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2章 卷三十八·魏元帝纪
陈留王名叫曹奂,字景明,是武帝曹操的孙子,燕王曹宇的儿子。甘露三年,被封为安次县常道乡公。高贵乡公去世后,公卿们商议迎接曹奂并拥立他为帝。六月甲寅日,曹奂进入洛阳,拜见皇太后,当天就在太极前殿即皇帝位,随后大赦天下,更改年号,按不同等级赐给百姓爵位以及谷物、布帛。
景元元年夏天六月丙辰日,朝廷晋升大将军司马文王为相国,封晋公,增加两个郡的封地,加上之前的共达十个郡,赐予九锡之礼,和之前诏书所规定的一样;司马文王的一众子弟中,尚未封侯的都被封为亭侯,还赏赐了千万钱和万匹帛,司马文王坚决辞让才作罢。己未日,已故汉献帝的夫人曹节去世,皇帝前往华林园吊唁,派使者持节追谥曹节为献穆皇后。到了下葬时,车驾服饰等制度都依照汉朝旧例办理。癸亥日,任命尚书右仆射王观为司空,冬天十月,王观去世。
十一月,燕王曹宇上表祝贺冬至,表中称臣。皇帝下诏说:“古代的君王,对有的人并不以臣下相待,燕王你也应依照这个道理。以后表中不用称臣!而且我也应当回复你。继承大宗的人,要降低对自己私亲的礼遇,何况所继承的是如此重要的帝位呢!要是把你完全当作普通臣妾,我于情也觉得不安。这些都要依照礼典来处理,务必做到合情合理。”有关部门上奏,认为“礼中没有比尊崇祖先更重要的,制度中没有比端正典制更重大的。陛下以圣德顺应天命,统治万国,继承大宗的重任,隆盛三祖的基业。燕王身为尊贵的皇亲,处于藩王的正位,亲身秉持虔敬恭肃,率先以恭德为万国表率;对于正统典制,阐明并促成大顺,这是不能加以限制的。圣朝确实应该以特殊的制度尊崇燕王,以不把他当臣下的礼节对待他。我们商议认为燕王的章表,可以听任沿用旧的格式。皇帝的中诏如果是表达问候,按照礼义类推,就类似诸侯朝见天子时的恭敬之礼,可稍顺陛下的敬意,提高礼仪称呼,以示不敢直呼其名,应该说‘皇帝敬问大王侍御’。至于制书,这是国家的正式典章,是朝廷用来辨明公布公法制度,向天下宣示准则礼仪的,应该遵循法规,所以称‘制诏燕王’。凡是诏命、制书、奏事、上书等提到燕王的,都可抬高一格书写。除了宗庙助祭的事,都不得称燕王的名字,奏事、上书、文书以及吏民都不得触犯燕王的名讳,以此彰显特殊的礼遇,超过其他诸侯。对上遵循先王典制中尊祖的制度,对下顺应陛下敬爱长辈的心意,这两方面都没有差错,礼仪才真正合适,可通告天下并施行。”
十二月甲申日,黄龙出现在华阴县的井中。甲午日,任命司隶校尉王祥为司空。
景元二年夏天五月初一,发生日食。秋天七月,乐浪郡外的外族韩、濊貊各自率领他们的部属前来朝贡。八月戊寅日,赵王曹幹去世。甲寅日,朝廷又命令大将军晋升为晋公,加相国之位,完备礼仪,隆重赏赐,和之前诏书所规定的一样;司马文王又坚决推辞才作罢。
景元三年春天二月,青龙出现在轵县的井中。夏天四月,辽东郡上报说肃慎国派遣使者经过辗转翻译前来进贡,献上本国的弓三十张,每张长三尺五寸,楛矢长一尺八寸,石弩三百枚,皮骨铁混合制成的铠甲二十领,貂皮四百张。冬天十月,蜀汉大将姜维进犯洮阳,镇西将军邓艾抵御他,在侯和击败姜维,姜维逃走。这一年,皇帝下诏在太祖庙庭祭祀已故军祭酒郭嘉。
景元四年春天二月,朝廷再次下令让大将军司马文王晋升职位、进封爵位、给予赏赐,一切都和之前的诏书一样,司马文王又坚决推辞才作罢。
