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收购野藕
卫生所,二楼西面的病房内。
刘青松见到了自己的父亲‘刘大根’。
刘大根今年四十有五了,因为常年下地劳作的缘故,皮肤黝黑、脸上沟沟壑壑的他就像是一个从非洲逃难回来的难民。
在看到曹桂芳带着儿女都过来了,刘大根连忙强撑着坐了起来,然后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新伢子,你刚才去哪了?你妈为了找你都急哭了。”
“我去给小贩送糯米跟野藕去了。”刘青松轻声回道。
“并且还赚了两块钱的运费。”曹桂芳柔声附和。
“是吗?”刘大根很明显有些意外,回过神来后欣慰的伸手摸了摸刘青松的脑袋:“看来我们家的新伢子长大啰!现在都知道赚钱了。”
“爸……”刘青松欲言又止,本来有好多话要说的他,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此刻全都卡在喉咙里面说不出来了。
“爸没事,过几天就能出院了。”刘大根咳嗽了两声,然后转头看向了曹桂芳:“对了,我住院这么多天了,为什么我大姐、弟妹他们一个都没有过来看我?”
以前兄弟姐妹几个要是有什么三病两痛,他都会第一时间买水果罐头过去看望的,而不是像他现在这样一点动静都没有。
当然了,之所以这样问,很显然刘大根还不知道兄弟姐妹几个为了争夺逝去父亲的家产,已经跟他家闹翻彻底的断了往来。
这是曹桂芳故意隐瞒的结果,其意是不想让住院的刘大根再出什么意外。
知道内情的刘青松怕穿帮,所以连配合的说道:“爸,叔伯他们在忙着处理爷爷出殡后的事情,哪有时间来看您!”
“这样啊!”刘大根点了点头,在沉默了几秒后,突然间问曹桂芳:“爸死后办丧事,我们家一共欠了供销社多少钱?”
“三百多。”曹桂芳如实回道。
这事情瞒不住的,所以只能如实告知。
刘大根没有再说话了,脸色有些难看。
很显然,父亲死了,还平摊了这么多外债压在他的身上,让他实在有些难以接受。
“你别为欠债的事情担心了,我会想办法的。”曹桂芳伸手整了整刘大根的衣领:“我去给你补交医药费,你好好躺下休息。”
“粑粑再见。”刘青青挥了挥小手。
“再见。”刘大根跟着挥了挥手,然后惆怅的躺下了。
刘青松知道父亲心里面很难受,所以接下来什么话都没有说,而是牵着妹妹跟在了母亲的身后,走向了缴费窗口。
缴费窗口此时有好几个人在排队,走过去的曹桂芳正要排在后面,走廊上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老医生喊住了她:“你丈夫的医药费交清了没有?”
“马上就交,我……我今天卖豆子、糯米赚到钱了。”曹桂芳慌张的回道。
慌张的原因,很显然是怕老医生发火将她丈夫刘大根给赶出卫生所,毕竟欠的医药费,拖的时间都快要有一个月了,而且她现在也不能足额将医药费交清。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老医生并没有发火,而是长叹着说道:“这卖豆子、糯米能卖几个钱,你看这样行不行?最近卫生所正好缺少一个打扫卫生洗衣服的杂工,你要是愿意干,可以留下来做事抵债。”
这很明显是在帮曹桂芳一家度过目前的难关,要不然老医生绝对不可能说出这一番话来。
曹桂芳不傻,一愣之下就听出来了,她在感激之余有些踌躇的回道:“杂工的活我非常愿意干,可问题是我要是留在卫生所做事,我家闺女青青可就没有人照顾了。”
是,她家是穷,也急需要钱度过目前的难关。
但要她不顾闺女的安全来赚钱,这点她可做不到。
“你可以把你闺女带在身边啊!只要不耽误做事,我去跟卫生所相关领导打声招呼,那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的。”老医生看了一眼躲在刘青松身后的刘青青,然后笑呵呵的提醒道。
“真的可以这样吗?”曹桂芳激动了起来。
“当然可以。”老医生确认。
“那……那你先推鸡公车回家,我带青青在卫生所打杂干活,晚上我在回来给你做饭。”曹桂芳连看向刘青松说道。
“行!”刘青松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快步离开了卫生所。
重生前,母亲也正是靠着卫生所这份杂工的工作,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交清了父亲的医药费,还清了爷爷死后的所有欠债,还让家里面过上了吃饱穿暖的日子。
这在其他外人眼里,母亲那是走狗屎运遇到了贵人。
但只有他知道,这哪是遇到了什么贵人,而是母亲一个人干三四个人的活才有的劳动成果。
也正是因为太劳累,母亲重生前不到六十就走了。
想到这刘青松的心里面就堵的难受,为了不让母亲跟重生前一样早早的走了,他收起思绪就推着鸡公车朝集市南面的街道走去。
此时已经中午一点多了,但街道上没卖完的蔬菜、大豆、野藕等等农作物却是比比皆是。
尤其是稻花村的特产野藕,有些摊位上还堆的老高,根本就没有卖出去几斤。
这并不是本地人不喜欢吃野藕,而是他们想吃野藕的话,可以直接下河,或者去水潭里面去挖,根本就不需要花钱。
再者,野藕必须炖肉才能粉糯香甜,而农村人八二年好多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肉,所以这野藕在集市上卖不掉那是再正常不过。
但城里人可不一样,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他们的日子可比农村要好过太多。
虽然不能顿顿吃肉,但隔三差五吃肉还是能实现的。
也就是说,眼下的情况对于刘青松来说是机会,赚钱的好机会。
在左右看了一眼后,他就朝右侧的一个摊位走去。
摊位上,堆了整整差不多一百来斤野藕。
卖野藕的是一个中年汉子,此时正唉声叹气的蹲在地上跟一个老头聊天。
这看到刘青松放下鸡公挑选起来野藕,他连忙起身说道:“便宜卖了,你买十斤以上我给你一毛五一斤。”
不便宜卖不行,再留着的话,那可就要运回去等到下次赶集才能卖了。
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因为野藕储存久了,那颜色就会变得非常的难看,跟新鲜的野藕那根本就不能相提并论。
刘青松自然是知道其中的内幕,对于中年男子说的价格也不意外,毕竟贩子来集市上收野藕,那价格也在一毛五到两毛之间。
眼见中年汉子摊位上的野藕很新鲜非常不错,他拍了拍手上的泥屑也就没有再挑选了:“一毛五一斤贵了些,你要是再便宜点,你这摊位上的野藕我全都要了。”
“你确定?”中年汉子打量了一眼刘青松,眼眸中有着狐疑的神色。
毕竟刘青松太年轻了,一看就知道身上拿不出多少钱。
“当然确定,我这是给饭店买的,他们一共要一百多斤野藕呢!”刘青松笑着敷衍道。
“那一毛三一斤,不能再少了。”中年汉子想了想自觉的将价格压低了两分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