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王府欺凌
自从新婚之夜遭受楚逸尘的误会与囚禁后,苏瑶便在王府后院的偏僻角落开始了她噩梦般的生活。这座后院仿佛是被王府遗忘的角落,杂草丛生,破败不堪,与前院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苏瑶居住的屋子,墙壁剥落,窗户纸破了好几个洞,每逢刮风下雨,屋内便一片狼藉。而她的吃穿用度,更是连普通丫鬟都不如。每日送来的饭菜,皆是残羹剩饭,散发着一股酸腐的气味,里面偶尔能看到几根发黄的青菜和硬得像石头一样的米饭。苏瑶第一次看到这样的饭菜时,心中一阵恶心,但饥饿感还是迫使她勉强吃了几口。
至于穿着,她身上那件原本华丽的嫁衣早已被收走,如今只能穿着一件洗得发白、补丁摞补丁的旧布裙。布料粗糙,摩擦着皮肤,让她浑身不自在。鞋子也磨破了底,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石子硌脚。
然而,这些还只是苏瑶苦难的开始。王府的下人们见她失宠,纷纷对她肆意欺凌。他们将各种粗活累活都推给苏瑶,从打扫整个后院的卫生,到清洗王府众人的衣物,再到去厨房帮忙劈柴烧火,苏瑶每天从早到晚都忙得脚不沾地。
一日清晨,天还未亮透,苏瑶便被一阵粗暴的敲门声惊醒。“苏瑶,还不起床干活!”门外传来一个丫鬟尖锐的声音。苏瑶疲惫地从那张破旧不堪的床上爬起来,简单整理了一下衣衫,便打开了门。
“去,把前院的水缸都挑满水,要是耽误了府里用,有你好看的!”丫鬟将两只沉重的水桶扔到苏瑶脚下,一脸不屑地说道。
苏瑶咬了咬牙,没有说话,默默地挑起水桶,朝着水井走去。水井离后院有一段距离,苏瑶瘦弱的身躯在沉重的水桶压迫下,显得更加单薄。她一步一步艰难地走着,每走几步,都要停下来喘口气。
好不容易将水缸挑满,苏瑶刚想坐下休息一会儿,又有一个小厮走过来,将一筐脏衣服扔到她面前:“苏瑶,把这些衣服都洗了,下午之前必须洗完,否则别想吃饭!”
苏瑶看着那堆积如山的脏衣服,心中一阵绝望。但她知道,自己不能反抗,否则只会换来更残酷的对待。她默默地拿起洗衣盆,走到河边,开始用力地搓洗着衣服。冰冷的河水刺痛了她的双手,不一会儿,双手便冻得通红,手指也变得僵硬。
然而,即便苏瑶如此努力地干活,下人们对她的欺凌也没有丝毫减少。他们时常故意刁难她,将刚打扫好的院子弄脏,或是在她洗好的衣服上再踩上几脚。面对这些,苏瑶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委屈,但她始终强忍着,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总有一天,她会让楚逸尘听她解释,还自己一个清白。
在这艰难的日子里,苏瑶也试图寻找机会让楚逸尘听她解释。她留意着楚逸尘的行踪,希望能在路上碰到他,哪怕只有短短几句话的时间。
有一次,苏瑶听说楚逸尘要去花园散步。她早早地便守在花园的必经之路上,心中既紧张又期待。终于,楚逸尘的身影出现了。苏瑶鼓起勇气,上前拦住他,说道:“王爷,求您听瑶儿解释,瑶儿真的没有陷害吟霜姑娘。”
楚逸尘看到苏瑶,脸色瞬间变得冰冷。他冷冷地说道:“苏瑶,你还敢狡辩!证据确凿,你休要再白费口舌。”说罢,他便绕过苏瑶,头也不回地走了。
苏瑶望着楚逸尘离去的背影,泪水再次夺眶而出。但她没有放弃,她知道,要想让楚逸尘相信她,就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瑶在王府后院的生活愈发艰难。但她的意志却在这无尽的苦难中变得更加坚定。她一边努力应对着下人们的欺凌,一边继续寻找着为自己洗清冤屈的机会。
在洗衣做饭、打扫庭院的间隙,苏瑶开始留意王府中的每一个角落,试图从中找到一些与吟霜事件有关的线索。她发现,吟霜所住的院子虽然现在无人居住,但偶尔还是会有一些下人去打扫。于是,她趁人不注意,偷偷溜进了吟霜的院子。
