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3当村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扬长避短

当天晚上,阿坤爹便赶了回来。

据他自己讲,轮渡停了,他是包了一条小船赶回来的。

阿坤爹挑着一箱酒、两条烟、罐头和点心,阿坤娘提了两只鸡和一篮子鸡蛋,带着阿坤,来家里感谢。

这一堆东西,恐怕20块钱都不止。

这个年代,足够表达心意了。

虽然陈远航不图这些东西,不过,对于知恩图报的人,还是很有好感的。

阿坤爹对着陈远航一家人千恩万谢。

阿嬷笑容满面地把烟酒和点心接了过去:“太客气了,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航子就是举手之劳……不过,当时确实够凶险的,要不是航子跑的快,说不定真被那个庸医老姚给耽误了……”

阿坤爹的眼睛也红红的:“是啊,是啊,多亏了航……小陈大夫,回来后,我才听孩他娘说起了上午的经过,要是没有小陈大夫,阿坤肯定就没了……阿坤,快过来,给小陈大夫磕头……”

阿坤已经能正常走路了,还是小孩子的生命力旺盛,要是老头老太太,没有十天半月估计也下不了床。

听到他爹的命令,连忙要给陈远航磕头。

陈远航一把抓住了他,不让他跪下:“没有这个规矩,我是大夫,救人是应该的!”

两人折腾半天,最后还是陈远航没让阿坤磕成头。

阿坤爹又掏出了一把钱,全是大团结,估计至少有10张,不由分说就往陈远航兜里塞:“小陈大夫,这是诊金,你别嫌少……”

这个陈远航可不能收,连他们送的东西都不能收,他是医生,怎么可能收病人的礼物和礼金?

前世都没做过,这一世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就更不能收了。

最后,折腾半天,陈远航收下了一篮子鸡蛋,这是他们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

阿嬷有些可惜,不过,她也习惯了,自己儿子就是这一副做派,本来以为孙子能改变一下,结果,孙子比儿子还执拗。

好在,还是收下了一篮子鸡蛋,心里略微平衡一些。

他娘倒是很支持:“航子,咱们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你要不是医生,收就收了,可你是医生,救人是你的本分,再收人家的东西就说不过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陈远航一边给村民看病,一边把父亲留下来的药柜整理了一番。

既然决定留下来,肯定要把家底盘点一番。

查看了一遍,除了少量的青霉素、麻醉药、退烧药、葡萄糖、碘伏、纱布、止血粉、酵母片、红霉素软膏、缝合外伤的针线这些常备药之外,绝大部分都是中药和中成药。

他不禁摇摇头,父亲崇信中医,平时参研的也是古医书,参加赤脚医生培训也都是以中医为主,可是自己,学了一辈子西医,根本不懂中医啊!

至于中西医结合,在陈远航看来,那纯粹是忽悠,两种治疗方法本来就不是同一种原理,中医侧重整体,西医侧重局部,那种开西药再加点中成药的医院和医生,就是忽悠老百姓的钱的。

而且,对健康极为不利,是药三分毒,本来中药或者西药任何一种都能治好的病,你特么让人吃两种,不是让人承受两倍的毒性吗?

至于让自己现在去学中医,还是算了吧,中医博大精深,没有好老师教,估计一辈子都难以达到小成。

而且父亲最拿手的就是扎银针,自己懂得个毛的穴位。

既然留在村里,那就只能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长处了,搞西医。

可西医没有药也不行,只能去进点药。

现在的诊所都是自负盈亏的,进药肯定要自己出钱。

“娘,咱家还有多少钱?”他娘掌握着家里的财政大权。

他娘反身走进偏房,从里面拿出来一个手绢包,一层层打开,露出一沓零零散散的纸币:“这就是咱家全部的积蓄,要不是你爹走时收了点礼金,还没有这么多钱!”

陈远航数了数,有零有整,112.66块钱。

还不错,还有点家底,陈远航一股脑收起来:“娘,我过两天去城里进点药,这个钱我先用一下!”

“你拿去用吧,家里也不花啥钱。要是不够,我把家里晒的蛏干、鱼露拿去卖了……”

阿嬷和老娘只要天气允许,就会在早上退潮时去赶海,抓一些海鲜卖,挣点油盐钱。

不太值钱的小鱼小虾就会晒一些鱼干鱼露,贝类也会晒一些,多了就卖,少了就自己下饭。

这点钱肯定不够,不过,他也不想让阿嬷和老娘太操心,那点蛏干和鱼露也卖不了几个钱。

“够了,够了,不够再说……”

下午,他就去互助村找到了老姚。

“啥,你要把家里的中药都卖给我?你不干了?”老姚吃惊道。

陈远航:“怎么可能不干?主要是我是学西医的,对中医不太了解,不敢开药!你要不要,我按进价给你算便宜点……”

“好说,好说,不用便宜,就按进价吧!”老姚也很敞亮。

现在整个社会都是缺医少药,哪怕中药相对容易搞到,但也不是你想要就有的。

陈远航能把中药转卖给他,也算是帮了他一个忙。

他还觉得陈远航有点傻,中药嘛,按照《赤脚医生手册》上的适应症开不就得了,这有啥难的?

大家都这么搞,就你假清高!

不过,这也是好事儿,陈家不搞中医了,就可以和团结村的老叶商量商量,把中药的价格适当往上提提。

三家诊所其实还是有竞争关系的。

以前,陈学文活着的时候,那中药的价格让他死死地压着,他们也不敢提价,要不然乡亲们该戳他们的脊梁骨了。

现在嘛,嘿嘿,提价正当时。

陈远航也没想到老姚还有这种想法,知道了也没办法,谁让他不懂中医呢!

此刻,他正乐呵呵地数钱呢!

大半柜子的中药卖了427块钱。

这样,他就有了将近550块钱了。

这是父亲留给他的遗产,也是一笔不小的钱。

这几天,他通过了解,知道岛上常见病有哪些,列好清单。

写上了又划掉,划掉了又加上,满满两张纸,也不知道能不能搞到,自己的钱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