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笃教 时闻花香:一个教师的教育札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爸爸

2008-4-3 22:27

对父亲,有人叫“爸”,有人称“爹”。我叫“爸爸”,从小习惯了,至今不改,觉着亲近。

年轻时的爸爸,为他的香猪事业忙碌着。那时,每逢阳光灿烂的日子,爸爸就带着我们姊妹把那些挂在家里的香猪头颅拿出来翻晒,同时为爸爸记录着每个头颅的尺寸。其实,童年的我们只是在享受与爸爸在一起的快乐,全然不知,那些数字对爸爸的意义。后来,爸爸硬是把香猪从县里做到全国,成了香猪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那时,爸爸常年在外。记忆中,最盼的——是爸爸出差回来;最爱的——是翻爸爸出差的旅行包,因为可以找到令人惊喜的礼物。在那样的年代,它意味着外面整个的世界啊!如今还清晰地记得爸爸带回的两个掌中戏玩具:一个是“解放军叔叔”;另一个是“老奶奶”。这对“母子”演绎了我们对军人无限的遐想,给我们的童年平添几多笑颜和小伙伴的艳羡啊!如今的玩具中,很少有孩子喜欢它了。还有爸爸带回来的奶酪,把它夹在妈妈做的馒头里,别提有多洋气了!说实话,那味儿我们无论如何是难以喜欢的,但是,那是一种气息,一种文化的象征啊!让我们至今想起来都满是欢乐。

把爸爸的包翻个底儿朝天后,我们姐妹就围坐在爸爸膝前,听爸爸讲外面的世界,爸爸风尘仆仆的笑脸写满了奥秘,三个穿着碎花布衣服的小女孩,托着下巴,听得如痴如醉,妈妈在一边忙着晚饭。那时没有电视,但是这样的童年留给我们的记忆像血液一样,始终流淌着,温热不息。

其实,爸爸在家的时间是可数的,但每年除夕的头一夜爸爸一定会赶到家。因为爸爸要为我们赶制过年的新衣。除夕之夜,爸爸把从外面买回的花布,自己用报纸画图裁剪,然后妈妈就用手工一针一线地缝。每每这时,我们都会翘首以盼地守着,即使再困,也要爸爸几经劝说才肯依依不舍地睡去。大年初一睁开眼就会看见崭新的新衣整齐地叠放在床头。那个年代,对一年仅有两次(另一次是“六一”儿童节)添新衣的期待是现在的独生子女永远体会不到的!何况,这样的新衣是爸爸妈妈的智慧啊!那时还小,不知时尚。其实,爸爸早已把外面的时尚裁剪在我们的新衣里。因为,穿着爸爸妈妈做的新衣,我们姊妹走在县城的街上,惹来的回头率足以见证。只是我们从来不知,为了这三套过年的新衣,爸爸妈妈忙到天明啊!

在爸爸忙碌的工作中,我们分享了好多乐趣。大凡假期,若是外出,爸爸分别把我们轮流带去。对于被大山封锁的县城,有过坐火车或轮船的经历,那简直就是莫大的骄傲啊!如若是下乡,爸爸也带上我们姊妹,在稻田里,乐哈哈地看着我们奔跑、嬉戏;或追逐在繁茂的原始森林中,给我们讲各种植物的名称,制作各种植物标本。那时,爸爸于我就似一部百科全书!后来,我把那些或叶或花贴在精美的本子上,配上喜欢的诗或散文,成了我少女时光的一种雅趣,这些在岁月中散发着花草树叶香味的本子,现在一直留着,每翻阅一次,就把童年重温了一遍。

爸爸是学理科的,但是,爸爸的文学修养相当厚重,并且一点点地渗透到我的生命里。只要是爸爸在家的日子,他就会带我们去看电影,其中多半是由外国名著改编的,然后引导我读原著。这样的熏陶,在我的生命里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记忆中至今抹不去电影《简·爱》里的这个镜头:简·爱决定离开桑恩费尔德山庄和罗切斯特,独自一人走在茫茫的旷野——天灰蒙蒙的,站在天地间,简·爱不舍又勇敢回头的那个画面在我记忆中永远定格。那时的我仅有十三岁,而事实证明,简·爱给后来的我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爸爸丰厚的藏书,尤其是古典名著与诗词,让我的童年和少年充实了许多。如若是爸爸不在家的日子,大多时候我是一个人淹没在这些书中;若是一知半解,就待爸爸归来时一并解疑释惑。当然,也不排除有囫囵吞枣的时候。我对文学的那点悟性也是这样读出来的。这算是秉承爸爸的吧。