院子里弥漫着一股冷清的气息,花草无人打理,已经有些枯萎。苏瑶小心翼翼地走进吟霜的房间,房间里的布置简单而整洁,但却落满了灰尘。她开始在房间里四处寻找,希望能找到一些能证明自己清白的东西。
就在她翻找书桌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苏瑶心中一惊,连忙躲到了床底下。透过床板的缝隙,她看到两个丫鬟走了进来。
“这吟霜姑娘也真是可怜,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重病不起了呢。”一个丫鬟说道。
“哼,谁知道呢。不过,听说世子爷认定是苏瑶世子妃害了她,把世子妃关在后院,受尽了苦头。”另一个丫鬟回应道。
“我看啊,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吟霜姑娘平日里虽然与世无争,但也难免会得罪一些人。说不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苏瑶世子妃呢。”第一个丫鬟压低声音说道。
苏瑶心中一动,看来并非所有人都认为是她害了吟霜。她竖起耳朵,希望能听到更多有用的信息。
“你可别乱说,这话要是传到世子爷耳朵里,我们可吃罪不起。不过,我倒是听说,吟霜姑娘出事前,好像和王府里的某个主子走得很近。”第二个丫鬟神秘兮兮地说道。
“和哪个主子?你知道吗?”第一个丫鬟好奇地问道。
“我也不太清楚,只是隐隐约约听到一些风声。好像是个女主子,而且身份还不低呢。”第二个丫鬟卖起了关子。
苏瑶心中疑惑更甚,她想知道这个与吟霜走得很近的女主子到底是谁。但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呼喊声,两个丫鬟匆匆离开了房间。
苏瑶从床底下爬出来,心中思绪万千。看来,吟霜的事情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她决定继续调查下去,一定要找出真正的凶手,还自己一个清白。
离开吟霜的院子后,苏瑶回到了自己的小院。她开始在脑海中仔细梳理从两个丫鬟那里听到的信息。她觉得,这个与吟霜走得很近且身份不低的女主子,很可能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经过一番思考,苏瑶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王府中的几位侧妃。在王府中,除了她这个世子妃,还有几位侧妃。她们平日里争风吃醋,勾心斗角,说不定有人为了争宠,陷害吟霜,然后嫁祸给她。
于是,苏瑶开始留意几位侧妃的一举一动。她发现,其中一位名叫柳如烟的侧妃,行为举止有些异常。柳如烟平日里总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喜欢在楚逸尘面前卖弄风情。而且,苏瑶好几次看到柳如烟在花园中与一些神秘人交谈,每当有人靠近,他们便立刻停止交谈,神色慌张。
苏瑶心中对柳如烟的怀疑愈发强烈,但她知道,仅凭这些还不足以证明柳如烟就是幕后黑手。她需要更多的证据。
为了收集证据,苏瑶开始更加小心翼翼地跟踪柳如烟。一日,她看到柳如烟带着丫鬟出门,便悄悄地跟在后面。柳如烟一行来到了京城的一家偏僻的药铺。苏瑶躲在药铺外,透过窗户观察着里面的动静。
只见柳如烟与药铺老板低声交谈着什么,药铺老板不时地点头,然后从柜台下面拿出一个小瓶子,递给柳如烟。柳如烟付了钱,将小瓶子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便带着丫鬟离开了。
苏瑶心中好奇,这个小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与吟霜的病是否有关?她决定等柳如烟离开后,进去向药铺老板打听情况。
苏瑶走进药铺,药铺老板看到她,微微一愣,问道:“姑娘,你要点什么药?”
