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乾隆《成縣新志》
乾隆《成縣新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成縣
(卷一“城池”,141)成城之肇造於漢唐者,不可考矣。南宋時,吳氏昆弟駐節上城,著保蜀功,稱雄鎮焉。後圮爲坡陀。洪武五年,知縣鮑子信重修。末年,知縣李彥文加培,然猶周不踰三里,高僅一丈五尺,壕塹湮淺。歲久頽壞。正德甲戌,知縣張瓛幫增挑浚,視舊加十之五,四面護以小墻,高一丈,(142)闢四門,皆覆以樓,東曰東安、西曰西成、南曰南熏、北曰北辰,但土性善崩,繕治貴有良法。崇正七年,流賊入破者三。八年,隴西主簿何行俊署縣事,移寓玠、璘舊址,曰上城,成之,西北隅連城也。九年,知縣謝鏞申請將殘城作關厢,以上城爲治所,先浚壕塹,湥二丈七尺,闊倍之,城周圍立敵臺,樹懸樓,南沿舊路,北闢新門,制不逾三里,而四面斗絕雄峻,足資守禦,賊數來攻而城卒全。國朝初,猶兩次被兵,恃上城而民不蒙難。承平日久,垣墉、營房蕩然。康熙三十五年,知縣胡承福修復舊治,築東河(143)堤以防水患,移治下城,今仍之(訂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