法?”

他说的那些话,都是他打了这几年的仗,通过血淋淋的事实得到的道理;而唐平安却简单几句话,就说到了他心里,实在是让他有点诧异。

在明末造反队伍中,其实一开始是很少有读书人的,大部分人,都是不识字的。

一直到后来,才有部分读书人因为各种原因加入了造反队伍。

就袁时中而言,他也没念过书,苦哈哈出身的他,每天为生计忙碌,造反之后,又为生存而忙。

队伍中唯一识字的,是矿上的账房,一直念叨着要找本兵法书看。

天天打仗的,“兵法“两个字,在他心中就有很重要的份量。

此时,唐平安听到他的话,稍微犹豫了下,然后才回答道:“学过一些皮毛。”

他在后世学的,肯定不是袁时中口中的兵法。如果说学过,有人来考究他,问旗号,行军布阵之类的事情,他是真答不出来的。

只是回答说学过一些皮毛,这就不怕问了。

不过就算是这样,袁时中听到他的话,也不由得有点欣喜。

就见他略微沉思了一下之后,便又抬起头,对唐平安说道:“那这样,你不愿离开的话,就先在我身边待着,等打完鞑子我们再来说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