苏瑶犹豫了一下,说道:“老板,刚刚那位姑娘来买的是什么药?我看她神色慌张,好像是什么很重要的药。”
药铺老板警惕地看了苏瑶一眼,说道:“姑娘,这是客人的隐私,我不能随便透露。”
苏瑶心中明白,药铺老板不会轻易开口。她从身上拿出一锭银子,递给药铺老板,说道:“老板,我真的有急事,您就告诉我吧。这锭银子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药铺老板看到银子,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最终,他还是接过了银子,低声说道:“刚刚那位姑娘买的是一种名叫‘迷心散’的药。这种药无色无味,混入食物中,吃了之后会让人精神恍惚,长期服用,甚至会危及生命。”
苏瑶心中大惊,“迷心散”?难道吟霜的重病与这种药有关?她谢过药铺老板,匆匆离开了药铺。
回到王府后,苏瑶心中既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她似乎找到了一些关键线索;担忧的是,仅凭一个药铺老板的话,还不足以证明柳如烟就是陷害吟霜的凶手。而且,柳如烟在王府中也有一定的势力,她必须小心行事,否则很可能会打草惊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瑶继续寻找证据。她发现,柳如烟经常与王府中的一位幕僚来往密切。这位幕僚名叫张远,平日里为楚逸尘出谋划策,深得楚逸尘的信任。苏瑶心中怀疑,张远是否也参与了柳如烟的阴谋?
为了弄清楚张远与柳如烟的关系,苏瑶决定冒险去张远的住处查看。一天夜里,苏瑶趁着月色,偷偷来到了张远居住的院子。院子里静悄悄的,张远的房间里还亮着灯。
苏瑶小心翼翼地靠近窗户,透过窗户纸的缝隙,她看到张远和柳如烟正坐在桌前,低声交谈着什么。由于声音太小,她听不太清楚。但她看到柳如烟从怀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张远,张远接过信封,打开看了看,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苏瑶心中一动,这个信封里装的是什么?难道是他们陷害自己的证据?就在她想再凑近一些听清楚他们谈话内容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窗户下的一盆花,花盆发出了轻微的响声。
张远和柳如烟听到声音,脸色大变。张远立刻起身,打开门,走了出来。苏瑶心中惊慌,她连忙躲到一旁的假山后面。
张远在院子里四处查看了一番,没有发现异常,便又回到了房间。苏瑶心中明白,自己已经引起了他们的警惕。她决定暂时先离开,再想其他办法。
回到小院后,苏瑶心中十分懊恼。她知道,这次行动失败,很可能会让柳如烟和张远更加小心谨慎。但她没有放弃,她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确凿的证据,揭露柳如烟的阴谋,让楚逸尘相信她的清白。
然而,苏瑶不知道的是,柳如烟和张远已经察觉到有人在暗中调查他们。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苏瑶这个威胁。
一日,苏瑶像往常一样去厨房帮忙干活。当她走进厨房时,发现平日里对她态度恶劣的几个下人,今天却格外热情。苏瑶心中警惕,不知道他们又在打什么主意。
“苏瑶,你来了。今天厨房做了一道新菜,你快来尝尝。”一个丫鬟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走到苏瑶面前,笑着说道。
苏瑶看着那碗汤,心中犹豫了一下。她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还没等她反应过来,那个丫鬟便强行将汤灌进了她的嘴里。
苏瑶只觉得一股苦涩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她想要吐出来,但已经来不及了。很快,她便感到头晕目眩,身体发软,倒在了地上。
“哼,让你多管闲事!这就是你的下场!”丫鬟看着倒地的苏瑶,恶狠狠地说道。
