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 。春江水暖
沐王府自老王爷沐天波在咒水之难遇害后,便一蹶不振。四大家将中,刘家就剩刘一舟这根独苗;白家的白寒松、白寒枫兄弟随柳大洪去了拜见朱五太子;苏家的苏冈也一同前往;方家更是只剩下她一个女子。偌大沐王府,如今能主事的竟只有年近五旬的吴立身一人。
“至少...“方怡深吸一口气,“我们得守住这份基业,等小国公回来。“
穿过几进院落,方怡来到祠堂外。透过半开的门缝,她看见小郡主沐剑屏跪在祖宗牌位前,纤细的背影挺得笔直。十岁的沐剑屏穿着素白襦裙,乌黑的长发只用一根银簪挽起,朴素得不像个郡主。
“列祖列宗在上,保佑兄长平安归来...“沐剑屏的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
方怡没有进去打扰。这个小郡主虽然年纪最小,却比任何人都清楚沐王府如今的处境。她每天都会来祠堂上香,既是为远行的兄长祈福,也是在守护着沐王府最后的一点尊严。
“方姑娘。“
方怡回头,看见沐剑屏的贴身仆妇马氏站在廊下。这位沐王府的三代老人已年近六旬,鬓角全白,但腰板依然挺直如松。她手里握着双刀,眉头紧锁。
“马大妈,出什么事了?“方怡立刻察觉到了异样。
马大妈环顾四周,压低声音:“刚收到飞鸽传书,小国公他们暂时没事,但很多兄弟都被吴狗杀害了。这次我们损失惨重,柳师傅让我等加强戒备。“
方怡心头一痛,“那师傅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还不清楚。“马氏摇摇头,“如今又正值虚弱之时...从今晚起,你和小郡主搬到内院住,让敖兄弟和一舟守在前院。”
夕阳完全沉了下去,沐王别院的屋檐投下长长的阴影。
“我去准备一下。“方怡握紧了腰间的剑柄。无论如何,她都会守住沐王府,直到最后一刻。
夜色渐浓,大府内的灯笼一盏盏亮起,在秋风中微微摇晃,像是随时可能熄灭的星火。
方怡回到自己房中,迅速收拾了几件换洗衣物和贴身兵器。她取出一把精致的匕首——这是父亲生前留给她的唯一遗物,刀鞘上刻着“忠义“二字。
指腹轻轻摩挲着刀鞘,方怡想起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怡儿,沐王府对我们方家恩重如山,你定要护好小郡主......“
昆明城西的废弃宅院外,夜风微凉,树影婆娑。院内,几盏幽暗的灯笼摇曳着昏黄的光,映照出厅堂内几道肃杀的身影。
“夫人,吴三桂已经上钩了。“一个阴冷的男声说道。
“很好。“一个柔媚的女声轻笑,“十日后,沐王府必灭。“只见一名身着黛色衣裙的绝美女子正慵懒地倚在椅上,正是苏荃!