夏天五月,皇帝下诏说:“蜀汉,不过是个小小的国家,土地狭窄,百姓稀少,然而姜维却滥用民力,一直没有停止用兵的想法;去年遭受失败之后,还在沓中耕种,剥削众多羌人,无休止地征发劳役,百姓不堪忍受。兼并弱小、攻打昏暗之国,这是用兵的好策略,能够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这是兵家的上等谋略。蜀汉所依赖的,只有姜维罢了,趁着他远离自己的巢穴,攻打他会比较容易。现在让征西将军邓艾督率各路军队,奔赴甘松、沓中去围捕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督率各路军队奔赴武都、高楼,从首尾两面攻击讨伐。如果擒获了姜维,就应当东西两路同时进军,扫平消灭巴蜀之地。”又命令镇西将军钟会从骆谷出发讨伐蜀汉。
秋天九月,太尉高柔去世。冬天十月甲寅日,朝廷又一次下令让大将军司马文王晋升职位、进封爵位、给予赏赐,一切如前诏所示。癸卯日,立卞氏为皇后,十一月,大赦天下。
自从邓艾、钟会率领军队讨伐蜀汉,所到之处都能攻克。这个月,蜀汉君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巴蜀地区全部平定。十二月庚戌日,任命司徒郑冲为太保。壬子日,从益州划分出一部分设置梁州。癸丑日,特别赦免益州的士人百姓,免除他们五年内一半的租赋。
乙卯日,任命征西将军邓艾为太尉,镇西将军钟会为司徒。这时皇太后去世了。
咸熙元年春天正月壬戌日,用囚车征召邓艾。甲子日,皇帝驾临长安。壬申日,派使者用玉璧和布帛祭祀华山。这个月,钟会在蜀地反叛,被众人讨伐;邓艾也被杀害。二月辛卯日,特别赦免所有在益州的人。庚申日,安葬明元郭后。三月丁丑日,任命司空王祥为太尉,征北将军何曾为司徒,尚书左仆射荀顗为司空。己卯日,晋公司马文王进爵为王,封十个郡,加上之前的一共二十个郡。丁亥日,封刘禅为安乐公。夏天五月庚申日,相国晋王司马文王上奏恢复五等爵位。甲戌日,更改年号。癸未日,追命舞阳宣文侯司马懿为晋宣王,舞阳忠武侯司马师为晋景王。六月,镇西将军卫瓘上报说雍州的军队在成都县获得玉璧和玉印各一枚,印文好像是“成信”两个字,依照周成王得到嘉禾后昭示天下的做法,将它们展示给百官看,然后收藏在相国府中。
当初,自从平定蜀汉之后,吴国的军队屯兵逼近永安,朝廷派遣荆州、豫州的各路军队相互配合前去救援。七月,敌军都退走了。八月庚寅日,任命中抚军司马炎协助处理相国府的事务,就如同鲁公被任命官职后的做法一样。
癸巳日,皇帝下诏说:“之前逆臣钟会制造反叛祸乱,聚集出征的将士,用武力相威胁,才说出他的奸恶阴谋,言语狂妄叛逆,逼胁众人,让大家一起商议,在仓促之间,没有人不感到惊恐。相国左司马夏侯和、骑士曹属朱抚当时在成都,中领军司马贾辅、郎中羊琇各自参与军事事务;夏侯和、羊琇、朱抚都坚守气节不屈服,拒绝钟会的邪恶言论,面临危险毫不顾忌,言辞严正激烈。贾辅对散将王起说,‘钟会奸恶叛逆、凶狠残暴,想要杀光将士’,又说‘相国已经率领三十万大军向西讨伐钟会’,想以此虚张声势,激励众人的斗志。王起出来后,把贾辅的话传达给各军,于是让将士们更加心怀奋勇的决心。应当对他们加以显著的恩宠,来彰显他们的忠义。晋升夏侯和、贾辅为乡侯,羊琇、朱抚为关内侯。王起传达贾辅的话,告知将士,应当给予特殊的奖赏。任命王起为部曲将。”