原来,柳如烟和张远指使这些下人在汤里下了药,想要除掉苏瑶。他们以为,苏瑶喝了这碗药,必死无疑。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想让苏瑶就此倒下。就在苏瑶昏迷不醒的时候,小红恰好来到厨房找她。小红看到苏瑶倒在地上,心中大惊。她连忙将苏瑶扶起来,发现苏瑶气息微弱,但还有一丝生机。
小红顾不上多想,她背起苏瑶,朝着自己的房间跑去。回到房间后,小红赶紧找来了王府中的一位老嬷嬷。老嬷嬷懂一些医术,她看了看苏瑶的情况,说道:“这是中了一种迷药,还好发现得及时,要是再晚一会儿,恐怕就没救了。”
老嬷嬷赶紧去熬了一碗解药,给苏瑶喂了下去。经过一番折腾,苏瑶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
“小红,我这是怎么了?”苏瑶虚弱地问道。
小红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苏瑶。苏瑶心中愤怒不已,她没想到柳如烟和张远竟然如此狠毒,想要置她于死地。
“小红,谢谢你救了我。我不会就这么算了的,我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苏瑶咬着牙说道。
经过这次事件,苏瑶更加清楚自己面临的危险。但她也明白,只有尽快找到证据,揭露柳如烟的阴谋,才能真正摆脱困境。
在小红的悉心照料下,苏瑶的身体逐渐恢复。她开始重新谋划如何寻找证据。她知道,柳如烟和张远肯定会更加警惕,再想接近他们获取证据,难度会更大。
于是,苏瑶决定从其他方面入手。她想起之前在吟霜院子里听到两个丫鬟说,吟霜出事前好像和王府里的某个主子走得很近,而这个主子很可能就是柳如烟。但她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苏瑶开始回忆自己在王府中的点点滴滴,试图从中找到一些被她忽略的细节。突然,她想起新婚之夜楚逸尘指责她时说的话,楚逸尘说在吟霜的房间里发现了绣有她名字的手帕。当时她只觉得是有人故意陷害她,但现在想来,这块手帕或许也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苏瑶决定再次调查这块手帕的来历。她想起之前打听到这块手帕是在京城的“锦绣阁”绣坊定制的,但当时并没有找到更多有用的信息。这次,她决定从绣坊的伙计入手,看看能不能问出一些新的线索。
苏瑶找到小红,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小红听后,说道:“世子妃,这太危险了。柳如烟和张远肯定在盯着您,您要是再出去,恐怕又会有危险。”
苏瑶坚定地说道:“小红,我不怕。我不能一直这样被他们欺负,我一定要找到证据,还自己一个清白。”
小红看到苏瑶坚定的眼神,知道劝不住她。她说道:“世子妃,那我陪您一起去。我们小心一点,应该不会被发现。”
于是,苏瑶和小红趁着夜色,偷偷溜出了王府,来到了“锦绣阁”绣坊。
此时,绣坊已经关门。苏瑶和小红绕到后门,轻轻敲了敲门。过了一会儿,门缓缓打开,一个伙计探出头来。看到是苏瑶和小红,伙计皱了皱眉头,说道:“你们怎么又来了?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苏瑶连忙说道:“小哥,我们想再向您打听一些关于那块手帕的事。上次您说定制手帕的是个戴面纱的女子,您再仔细想想,她还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伙计犹豫了一下,说道:“姑娘,我能说的上次都已经说了。你们还是走吧。”
苏瑶从身上拿出一些银子,递给伙计,说道:“小哥,您就再想想吧。这些银子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伙计看到银子,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最终,他接过银子,说道:“好吧,看在银子的份上,我再想想。对了,我记得那个女子来定制手帕的时候,手上戴着一个玉镯,玉镯上刻着一朵兰花。这个玉镯很特别,我当时还多看了几眼。”
苏瑶心中一喜,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她问道:“小哥,您确定吗?那个玉镯上真的刻着一朵兰花?”
