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御圣庭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祭天立国,乾朝初兴

王战凝聚九龙镇天鼎后,借助国运修炼实力大增,官员们也在修炼中提升。此时,建立正式运朝、开启全新时代的时机已然成熟。王战决定举行盛大祭天仪式,宣告大乾王朝成立,并借大朝会对国家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尤其是军政与税收方面,力求让百姓安居乐业,增强国运。

在选定的黄道吉日,国都一片庄严肃穆又热闹非凡。祭天场所设于都城南郊的天坛,此处经过数月精心修缮,气势恢宏。天坛四周,旌旗招展,龙纹飞舞,彰显着皇家威严。

天未亮,王战便身着华丽祭服,头戴冕旒,在文武百官簇拥下前往天坛。百姓们夹道而立,怀着敬畏与期待的心情,注视着队伍前行。抵达天坛后,王战拾级而上,每一步都沉稳有力,象征着他对开创大乾王朝坚定的决心。

登上天坛,王战神情庄重,面向苍穹,献上三牲五谷等祭品。随后,他点燃祭香,香烟袅袅升腾,弥漫在天地之间。王战跪地叩拜,高声宣读祭文:“天地诸神在上,今大青王朝覆灭,苍生蒙难方休。吾王战,顺应天命,欲立大乾王朝,以安百姓,以兴万邦。愿诸神庇佑,国运昌盛,万民安康。”

随着王战声音落下,天空中霞光万丈,祥瑞之气汇聚。五彩云朵变幻成巨龙、凤凰之形,仿佛天地也在回应这场祭天盛典。百姓们见状,纷纷跪地叩拜,欢呼声响彻云霄。至此,大乾王朝在祭天仪式中正式宣告成立,开启了这片土地的新纪元。

祭天之后,王战在皇宫大殿召开大朝会。宫殿内金碧辉煌,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等待聆听王战对大乾王朝未来的规划。

王战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坚定地扫视群臣,说道:“今日,大乾王朝初立,百废待兴。吾等需齐心协力,共创盛世。首要之事,乃明确国家体制,军政分开,各司其职。”

王战详细阐述了军政分开的构想:军队负责保家卫国,抵御外敌,由专门的军事将领统领,设立兵部统筹军事事务;而政务则由各级官员负责,专注于民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这一举措旨在避免权力过度集中,提高行政与军事效率,确保国家稳定发展。

接着,王战宣布设立内阁与军机处。“内阁乃国家中枢决策机构,由学识渊博、经验丰富之人组成,负责为朕出谋划策,处理各类政务。军机处则负责军事机密与军令传达,确保军情畅通,军事行动高效。”

内阁成员选拔注重品德、才能与智慧,将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制定国家政策;军机处则挑选忠诚可靠、军事素养高的将领,保障军事指挥系统的顺畅。这两个机构的设立,标志着大乾王朝政治体制的初步完善,为国家有序运转奠定基础。

税收,乃国家经济命脉,关乎百姓生活与国运兴衰。王战深知此理,在大朝会上着重提出税收改制计划。

“税收,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大青王朝时期,赋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今大乾王朝成立,当以民为本,减轻百姓负担,促进经济发展。”王战目光温和却又充满决心。

他提出一系列具体改制措施:简化税收种类,废除大青王朝时期繁杂苛捐杂税,仅保留田赋、商税等主要税种;调整税率,根据百姓收入与产业情况,制定合理税率,对贫困家庭与新兴产业予以适当减免;优化税收征管,杜绝官员贪污腐败,确保税收公平公正。

此外,王战还鼓励百姓开垦荒地,新垦土地在一定期限内减免赋税;对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依据经营规模与行业特点,制定差异化税率,扶持商业发展。这些措施旨在激发百姓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繁荣,进而增强国运。因为在运朝体系中,百姓安居乐业、人口增长、经济繁荣,皆能使国运愈发强大。

土地,是百姓生存之本,也是国运根基。王战深知合理规划土地对国家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性,在税收改制后,紧接着推出土地规划政策。

“土地乃国之根本,关乎百姓生计。大乾王朝当确保土地合理分配,让耕者有其田。”王战向群臣阐述土地规划思路。

对于战乱中荒废的土地,王战下令进行清查登记,然后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同时,国家提供种子、农具与技术支持,帮助农民尽快恢复生产。为防止土地兼并,王战制定严格法律,限制地主豪强大量兼并土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在城市周边与交通要道,规划商业用地与工业用地,鼓励商业与手工业发展。这些区域的土地租赁与开发,由政府统一管理,确保有序进行。通过合理的土地规划,既保障了农民的基本生活,又为商业与工业发展提供空间,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大乾王朝的繁荣奠定基础。

王战明白,强大的国运离不开繁荣的经济。在大朝会上,他提出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涵盖农业、商业、手工业等多个领域。

