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华人价值观比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打造优秀学术著作 助力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总序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具有突出的意义和价值。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引领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以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思想追求,在研究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上拿出真本事、取得好成果,认真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的特殊作用,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积极贡献。

华侨大学作为侨校,以侨而生,因侨而兴,多年来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在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发展模式。新时代新征程,学校积极融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事业之中,努力为教师更好发挥学术创造力、打造精品力作提供优质平台,一大批优秀成果得以涌现。依托侨校优势,坚持以侨立校,为侨服务,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涉侨研究,努力打造具有侨校特色的新型智库,在中华文化传承传播、海外华文教育、侨务理论与政策、侨务公共外交、华商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东南亚国别与区域研究、海外宗教文化研究等诸多领域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先后推出了以《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世界华文教育年鉴》《泰国蓝皮书:泰国研究报告》《海丝蓝皮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是“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专项资助计划”资助出版的成果,自2013年以来,已资助出版68部学术著作,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法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政治等基础理论与重大实践研究,选题紧扣时代问题和人民需求,致力于解决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凝聚着华侨大学教师的心力与智慧,充分体现了他们多年围绕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的研判和思考。已出版的学术著作,先后获得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获得厦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得到了同行专家和学术共同体的认可与好评,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围绕党和国家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大历史任务,华侨大学将继续推进《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的出版工作,鼓励更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教师勇攀学术高峰,努力推出更多造福于国家与人民的精品力作。

今后,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宽广的视野、更有效的措施、更优质的服务,推动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华侨大学党委书记 徐西鹏

2023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