伙计点了点头,说道:“我确定。当时她伸手拿帕子的时候,我看到的。那玉镯质地温润,一看就价值不菲。”
苏瑶谢过伙计,和小红离开了绣坊。在回王府的路上,苏瑶心中思索着,这个戴着刻有兰花玉镯的女子,会不会就是柳如烟?她决定回王府后,仔细观察柳如烟,看看她是否有这样一个玉镯。
回到王府后,苏瑶开始留意柳如烟的一举一动。终于,在一次王府的宴会上,苏瑶看到了柳如烟手上戴着的玉镯。那玉镯质地温润,在灯光的照耀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玉镯上刻着一朵栩栩如生的兰花。
苏瑶心中大喜,她终于找到了一个关键证据。她知道,仅凭这个玉镯,虽然还不能完全证明柳如烟就是陷害吟霜的凶手,但已经可以让楚逸尘对柳如烟产生怀疑。
苏瑶决定找个机会,将这个证据呈现在楚逸尘面前。然而,就在她准备行动的时候,柳如烟似乎察觉到了苏瑶的意图。她决定再次对苏瑶下手,这一次,她要确保苏瑶再也没有机会翻身……
柳如烟暗中观察着苏瑶的一举一动,发现苏瑶最近总是在她身边有意无意地出现,心中顿时警惕起来。她猜测,苏瑶可能已经掌握了一些对她不利的证据。于是,她决定先下手为强,再次设计陷害苏瑶。
柳如烟唤来心腹丫鬟碧儿,两人在房中密谋。柳如烟眼神阴鸷,低声说道:“碧儿,那苏瑶最近鬼鬼祟祟,想必是察觉到了什么。绝不能让她坏了我的好事,你去办一件事。”
碧儿赶忙凑上前,恭敬道:“娘娘请吩咐,奴婢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柳如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你去把我前些日子准备的那包毒药找出来,再寻个机会,趁苏瑶在厨房帮忙时,将毒药掺入她负责做的点心里。”
碧儿面露惧色,“娘娘,这……若是被发现,可如何是好?”
柳如烟眼神一厉,“蠢货!只要做得干净,怎么会被发现?到时候,点心被送去前院,若有人吃了出事,所有人都会认定是苏瑶心怀不轨,意图谋害王府众人。她插翅也难飞!”
碧儿不敢再多言,忙点头应下,匆匆去找毒药。
与此同时,苏瑶这边也在为揭露柳如烟的阴谋做最后的准备。她深知,仅凭玉镯这一线索还不足以让楚逸尘完全信服,必须再找到其他有力证据。她和小红商议后,决定从柳如烟与张远的往来信件入手。
苏瑶通过观察发现,柳如烟每隔几日便会派碧儿去张远的住处送一封信。她猜测,这些信件里或许藏着关键信息。于是,她和小红在碧儿去送信的必经之路上设伏。
一日午后,碧儿像往常一样,怀揣信件匆匆走过。苏瑶和小红看准时机,从一旁的花丛中跳出,将碧儿拖进了旁边的杂物间。
碧儿吓得脸色苍白,刚要呼喊,小红眼疾手快,捂住了她的嘴。苏瑶低声威胁道:“碧儿,不想死就别出声!我们只要你身上的信件,你若配合,我可以饶你一命。”
碧儿惊恐地点点头,小红这才松开手。苏瑶从碧儿身上搜出信件,打开一看,心中大喜。信中果然记录了柳如烟与张远陷害吟霜、嫁祸苏瑶的详细计划,包括如何在吟霜的房间放置绣有苏瑶名字的手帕,以及如何买通药铺老板提供“迷心散”等细节。
苏瑶将信件收好,对碧儿说道:“碧儿,你也是被柳如烟胁迫的吧。只要你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指证她,我可以在王爷面前为你求情。否则,你便是帮凶,王爷定不会轻饶。”
碧儿犹豫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她深知柳如烟心狠手辣,若事情败露,自己也难逃一死,倒不如与苏瑶合作,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苏瑶和小红放走碧儿后,正准备去找楚逸尘揭露柳如烟的阴谋,却突然听到前院传来一阵喧闹声。两人心中一惊,赶忙前去查看。
只见前院一片混乱,下人们神色慌张地来回奔走。苏瑶拉住一个丫鬟询问,丫鬟哭哭啼啼地说道:“世子妃,不好了,前院几位主子吃了厨房送来的点心后,都腹痛难忍,像是中了毒!王爷大发雷霆,正在查是谁做的点心呢。”
苏瑶心中暗叫不好,她立刻意识到这是柳如烟的阴谋。她匆忙赶到事发地点,只见楚逸尘面色阴沉地站在那里,几位侧妃和公子小姐们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着。
楚逸尘看到苏瑶,眼中闪过一丝愤怒,“苏瑶,又是你!王府中接二连三地出事,每次都与你有关,你还有何话说?”