癸卯日,任命卫将军司马望为骠骑将军。九月戊午日,任命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辛未日,皇帝下诏说:“吴国贼寇政治刑罚暴虐,赋税征收没有限度。孙休派遣使者邓句,命令交阯太守把百姓枷锁起来送去,征发他们当兵。吴国将领吕兴趁着民心愤怒,又趁着我朝军队平定巴蜀的机会,立即纠合豪杰,诛杀了邓句等人,驱逐太守等长官,安抚官吏百姓,等待国家的命令。九真、日南郡听说吕兴脱离叛逆、归顺朝廷,也齐心响应,与吕兴协同行动。吕兴给日南州郡写信,阐明大计,军队开到合浦,向他们告知祸福;派遣都尉唐谱等人到进乘县,通过南中都督护军霍弋上表陈述自己的情况。另外交阯的将领官吏各自上表,说‘吕兴开创事业,大小事务都接受命令。郡中有山贼,与其他各郡勾结,担心他们另有图谋,人心有所背离。根据当时的情况,任命吕兴为督交阯诸军事、上大将军、定安县侯,请求给予褒奖,来抚慰边境地区’。他的心意诚恳,从言辞意旨中可以体现出来。从前仪父朝拜鲁国,被《春秋》所赞美;窦融归附汉朝,受到特殊的礼遇。如今我国威势远扬,安抚天下,正要包举边远地区,统一四方。吕兴率先接受王道教化,率众归服,不远万里表达忠义,请求派遣官吏、担任官职,应当给予优厚的待遇,尊崇他的爵位。这样既让吕兴等人心怀忠诚、感到喜悦,远方的人听说了,也必然都会竞相劝勉。任命吕兴为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南中大将军,封定安县侯,允许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处理事务,先行动后上奏。”册封的命令还没到,吕兴就被手下的人杀害了。
冬十月丁亥日,皇帝下诏说:“从前圣明的帝王,平定战乱、拯救世道,保持大业、奠定功绩,文治和武功途径不同,但功勋业绩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有的舞动干戚来教训不来朝的诸侯,有的陈列军队来威慑凶暴傲慢之人。至于爱护百姓、保全国家,让众多百姓得到安康实惠,一定是先推行文化教育,向他们展示规范礼仪,不得已然后才用兵,这是盛德的帝王所共同的做法。过去汉朝末年分崩离析,天下颠覆,刘备、孙权趁机作乱。三位先帝(曹操、曹丕、曹叡)安定中原,事务繁多,没有闲暇,于是让残余的敌寇僭越叛逆历经数代。幸而依赖宗庙的威灵,宰相辅臣的忠诚勇武,发动四方的军队,开拓平定庸、蜀之地,战事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一次出征就取得胜利。近来江南地区衰败疲惫,政治刑罚荒乱昏暗,巴、汉已经平定,吴国孤立危险没有外援,交州、荆州、扬州、百越之地,纷纷归向我朝。如今交阯的伪将吕兴已经率领三郡,不远万里归顺朝廷;武陵邑侯相严等人纠合五个县,请求成为我朝的臣民;豫章、庐陵的山民率众背叛吴国,以‘助北将军’为号。另外孙休病死,主帅更换,吴国内部意见不合,人人各有心思。伪将施绩,是吴国的名臣,却遭到怀疑猜忌,深受忌恨厌恶。吴国众叛亲离,没有人有坚定的意志,从古到今,没有像现在这样灭亡征兆如此明显的。如果我朝六军彰显威势,向南进军到长江、汉水一带,吴会地区的百姓必然会扶老携幼来迎接我朝的军队,这是必然的道理。然而发动大规模的军队,还是会有劳役和费用,应当宣告晓谕我朝的威德,展示仁爱诚信,让他们知道归顺和协同的好处。相国参军事徐绍、水曹掾孙彧,从前在寿春都被俘虏。