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道光《靖遠縣志》
道光《靖遠縣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靖遠縣
(卷二“城池”,132)靖遠縣城,衛城,即隋會寧、唐會州郡。宋章楶克復之。會州,元併西寧縣入會州之舊址也。宋邢恕於會州西祖厲河造船拒夏人,則會州在祖厲河之東明矣。明正統二年,都指揮房貴奉命於古會州舊址修復,增築城池,建靖遠衛。成化十三年,恢拓東城。嘉靖二十年,守備黃恩修築南關。萬曆六年,少卿梁許重修東西門并城樓,增築南關城垣,甃砌女墻。城周圍六里三分,開三門,東曰通化、西曰治平、南曰安遠,城高三丈,根基闊四丈一尺,上平闊二丈二尺。南關城周圍二里半,高闊與衛城等。池深三丈。城上正北(133)曰鎮邊樓,三楹,高三丈五尺,中題曰“威遠”,西題曰“坐鎮四塞”,北題曰“大觀”;東內城門上曰通化樓,上題曰“三秦藩籬”,瓮城及稍門俱有樓;西內城門上曰治平樓,上題曰“兩河屏翰”,瓮城門及稍門原俱有樓,今瓮城樓已傾廢;城南門上曰安遠樓,上題曰“秦隴鎖鑰”,俱正統二年建,萬曆六年,苑馬卿梁許增修。城東邊門上曰鎮戎樓,中題曰“元老登壇”,北題曰“北門鎖鑰”,嘉靖辛丑,兵備副使韓通偉、兵部侍郎趙廷瑞閲邊,各有詩記事;城西邊門上曰寧塞樓,中題曰“河清海晏”,北題曰“河山一覽”,俱嘉靖辛卯守備白爵建。萬曆六年,參將哈欽增修空心樓二,一在祖厲河口,一在(134)三角城,今俱廢(《康熙志》)。乾隆二十五年,知縣劉杰請帑以工代賑重修,城垣周圍長一千一百六十六丈,高二丈六尺,頂寬一丈五尺,底寬五丈(《縣册》)。
(135)西闤門,在西五里轉嘴山下,指揮陳繼忠建。道光十年,邑士民等募資重建,祀文昌帝君、關聖帝君於其上,更砌修經行大路,較昔稱巨觀焉。東闤門,在東十五里紅山寺口,嘉靖十年,守備白爵建(《康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