苏瑶心中焦急,她知道此时若不赶紧解释,自己恐怕再难翻身。“王爷,这是柳如烟的阴谋!她想陷害我,我有证据!”
楚逸尘冷哼一声,“证据?每次你都有借口。来人,先将苏瑶关入柴房,等查明真相,再做定夺!”
苏瑶还想再说什么,却被侍卫强行带走。小红心急如焚,却又无能为力。
被关入柴房的苏瑶心急如焚,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若不能尽快让楚逸尘看到信件,等柳如烟销毁其他证据,自己必将万劫不复。
柴房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苏瑶坐在角落里,绞尽脑汁地想着脱身之计。突然,她灵机一动,想起了碧儿。碧儿作为柳如烟的心腹丫鬟,或许知道柳如烟的下一步计划,也有可能帮她把信件送到楚逸尘手中。
于是,苏瑶趁着柴房看守不注意,悄悄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明了事情的真相以及希望碧儿将信件交给楚逸尘,并从门缝里扔了出去,希望有下人能捡到并交给碧儿。
另一边,柳如烟得知苏瑶被关入柴房,心中暗自得意。她以为这次苏瑶必死无疑,便开始着手销毁与张远往来的其他信件,企图毁灭证据。
然而,碧儿捡到了苏瑶的纸条。她经过一番内心挣扎,最终决定按照苏瑶说的做。她深知,若不这么做,一旦苏瑶说出自己参与陷害的事,自己也没有好下场。
碧儿趁柳如烟不备,偷走了信件,偷偷溜出房间,去找楚逸尘。此时,楚逸尘正在书房里,为前院众人中毒之事烦恼不已。
碧儿战战兢兢地走进书房,跪地说道:“王爷,奴婢有重要事情禀告。”
楚逸尘抬起头,看到是柳如烟的心腹丫鬟,心中疑惑,“碧儿?你有何事?”
碧儿将信件呈上,并将柳如烟如何设计陷害苏瑶、如何指使自己下毒等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楚逸尘越听脸色越阴沉,看完信件后,更是怒不可遏。
“好一个柳如烟,竟敢如此大胆,在本王眼皮子底下玩弄阴谋!”楚逸尘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来人,随本王去柳如烟住处!”
楚逸尘带着侍卫怒气冲冲地赶到柳如烟的院子。柳如烟看到楚逸尘前来,心中一慌,但仍强装镇定地行礼,“王爷,您怎么来了?”
楚逸尘冷冷地看着她,“柳如烟,你做的好事!还不速速认罪!”说罢,将信件扔到她面前。
柳如烟看到信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知道事情败露,扑通一声跪地,哭喊道:“王爷,奴婢也是一时糊涂,求王爷饶命啊!”
楚逸尘怒目而视,“你心肠如此歹毒,陷害吟霜,又屡次加害苏瑶,本王如何能饶你!来人,将柳如烟打入冷宫,听候发落!”
解决完柳如烟后,楚逸尘想起了还被关在柴房的苏瑶。他心中满是愧疚,立刻赶到柴房,亲自打开门。
苏瑶看到楚逸尘,心中五味杂陈。楚逸尘看着苏瑶,眼中满是歉意,“瑶儿,是本王误会你了,让你受委屈了。”
苏瑶看着楚逸尘,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这一段时间以来的委屈、痛苦和艰辛,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泪水。楚逸尘走上前,将苏瑶轻轻拥入怀中,“瑶儿,对不起,本王以后定不会再让你受到任何伤害。”
经过这场风波,苏瑶终于洗清了冤屈。她和楚逸尘之间的误会也随之解开,感情逐渐升温。然而,王府中的平静并未持续太久,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