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中国高校非洲文学发展状况·北京大学葡语非洲文学研究简况
闵雪飞[1]
在我国,非洲葡语国家文学研究尚处于空白状态,目前对活跃的非洲葡语作家很少有系统性的译介,遑论深入的学术研究。北京大学葡萄牙语专业于2007年设立,自设立之初,便将非洲葡语国家文学研究视为该专业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目前虽然该专业的教师的工作重心依然主要是葡萄牙文学与巴西文学的研究工作,但也有意识地分出精力进行非洲葡语文学的译介工作,主要致力于专门的非洲葡语国家文学研究者的培养与储备工作。目前,该专业师生已围绕莫桑比克著名作家米亚·科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性文章,分别发表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与《中国非洲研究评论》等文学或非洲研究刊物。莫桑比克著名作家米亚·科托的近作《母狮的自白》已由该专业毕业生马琳翻译成中文,并将在2017年初出版。这将成为米亚·科托第一部被正式翻译成中文的作品。另外,该专业的毕业生中有四位在美国、英国与巴西攻读博士学位,其中有两位将非洲葡语文学作为博士资格考试方向之一或者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主题。
结合专业规划,北京大学葡萄牙语专业期待在未来的五年中做好下面四项工作。
(1)在教学方面,为四年级本科生开设专门的《非洲葡语文学》选修课程,并为研究生开设“非洲葡语文学”专题讨论课程。
(2)经过长期的努力,北京大学葡萄牙语专业在葡语文学翻译方面已经积累的一定的优势,将与国内出版机构通力合作,对非洲葡语作家的作品进行系统性译介,目前签订的翻译合同主要包括莫桑比克作家米亚·科托、安哥拉作家阿瓜鲁萨等。
(3)在译介的基础上,对相关作家进行深入与系统的研究,鼓励学术发表与专著写作。
(4)与北京大学其他系科的非洲研究机构通力合作,培养跨学科人才,鼓励交叉性研究。
[1]闵雪飞,北京大学葡语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