徐绍原本是吴国的南陵督,才能气质开朗豪壮;孙彧,是孙权的亲属,忠诚贤良、明于事理。派遣徐绍向南返回吴国,让孙彧作为他的副手,宣扬国家的命令,告知吴国人,所传达的话语,都要以事实为依据,如果他们能够觉悟,也不损害征伐的计划,这大概就是朝廷制定克敌制胜的长远谋略,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任命徐绍兼任散骑常侍,加奉车都尉,封都亭侯;孙彧兼任给事黄门侍郎,赐爵关内侯。徐绍等人被赏赐的妾以及男女家人在我国的,都听任他们跟随一起去,以彰显国家的恩德,不一定要让他们回来,以此来广施诚信。”
景元四年春天二月,朝廷再次下诏,要给大将军司马文王晋升职位、进封爵位并给予赏赐,规格同之前的诏书一致,司马文王坚决推辞才未接受。
景元四年夏天五月,皇帝下诏指出蜀汉是个狭小的国家,地少民寡,而姜维滥用民力,即便之前战败仍不知收敛,还在沓中耕种,剥削羌人,百姓苦不堪言。认为兼并弱小、攻打政治昏暗的国家是用兵良策,如今蜀汉主要依赖姜维,趁他远离本土,易于攻打。于是命令征西将军邓艾率各军前往甘松、沓中抓捕姜维,雍州刺史诸葛绪率各军前往武都、高楼,前后夹击。若擒获姜维,便东西并进,消灭巴蜀。同时命镇西将军钟会从骆谷进军伐蜀。
这年秋天九月,太尉高柔去世。冬天十月甲寅日,又下诏要对大将军司马文王进行晋升职位、进封爵位和赏赐,和之前一样,司马文王依旧推辞。癸卯日,立卞氏为皇后,十一月,大赦天下。
邓艾、钟会率军伐蜀后,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皆被攻克。当月,蜀汉君主刘禅向邓艾投降,巴蜀地区全部平定。十二月庚戌日,任命司徒郑冲为太保。壬子日,从益州划分出梁州。癸丑日,特赦益州士民,五年内租赋减半。乙卯日,任命邓艾为太尉,钟会为司徒,而此时皇太后去世。
咸熙元年春天正月壬戌日,朝廷用囚车召回邓艾。甲子日,皇帝驾临长安。壬申日,派使者用玉璧和布帛祭祀华山。同月,钟会在蜀地谋反,被众人讨伐,邓艾也遭杀害。二月辛卯日,特赦益州境内所有人。庚申日,安葬明元郭后。三月丁丑日,任命司空王祥为太尉,征北将军何曾为司徒,尚书左仆射荀顗为司空。己卯日,晋公司马文王进爵为晋王,新增十个郡的封地,连同之前共二十个郡。丁亥日,封刘禅为安乐公。夏天五月庚申日,相国晋王司马文王上奏请求恢复五等爵位。甲戌日,更改年号。癸未日,追封舞阳宣文侯司马懿为晋宣王,舞阳忠武侯司马师为晋景王。六月,镇西将军卫瓘上报称雍州军队在成都县发现一枚玉璧和一枚玉印,印文类似“成信”二字,依照周成王获禾后昭示百官的旧例,将它们展示给百官,随后收藏在相国府。
当初平定蜀汉后,吴国军队逼近永安,朝廷派荆、豫等地军队前往救援。七月,吴军退走。八月庚寅日,任命中抚军司马炎协助处理相国府事务,如同鲁公被任命官职后的做法。
癸巳日,皇帝下诏称逆臣钟会造反,胁迫众人,而相国左司马夏侯和、骑士曹属朱抚,中领军司马贾辅、郎中羊琇坚守气节,贾辅还向散将王起透露钟会阴谋并虚张声势激励军心,王起传达消息让将士更奋勇。为此,晋升夏侯和、贾辅为乡侯,羊琇、朱抚为关内侯,任命王起为部曲将。
癸卯日,任命卫将军司马望为骠骑将军。九月戊午日,任命中抚军司马炎为抚军大将军。