在农业方面,加大对水利设施的投入,组织百姓兴修水渠、堤坝,确保农田灌溉。设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农民传授先进种植技术与养殖方法,提高农业产量与质量。鼓励农民开展多种经营,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畜牧业、渔业等副业。

商业上,降低商税,消除各地关卡,促进商品流通。在重要城市设立大型集市与贸易中心,吸引各地商人前来交易。加强对商业市场的管理,打击假冒伪劣、哄抬物价等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同时,鼓励商人开展对外贸易,拓展海外市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产品。

手工业领域,扶持传统手工业发展,鼓励工匠创新,提高产品质量与工艺水平。设立手工业作坊,集中生产特色手工艺品,打造大乾王朝的品牌。对有突出贡献的工匠给予奖励与表彰,激发工匠们的积极性与创造力。通过这些政策,大乾王朝的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百姓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国运也随之增强。

一个强大的王朝,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与强大的军事,还需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王战深知文化对凝聚人心、传承国运的重要性,在大朝会之后,大力推动文化建设。

他下令修缮和扩建各地学府,增加教育投入,聘请知名学者任教,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上,除传统的儒家经典外,还增加科技、历史、地理等实用知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新精神,为国家发展培养人才。

同时,王战鼓励文化创作,支持诗词、绘画、戏曲等艺术形式的发展。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诗词大赛、画展、戏曲汇演等,丰富百姓精神生活。设立文化奖项,对优秀的文化作品与创作者予以奖励,激发文化创作热情。通过这些举措,大乾王朝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百姓对国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断增强,国运在文化的滋养下愈发稳固。

大乾王朝初立,在致力于国内发展的同时,外交布局也至关重要。王战深知,良好的外交关系能为国家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提升国家影响力。

他派遣使者前往周边各国,携带国书与珍贵礼品,向各国君主表明大乾王朝愿与各国友好相处、互通有无的诚意。在外交政策上,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原则,尊重各国主权与文化。

对于与大乾王朝接壤且关系友好的国家,王战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促进双方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与一些实力相当的国家,通过签订盟约,加强政治、军事交流,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对于一些弱小国家,大乾王朝则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树立大国形象。通过积极的外交布局,大乾王朝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崭露头角,赢得了各国的尊重与认可,为国运的提升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大乾王朝各项政策的推行,国家面貌焕然一新。百姓们在税收改制、土地规划、经济发展等政策的惠及下,生活日益富足,对王战和大乾王朝的拥护之情愈发深厚。

田野里,农作物茁壮成长,丰收在望;城镇中,商业繁荣,店铺林立;学府内,书声琅琅,人才辈出。百姓们安居乐业,人口数量逐渐增加,社会秩序井然。这种繁荣稳定的局面,使得大乾王朝的国运日益强盛。

九龙镇天鼎作为国运象征,光芒愈发璀璨。国运的增强,又反哺于王战与官员们的修炼,使其实力不断提升。在王战的领导下,大乾王朝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衍武大陆上绽放出耀眼光芒。而王战将继续秉持为百姓谋福祉的初心,引领大乾王朝在繁荣昌盛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为保障大乾王朝各项政策的顺利实施,确保官员廉洁奉公、政务公正透明,王战着手建立一套完善的监察体系。

他设立都察院,作为全国最高监察机构,直属皇帝管辖。都察院下设多个监察御史,分赴各地,对各级官员进行监督。监察御史职责广泛,包括审查官员政绩、弹劾贪污腐败、纠正冤假错案等。

都察院定期对官员进行考核,从政务处理、廉洁自律、为民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对于政绩突出、廉洁奉公的官员,予以表彰和晋升;对贪污腐败、失职渎职的官员,严惩不贷。同时,都察院鼓励百姓检举揭发官员不法行为,设立专门渠道接收百姓举报,保护举报人权益。

此外,王战还建立了一套内部监督机制,让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在各级政府机构中,设立监察岗位,负责对本部门官员日常工作进行监督。通过这种内外结合的监察体系,大乾王朝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确保国家机器公正、高效运转,为国家繁荣和百姓福祉提供坚实保障。

大乾王朝的繁荣与长治久安,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的传承与接力。王战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文化建设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传承教育。

除了在学府加强教育外,王战还鼓励家族传承文化与技艺。他倡导每个家族建立家族学堂,教授家族子弟文化知识、传统技艺以及家族精神。家族学堂不仅是知识传承的场所,更是培养家族荣誉感与责任感的摇篮。

在朝廷层面,设立专门的传承机构,收集、整理和传承国家的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珍贵资料。选拔优秀人才进入传承机构,进行深入研究与学习,确保这些宝贵财富不被遗忘。同时,传承机构还负责编写教材,将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历史经验等融入其中,传授给新一代。

王战时常强调传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我们的历史、文化与技艺,是大乾王朝的根基。只有将这些传承下去,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有担当、有智慧的栋梁之才,我们的国家才能永远繁荣昌盛。”通过传承教育,大乾王朝为未来发展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让国运在传承中不断延续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