纤纤玉指轻轻拨弄着一串碧玉念珠。她红唇微勾,眸中带着几分慵懒,却又暗藏锋芒。黛色衣裙勾勒出曼妙身姿,腰间悬着一枚鎏金令牌,上刻“神龙“二字。
她身边站着数名神龙教高手,个个气息阴沉,显然都是江湖上罕见的狠角色。
“夫人。“说话的是一名身材瘦削、面容阴鸷的中年男子,正是神龙教青龙使许雪亭。他双手拢在袖中,声音沙哑,“他答应配合我们剿灭沐王府余孽,条件是……要活捉沐剑声。“
苏荃轻笑一声,团扇轻摇:“吴三桂倒是打得好算盘,想拿沐剑声的人头去清廷邀功?“
“不止。“许雪亭低声道,“他还想借机试探我们神龙教的实力。“
苏荃眼中闪过一丝讥讽:“老狐狸。“她微微侧首,看向身旁另一人,“无根道长,你怎么看?“
站在阴影中的是一名身穿道袍、面容枯瘦的老者,正是神龙教五龙使之一的“无根道人“。他阴测测一笑:“夫人,吴三桂此人心狠手辣,不可尽信。不过……既然他愿意替我们打头阵,何不坐享其成?“
苏荃微微颔首,目光又转向另一侧:“陆高轩,你那边安排得如何?“
一名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恭敬拱手:“回夫人,属下已在吴三桂王府内安插了眼线,只要吴三桂的人马一动,我们便可趁乱取利。“
苏荃满意地点头,随即又看向角落里一个始终沉默的瘦子。此人身材奇高,脸上皮包骨头,双目深陷,如僵尸一般,长发垂肩,头顶一个钢箍束住长发,身上穿一件布袍,宽宽荡荡,便如是挂在衣架上一般。:“胖头陀,你们呢?“
正是神龙教中凶名赫赫的双人组之一。他嗓音嘶哑:“夫人放心,属下已调集了三十名教中精锐,只待您一声令下。“
“恩。”苏荃红唇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狠辣:“四十二章经。“
神龙教,本是辽东蛇岛上的邪教,教主洪安通武功盖世,野心勃勃,多年来一直暗中布局,意图染指中原。而苏荃作为教主夫人,手段狠辣,智计百出,深得洪安通信任。
此次她亲自南下云南,目的有三:
1.**借刀杀人**——利用吴三桂剿灭沐王府,削弱反清势力,完成与鳌拜的协议。
2.**夺取《四十二章经》**——平西王府中藏有一部《四十二章经》,其中涉及大清龙脉的秘密,神龙教志在必得。
3.**培植势力**——苏荃野心极大,早已不满洪安通的强娶占有,独断专行,此次南下,她暗中拉拢教中高手,为日后夺权做准备。
**紫禁城,鳌拜府邸。**
夜色沉沉,府内灯火通明。鳌拜端坐于太师椅上,虎目微眯,手中把玩着一本泛黄的秘籍,封面上赫然写着《易筋经》三个古朴大字。
“好!少林寺的镇寺之宝,终究还是落到了本官手里!”鳌拜咧嘴一笑,眼中闪过贪婪之色。
堂下,一名身着铁甲的亲信大将单膝跪地,恭敬道:“大人,属下不仅带回了《易筋经》,还有《洗髓经》和《金刚不坏神功》,少林寺那群秃驴虽有不甘,但在朝廷威压之下,终究不敢违抗!”
鳌拜满意地点头,翻动书页,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武学奥义。自从这个世界从低武晋升为中武后,他敏锐地察觉到,武学的上限被拔高了。以往难以练成的绝世武功,如今竟有了突破的可能!
他本就是数百年来难得一见的天赋异稟,力过千斤,在外功上己是巅峰造极,十三太保金钟罩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如今一直苦苦追寻由外转内的契机。这本少林寺的金刚不坏神功便是最好的选择。
“南少林那边呢?”鳌拜忽然抬头,眼中寒光一闪。
那亲信大将面露难色,低声道:“回大人,南少林方丈天虹……不肯交。”
“哦?”鳌拜眉头一皱,手指微微用力,书页竟被捏出裂痕,“他敢抗旨?”
“天虹那老和尚说,南少林自古相传的《葵花宝典》早已失传,寺中并无此书。属下再三逼问,他仍咬死不认。”
“呵……”鳌拜冷笑一声,缓缓站起身,魁梧的身躯在烛光下投下巨大的阴影,“区区一个南少林,也敢跟本官玩花样?”
他踱步至窗前,目光阴沉地望向南方,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直抵那座百年古刹。
葵花者,向阳也,想来这也是本至刚至阳的神功,他又豈能放过。
“传令下去。”鳌拜的声音冰冷彻骨,“若南少林再不识抬举,就一把火烧了它!本官倒要看看,是他们的骨头硬,还是本官的刀快!”
就在此时,鳌拜忽然眉头一皱,似有所感。他猛地抬头望向上方,眼中闪过一丝惊疑。
“奇怪……“他低声自语,“这几日,天地间的‘气’似乎又变了。“
沙尔虎达一愣:“大人的意思是?“
鳌拜没有回答,只是握了握拳,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内力。竟如江河奔流,毫无阻碍!
