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0章 二王被杀 二

第20章 二王被杀 二

却说王峻退出去后,郭威越想越气,等到用膳之时,突感胃痛难忍,竟病倒床榻。郭威自知身体生疾,急召冯道、王朴、郭从义、李重进四位大臣进见。四人入宫,郭威令其赐坐床边,冯道问道:“陛下往日龙颜美润,但不知今日有何贵恙?”

郭威道:“皆是王峻对朕无理。朕念王峻征战有功,对其处处容让。偏偏王峻欺人太甚,妄想掌控左右重臣。速传我儿柴荣,即刻进京主政。”

王朴问道:“少殿下入主中枢,只恐王峻阻挠,臣以为可先幽禁王峻,再招殿下入朝。”郭威遂按王朴之计,召王峻入宫进见。

王峻得知皇帝召见,以为郭威已采纳启用颜衍、陈观二人为相,便欣然去往宫中。王峻来至内宫,郭威已端坐龙椅,冯道、王朴、郭从义、李重进分站两侧。王峻不知缘故,只是跪地叩拜。

郭威道:“王爱卿,朕以为颜衍、陈观并非宰相人选,朕欲招皇子柴荣回京主政,爱卿以为如何?”

王峻闻听心中一颤,奏道:“臣以为万万不可,殿下镇守淮北无人可替,还是任用颜、陈二人为宜。”

郭威大怒,叱令左右将其拿下,拘住别室。且顾语冯道诸人道:“王峻是朕患难弟兄,朕每事曲容。偏他欺朕太甚,以至尽逐大臣,翦朕羽翼。朕只一子,辄为所忌,百计阻挠。似此目无君上,何人能忍?朕亦顾不得许多了!”

冯道等略为劝解,请贷死贬官,乃释峻出室,降为商州司马,勒令即日就道。王峻形神沮丧,狼狈出都。

王峻虽然功高盖世,但却居功自傲,排斥异己,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终于咎由自取,落得个贬官的下场,而且是他要贬赵上交去做的商州司马,赵上交没有去,他却自己去了。郭威还算照顾他,让他的妻子去探望。王峻越想越气,不久就死在了商州。颜衎、陈观与王峻一党,同时贬官。

当王峻心灰意冷前往商州时,柴荣从澶州出发,开始他全新的一段旅程,来到开封后,他被任命为开封府尹,封晋王。

从某种意义来说,他已经被正式认定为周皇朝的接班人。

这是一个及时的安排。这一年的秋天,郭威得了风痹病,症状还比较严重,痛起来连吃饭和走路都受到影响。而且药也吃了、神也拜了、天也祭了,就是不见好。

躺在病床上的郭威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大限将近,是把天下交给柴荣的时候了。可在这之前,郭威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干。

自己的儿子威望尚轻,只怕上任之后压不住一些人,在我死之前,有的人还是该办了吧。

郭威说的是王殷。

刘承祐密诏诛杀郭威,王殷是第一个通风报信的人,没有他,郭威的脑袋可能都掉了。王殷功劳是巨大的,所以分蛋糕时他分到了邺都留守、天雄节度使、侍卫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平章事四大头衔,过起了在邺都的幸福生活。但是王峻被贬,王殷立即想到刘邦杀韩信来。且郭威在登上帝位前就是邺都留守,知道邺都官库里有不少钱。可王殷觉得不够,贪完了官家的又贪百姓的。这让郭威很有些不爽,专门写信批评王殷说:“朕起自邺都,帑廪储蓄,足支数年,但教汝按额课民,上供朝廷,已足国用,慎勿额外诛求,取怨人民!”王殷不以为然,苛敛如故。且所属河北戍兵任意更调,毫不奏闻。

于是郭威贬王峻的同时,派人专程前往邺都向王殷说明情况。

特别的招呼给特别的人。郭威的安抚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王殷马上体会到了领导的特别关照,他开始慌张起来。

成为领导怀疑的对象总是不好受的,想来想去,王殷只好打报告,请求在郭威生日那天进京,贺寿倒在其次,表一下忠心才是重要的。

“不行!”郭威给出了明确的回答。

连个解释的机会也不给?王殷愣住了,情急之下,连上三章,每次都得到同样的答复。

于是王殷不等召唤,径直进京了。麾下还带着许多骑士,出入拥卫,烜赫异常。王殷身材高大,相貌威武,走路虎虎生威,实在有些京城老大的气派。

适值周主有疾,得此消息,很是惊疑。又因王殷屡求面觐,并请拨给卫兵和兵甲,藉防不测。周主更有戒心,对王殷避而不见,且很久都不上朝,连五日一次的起居都省了。

又没有杨玉环,君王干嘛不早朝?老郭怕是不行了!想到这点,王殷有些惊喜,可猜测是不行的,当年李从荣就吃过情报不准的亏。

一定要找个机会证实一下。

机会来了,王殷接到通知,下个起居日,大家照常入宫。

郭威力疾御滋德殿,召殷入见。王殷甫上殿阶,郭威挺直身子,两只眼睛直盯着他:

“朕听说你最近在京城横冲无忌,又索取兵甲,是想造反不成?”