辛未日,皇帝下诏说吴国政治暴虐,赋税繁重,孙休派人到交阯征兵引发民愤。吴将吕兴趁机纠合豪杰,诛杀使者,驱逐太守,安抚吏民等待朝廷命令,九真、日南郡响应。吕兴还与日南州郡联系,派唐谱等人通过霍弋上表。交阯将吏也上表请求封吕兴官职以安边境。朝廷认为吕兴率先归附,应给予优厚待遇,封他为使持节、都督交州诸军事、南中大将军,定安县侯,可便宜行事。但册封令未到,吕兴就被部下杀害。
冬十月丁亥日,皇帝下诏回顾古代圣帝明王平乱济世的方式,指出先文后武是盛德之举。过去蜀汉、东吴作乱,三位先帝忙于安定中原,使敌寇僭逆多年。幸赖朝廷威灵和宰辅忠武,平定巴蜀。如今吴国衰败,交阯吕兴归降,武陵等地响应,吴国内乱,众叛亲离。若大军南征,吴地百姓必迎王师。但大规模用兵耗费大,应先宣扬威德,让吴人知晓归顺好处。于是派曾被俘的相国参军事徐绍(原吴南陵督)和水曹掾孙彧(孙权亲属)回吴,徐绍兼散骑常侍、奉车都尉,封都亭侯;孙彧兼给事黄门侍郎,赐爵关内侯,允许他们的家人随往,以显国恩。
丙午日,任命抚军大将军新昌乡侯司马炎为晋世子。这一年,朝廷废除屯田官,使政务和劳役分配更平均,各典农官改任太守,都尉改任县令、县长;鼓励招募愿意内迁的蜀人,提供两年粮食,免除二十年赋税徭役。安弥、福禄县分别上报出现嘉禾。
咸熙二年春天二月甲辰日,朐<月忍>县捕获灵龟献给相国府。庚戌日,因虎贲张脩曾在成都骑马到各营传钟会谋反消息直至牺牲,赐其弟张倚关内侯爵位。夏天四月,南深泽县上报出现甘露。吴国派纪陟、弘璆前来求和。
五月,皇帝下诏称赞相国晋王司马文王谋略深远,威德遍布四海,对江南地区抚恤有加,以武力威慑又崇尚仁爱。吴国遣使纳献,晋王却全部登记上交,皇帝认为这不符合安抚初附者的心意,应将孙皓所献物品归还晋王,司马文王坚决推辞才作罢。又下诏让晋王使用天子规格的十二旒冕,建天子旌旗,出入有警戒清道,乘金根车、六匹马,配备五时副车,设旄头云罕,乐舞用八佾,设钟虡宫县。晋王妃封为王后,世子立为太子,王子、王女、王孙的爵号按旧例。癸未日,大赦天下。
秋天八月辛卯日,相国晋王司马文王去世。壬辰日,晋太子司马炎继承封爵和职位,总揽朝政,所用器物和典册与之前晋王规格相同。当月,襄武县上报有三丈多高的大人出现,脚印三尺二寸长,白发,穿黄单衣,戴黄巾,拄拐杖,对百姓王始说“今当太平”。九月乙未日,大赦天下。戊午日,任命司徒何曾为晋丞相。癸亥日,任命骠骑将军司马望为司徒,征东大将军石苞为骠骑将军,征南大将军陈骞为车骑将军。乙亥日,安葬晋文王。闰月庚辰日,康居、大宛进献名马到相国府,彰显晋王怀远万国的功勋。
十二月壬戌日,魏朝气数已尽,皇位传承到晋。皇帝下诏让公卿士大夫在南郊设坛,派使者捧着皇帝玺绶和册书,效仿汉魏旧例,将皇位禅让给晋嗣王司马炎。甲子日,使者宣读策命。之后皇帝迁居金墉城,最终在邺城居住,当时年仅二十岁。
史官评论说:古代以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后世确立皇位世袭,以嫡长子继承;若嫡子无法继位,则应选旁系亲属中品德贤明者,如汉代的汉文帝、汉宣帝,这是不变的准则。魏明帝未遵循此准则,因私人情感抚养幼儿并传位,托孤又不专一,让宗族参与,最终曹爽被杀,齐王被废。高贵乡公曹髦聪慧早熟,好问尚辞,有魏文帝的风采,但他轻躁愤怒,肆意妄为,招致大祸。陈留王曹奂恭敬无为,由宰辅执政,他遵循前代禅让旧例,将皇位让出,受封大国,在晋朝作宾客,所受恩宠超过东汉禅位的山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