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都99岁了还得造反保命?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6章 入主春城,搭建班底

在使用二级基因药剂之后。

至少要间隔两个月,才能使用三级基因药剂。

黄光明要等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找机会晋级三级基因战士。

这点时间他完全等得起。

反正敌人的大军肯定是要撤退了。

等到他们入主昆明城之后,还有着太多的事情要做。

稳定昆明城的局势,招募新兵并训练部队,搭建行政框架,对周边地区的清理等等。

这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想要把黄家军打造成一支强军,这更是要花费无数的精力。

将要面对一大堆纷乱繁杂的事务,黄光明想一想都觉得头疼。

带头大哥不是那么好当的啊!

他需要寻找或培养大批的人才,然后把各种事务交给手下人去做。

这样子他才能够轻松一些。

问题是现在根本没有人才可用。

所以在第2天他们进入昆明城之后,黄光明立刻让人张贴告示。

其一是安抚民众招募兵员,其二是招募能写会算的人才。

前提是那些家伙没有为满清效力,更没有迫害过老百姓。

黄立兴和朱华平他们,则是带着人维持秩序,接手城防工作。

占据敌人留下的仓库和物资。

并把敌人埋下的火药都给挖出来。

总而言之,入城之后千头万绪,大家都在忙个不停。

原来的云南巡抚衙门,现在就变成了黄光明的指挥部。

他在这里坐镇指挥,顺便在这里招募和考核读书人。

结果第1天只有十几个落魄秀才来投奔黄光明。

黄光明随口考核了一下。

发现这些落魄秀才基本上都是死读书的儒生,只能勉强将就着用。

黄光明问道:“有没有人读过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又或者是其他的兵法兵书?”

结果所有人都摇了摇头。

黄光明:“三国演义呢?或者三国志你们总该读过吧?”

这下子有五个人点了点头。

黄光明对点头的五人吩咐道:“现在交给你们5人第1个任务,那就是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边,各个将领实际用过的各种计策全部都总结和整理出来,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

黄光明看向声音最大的那个中年秀才,对方身上的穿着的衣服,打着不少补丁,个子挺高,但是人很瘦。

他对中年人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以前是干什么的?”

中年人诚惶诚惶的说道:“报告大人,我叫太起向,以前是村子里面的私塾先生。当初永历皇帝他们离开昆明的时候,我也想跟着走的,但是家里面孩子还小,媳妇的身体病怏怏的。

最终没有走成,就只能留了下来,满清鞑子来了之后很多人都跑了,粮食也都被他们抢了,我已经快要活不下去了,正想办法去大理那边投奔晋王殿下,没想到大人你就带人打回来了……”

黄光明:“很好,他们几人归你指挥,抓紧完成刚才布置的工作,三十六计的话你们多少应该听说过一些,能总结多少就总结多少出来。

知道你们的日子应该都不太好过,等到晚上离开之时,每个人先领10斤粮食回去,至少让家里人能吃个饱饭。”

几人感激的说道:“多谢大人……”

“不用客套,你们赶紧抓紧做事。”黄光明摆摆手说道。

接着他又看向剩下的那些家伙:“有没有人读过农政全书?有没有人对算术方面比较精通?”

“禀报大人,我叫李俊成,以前看过农政全书,也看过一些其他农业方面的书籍,家里面也有着20多亩田地,学生还曾亲自种过地……”

“报告大人,我叫杨建忠,家里以前开了一个小铺子,所以我学过算术……”

黄光明:“李俊成你挑几个人,接下来你的工作是负责清查所有田亩,并了解各种水利灌溉沟渠的情况,为之后的春耕工作提前做准备。

鉴于你们需要东奔西跑的,我会派一队士兵跟着你们,暂时先成立一个农政科,你就暂时担任农政科的科长……”

个子比较瘦小的李俊成赶紧行礼感谢:“多谢大人的信任,多谢大人的栽培,学生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黄光明:“不用客套,把事情做好了就行,你们光在在旁边等着。”

说完他又看杨建忠:“杨建忠你也挑几个人当你的助手,暂时先成立一个统计科,由你来担任科长,现在你就带着人去各处库房,清点所有粮草物资。”

杨建忠激动的说道:“多谢大人的栽培,学生保证把事情办妥……”

李俊成和杨建忠各自又挑选了三个人做助手。

前来投奔的落魄秀才就只剩下了三人。

黄光明看了他们几眼,有一个身高只有1米5左右,年纪大概四五十岁的干瘦小老头。

那眼睛一直在叽里咕噜的转个不停。

一看就知道这家伙肯定脑子灵活,应该也比较能说会道。

黄光明对小老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有没有什么比较擅长的事情?”

“报告大人,我叫张文科,以前也是一个私塾先生,有时候也在茶楼说书讲故事……”

黄光明:“现在成立一个宣传科,剩下的两人归你管,你暂时担任宣传科的科长。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那就是写一份告示张贴在各处城门,并且带着人去大声宣读。

内容嘛,就是告诉大家三天之后在衙门举行第1次考试,考试内容不限于四书五经,还包括了农政兵事与算术等各方面的内容。到时候身家清白的读书人都可以参加考试,成绩优异者将会酌情录用……”

张文科:“谢谢大人,属下一定把这个事情办好。”

黄光明:“那就赶紧动起手来,抓紧做事……”

于是黄光明临时选出来的几个带头人。

立刻干劲十足的带着人开始做事了。

初步搭建起来了文职方面的班底,后面等到考试结束之后,再挑一批人才来搭建行政框架。

那么文武两方面的体系就初步有了。

由于人才缺乏和时间紧急,三天后的考试算不上正式的科举。

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参加考试?

黄光明希望能出现几个可用的人才。

还有就是满清大军已经跑了,但是李定国他们,怕是很快就会重返昆明城了。

到时候又是一堆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