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侦探:用数据解密商业真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广告主:要么省钱,要么赚钱

我们设想这样一种情况:一个计算机品牌在互联网上投放了广告,互联网媒体A在签署合同的时候保证广告可以被1000个人看到,互联网媒体B保证广告可以被2000个人看到。那么,如果没有对数据的监测,是不是媒体说有多少人会看广告,就有多少人会看了呢?

网页时代,在互联网监测没有充分普及的时候,品牌方买广告的逻辑类似于报纸时代,尽量买“头版头条”(占据网页最上方、最大、最显眼的位置),来提高可见性。但这个网站有多少人浏览,广告主并不完全了解。

不过,媒体A和媒体B都是知道自己的用户量级的。报纸时代可以通过一个比较长的稳定周期确认报纸的订阅数量,广播和电视可以监测收视(听)率,一个网站或者一个app可以知道有多少人打开了自己的页面。

但是,媒体有没有可能造假呢?

如果媒体A发现媒体B对广告主承诺的人数比自己的多,也就意味着媒体B可能能赚到更多的钱,媒体A会不会对广告主说自己的网站也能触达2000个人呢?假设媒体A造假成功,媒体B知道了会不会气不过,对广告主说自己可以覆盖3000个人呢?

在没有监测的情况下,媒介是有造假动机的,这就非常需要第三方数据监测来解决这个问题。对媒体的触达进行公允的测量,是第三方数据帮助品牌完成的第一步——省钱,不被骗、不被忽悠。有了第三方数据公司的监测,如果媒体A说自己能覆盖2000个人,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它只覆盖了1000个人,那另外1000个人需要媒体A“补”回来。比如,隔几天之后再投放一轮这个品牌的广告。

省钱除了意味着不被骗、能补量之外,还意味着能够帮助广告主挑选媒体。第三方数据公司的监测能力,相当于让各家媒体广告投放的效果都变成透明的,因此如果哪一家投放效果不好,下一次广告主可能就不选择这家媒体进行广告投放了,而是把预算资源配置到表现更好的媒体,实现广告资源的优化配置。

那么,数据监测如何帮助广告主赚更多的钱呢?这需要了解监测背后更深层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更精准的技术手段,更快、更准地找到对品牌感兴趣的人。在传统广告时代,汽车广告通常出现在CCTV-5,因为大家默认男性更可能购买汽车。但女性是不是也需要买车呢?即便目标受众是男性,男性对不同车的需求差异很大,为什么越野车、家用车都投放在一个频道呢?数据可以让广告实现千人千面,根据消费者以往在互联网上的表现推断他感兴趣的产品,推送给他,从而帮助广告主赚更多的钱。这个过程具体是如何实现的,会在第6章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