“难道……“他眼中精光暴涨,“传说中的‘天地元气复苏’竟是真的?“
若真如此,那《葵花宝典》的价值,将远超他的想象!
南少林,藏经阁。
天虹方丈盘坐于蒲团之上,手中佛珠缓缓转动,眉头深锁。
“方丈,鳌拜的人已经盯上了我们,若不交出《葵花宝典》,恐怕……”一名中年武僧忧心忡忡道。
天虹长叹一声:“《葵花宝典》乃我寺禁忌,百年前便已封存,若落入鳌拜之手,江湖必将再起腥风血雨。”
“可若不交,朝廷大军压境,南少林数百年基业,恐怕……”
天虹沉默良久,忽地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乍现:“传令下去,寺中弟子即刻疏散,藏经阁内重要典籍全部转移。”
“方丈,您这是……”
“鳌拜若真要烧寺,便让他烧。”天虹缓缓起身,苍老的面容上浮现出一丝决然,“但《葵花宝典》的秘密,绝不能落在奸人手中!”他沉默片刻忽然问道,“大痴师弟,你可察觉……这几日练功时,内力运转比以往顺畅许多?“
大痴一怔,随即点头:“不错!贫僧还以为是心境突破所致。“
天虹目光深邃:“恐怕没那么简单……“他转身走向藏经阁最深处,在一幅达摩祖师画像前停下,指尖轻触达摩祖师画像,画像竟如水波般荡漾开来,露出后方暗格。暗格中静静躺着一方紫檀木匣,匣上刻着“葵花宝典“四字。
“方丈!这...“大痴震惊地看着从未见过的秘匣。
天虹神色凝重:“百年前,魔教长老韦一笑盗走半部《葵花宝典》,我寺仅存这半部残篇。“他指尖刚触及木匣,忽觉一股灼热真气自匣中传来,惊得后退半步。
“怎会如此?“大痴骇然,“往日这秘匣从未...“
话音未落,整座藏经阁突然微微震颤!经架上的典籍哗哗作响,佛前长明灯剧烈摇晃。天虹猛然抬头,只见窗外夜空竟泛起诡异的紫光。
“天地元气暴动!“天虹失声惊呼,“快!立即转移经书!“
这一夜,不仅鳌拜和南少林有所察觉——
武当山上,闭关多年的云雁道长猛然睁眼,腰中真武剑无风自鸣;
白发飘然,双目如电。他面前的真武剑剧烈震颤,剑鞘与剑身碰撞发出清越龙吟。
“剑气通灵...“老道长枯瘦的手指轻抚剑身,眼中精光暴涨,“三百年了,自三丰祖师仙逝后,真武剑再未如此雀跃。“
他忽然起身,宽大道袍无风自动。石室厚重的石门竟被无形气劲推开,门外守候的弟子们骇然失色。
“师尊!您出关了?“
云雁道长仰望夜空,但见星移斗转,紫微星光芒大盛。
“传令下去。“老道长声音如黄钟大吕,“武当真传即刻回山,重练真武七截阵“
华山之巅,袁承志抚摸着金蛇长剑,眼中剑意凛然;金蛇剑映着月光泛起妖异光芒。他眉头紧锁,感受着体内奔腾如江河的内力。
“不对劲...“
忽然,身后传来沙沙脚步声。
“袁大哥,你也感觉到了?“温青青一袭绿裙,俏脸上满是惊疑,“我的金蛇游身掌,威力突然暴涨了三成不止。“
袁承志凝重地点头:“不止我们。“他指向远处云海,“你看。“
只见夜暮云海翻腾间,竟隐约有龙形气劲游走!
“这是...天地元气?“温青青掩口惊呼。
袁承志握紧金蛇剑:“通知七省武林盟,恐怕江湖要大乱了。“
监正汤若望手中的星盘突然炸裂,碎片划破了他的官袍。这位西洋传教士惊恐地望着天象仪上疯狂转动的铜球:“上帝啊...东方星宿全部错位了!“
康熙帝深夜被惊醒,披衣来到观星台。只见北斗七星竟比平日明亮数倍,天狼星泛着血红光芒。
“陛下。“汤若望声音发颤,“臣观测到天地间...有种未知能量正在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