王殷瘫倒在地,郭威不听他的解释,呵斥完,旁边就冲出待卫将他拿下。

当天,王殷被流放登州,登州在山东半岛,那里有著名的重型监狱沙门岛。

郭威舍不得王殷走这趟远路,王殷刚出城门,郭威复着将吏赍诏,说他有意谋叛,可就地正法等语。王殷无从辩诬,只好伸颈就戮。一道冤魂投入冥府,与前时病死的王峻,再做阴间朋友去了。

王殷就这样被杀死在汴梁城外。杀都杀了,那就善后吧!可郭威派去邺都的郑仁诲的确不是人,他竟看中了王殷的万贯家财,杀人夺命……

不过郭威再也没有力气处分郑仁诲了。在处置了位高权重的二王之后,郭威最后杀的一个人叫赵凤。就是当年那个射杀进城抢劫乱兵的那个将军。杀人是要理由的,不过皇帝要杀一个退体老干部,找理由实在太容易了,无非是叫人网罗罪名。但真正的目的永远埋藏在郭威的心里。

但郭威还是跟一个人说了他的想法。躺在病床上的郭威对侍疾在侧的柴荣说:“我听民间传言,姓赵的会夺我们天下。我看这赵凤气度非凡,可能应验在他身上,所以我将他杀了,以保我大周朝千秋万代,福寿永昌”这可以看作是郭威的临终遗言。当然柴荣并没有遵守这条遗言,有个姓赵的人不仅没有被杀掉,反而被柴荣重用了。

周主既除二王,方免后忧,命皇子柴荣判内外兵马事。改邺都为天雄军,调天平节度使符彦卿往镇,加封卫王。徙镇州节度使何福进镇天平军,加同平章事。镇州一缺,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曹英出任,澶州一缺,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郭崇威出任。此外亦各有迁调,不可殚述。

却说慕容彦超败退兖州后,暗通南唐皇帝李璟北汉皇帝刘崇,意图会兵讨伐后周。郭威心中焦虑,遂将急报交于柴荣,柴荣看后问道:“父皇以为如何退敌?”

郭威道:“朕以为南唐兵强马壮,若无南唐相助,兖州慕容彦超必不敢出兵。朕欲孤注一掷南征李璟。”

柴荣一笑言道:“父皇试想,南唐李璟雄踞江淮,有江南四十州,兵马正盛,又据长江天险,并非轻易可取;慕容彦超据兖州之地,北连汉,南接唐,地处要冲,却城少粮亏,当先灭慕容氏。”

郭威大喜,次日早朝,郭威降旨:命郭从义为先锋,赵晖押粮,自己亲率柴荣、石守信等五万大军,直逼兖州讨伐慕容彦超。

郭威御驾亲征,大军来至兖州城下,但见慕容彦超率兵早已战阵摆开。郭威阵前问道:“如今天下尽皆降周,慕容将军何不尽早归顺,仍不失高官富贵。”

慕容彦超道:“郭威,岂不闻为臣者从一而终,焉有一臣保二主之理?”

郭威道:“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以前国家失德,少主信用小人,仓促之间召卿进京防卫。卿得到命令即刻奔驰进京帮助防守。就国难而不顾自身,听到君王的召唤而没有片刻拖延。最后天亡汉朝,兵散郊外,降兵败将相继而至,唯独卿独自回身为主尽忠,有始有终。所谓危乱见忠臣,疾风知劲草。如果当臣子的都能像你这样,哪个皇帝不愿意信用呢。如果你对汉朝三心二意,必定不肯忠心于我朝。如果你因为这个而忧虑,就过分担心了。希望你能够尽心为国家做事,如此不仅黎民安宁,国家也将会强盛。你现在空有一片愚忠,就不怕被后世耻笑吗?”

慕容彦超道:“我虽愚忠,却不似你郭威篡夺汉室江山!”

郭威身侧的先锋郭从义闻言怒道:“呸!什么汉室江山,连沙陀祖宗都不认了。慕容彦超老迈糊涂,待我擒他。”郭从义催马杀出,郭威传令擂鼓助战。慕容彦超展开一字点钢枪,来战郭从义。

二人大战十个回合,郭从义且战且退,忽闻赵晖道:“从义且退,待我战他。”赵晖跃马而出,又战十个回合,亦不能胜慕容彦超。

郭威正急切之时,只见军中有两员小将出马来战,一个头戴黄铜盔,身披黄铜甲,手中大镔铁刀,跨下一匹豹尾乌骓马,长得圆脸青面,眉目分明,肩宽背厚,高有八尺有余;另一小将白面目秀,俊美倜傥,身有七尺开外,头戴青铜燕翅盔,身披青铜铠,跨下铁鬃马,手提一口雁翎大刀。两员小将冲入阵中,高呼:“赵老将军,小将来也。”赵晖调转马头而回,见两位小将挥舞两口大刀困住慕容彦超。这二将是左一刀,又一刀,一刀接一刀,砍得慕容彦超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慕容彦超之子慕容继勋见事不妙,遂令鸣金收兵。

郭威回到营中喜不自禁,召来两位小将问道:“两位小将军姓甚名谁,何方人士?”

那青脸小将答道:“回禀陛下,末将姓曹名彬,字国华,河北灵寿人氏。”白脸小将答道:“末将姓潘名美,字仲询,大名人氏。”

郭威道:“汝二人今日大败慕容彦超功劳不小,朕加封曹彬、潘美为游击将军。”曹彬、潘美二人叩首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