爸爸从外面带回的点滴和细节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在我的心里播下了种。那时,我的愿望就是要飞出那个禁锢我的县城。后来,为了我们,爸爸确实带着一家人离开了,离开了爸爸事业达到巅峰的那个县城,爸爸当时放弃的,至今就他个人而言都是难以估算的。唯一可以宽慰爸爸的是,我们姊妹都如爸爸期望的那样成长了。

坦率地说,在姊妹中,爸爸的宠爱是偏着我的,对我的信任也是达到极致的。第一次体验是在初三毕业,爸爸鼓励我带上妹妹,两人背着书包和简单的行李,几经转车先行到达当时完全陌生的这个城市上学,而爸爸和妈妈是在一个月后才携家整体搬迁而来。因为爸爸,从小我就喜欢旅游。高一,爸爸让我和老师一起到贵阳春游。在80年代,这绝对是了不起的。最有成就感的还是1987年高考结束,爸爸说服妈妈,支持我和一个个头比我还矮小的女同学顾洁,两人去昆明玩了一个星期,凭着爸爸给的70元钱(当时那是一个月的工资啊!),在当时并不富裕的生活里,这样的宠爱是要有远见的。

爸爸对我的放纵,让我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在几年的大学生活中,每逢假期,爸爸都无条件地宠着我,让我有了背着行囊独行天涯的经历:北京,广州,北海,黄山,庐山,三峡……这样的游历丰富着我的人生啊!

在不断游走的经历中,我很依恋爸爸。无论走到哪里,遇到困难,我不假思索地找爸爸,只要听到爸爸叫我的名儿,我便踏实许多。无论是生活、工作、情感;有忧,有悦、有苦、有怨,我都会一股脑儿地倾诉,爸爸总是平静地听我说,然后不紧不慢地为我分解。至今,我写完一篇好文,或是论文,习惯性地,爸爸始终是我的第一读者。在与爸爸的探讨过程中,我的灵感会像长了翅膀一样飞扬。如此默契,让我们父女俩快乐着。

不仅如此,在我生命的历程中,爸爸更是始终提醒我的那个人。记得在生完女儿休产假期间,爸爸来家。看到我在家松散慵懒自己却浑然不觉的模样,爸爸和我谈了很久:第一,要我开始锻炼,找回自信(这使我至今坚持着,不敢松懈);第二,要我不放弃看书学习。如若不是爸爸当时的提醒,也许,我至今还只是一个拖沓的母亲吧。爸爸提醒着我的骄傲、自满、颓废,或是停滞,叫我始终不敢懒惰和歇息。爸爸的理解、支持、鼓励,还有尖锐和果敢,是我战胜困难的源泉,使我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了站起来……

如今,爸爸七十岁了,退休也有十年了。即便是退休了,爸爸却一如年轻时的忙碌。

爸爸坚持写毛笔字,那些写过字的宣纸,堆起来比我高出许多。爸爸写得一手好字,曾经我还寄了一幅爸爸的字给韩国朋友。学生时代,每个假期爸爸一定要我们练习毛笔字。后来曾参加市里一次“三八”能手的比赛,我其他的项目成绩都平平,唯有书法在所有女子中突显。此时才懂感激爸爸的用心啊!

如今,爸爸在学画画,这一直是爸爸年轻时的爱好,因为工作,搁到退休才得以拓展。爸爸学得极认真,专门拜了老师。他们常一起爬山写生,带上小酒和花生米。回来时还带回些根雕或者石头,然后足够他摆弄好几天。

爸爸还爱上打网球。这是爸爸退休后才学的,却学得极有兴致。观碟子,看体育频道,学得一点不马虎。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带上球拍出门,春秋冬夏,风雪无阻。偶尔,爸爸还参加市里的老年网球比赛,获奖了是意外,没获奖一样开心,爸爸淡然处之。

现在,爸爸学电脑。爸爸学得很勤恳,除了基本操作,让爸爸头痛的是打字,因为眼睛不好,很吃力。后来姐姐建议爸爸用手写板。如今,爸爸可以在网上订机票、和我们聊QQ。每年,爸爸还带着妈妈去旅游。这样,爸爸可以在电脑上整理他厚厚的旅游日记啦!爸爸有一个心愿:去西藏。

如今,透过岁月,看爸爸熟悉的背影和白发,我会在脑海中翻阅对爸爸的定义。时而,爸爸是导师;时而,爸爸是良友;时而,爸爸又是读者或知音;爸爸塑造了我性格中很多美好的细节,让我可以稳健地走在人生路上。

无论我走多远,爸爸,您是始终目送我的那个人!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您是我人生路上永远的丰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