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辣椒炒肉
第一次见面后就正式在一起了吗?那倒没有。让我没想到的是,他比我更没底。也许是第一面的端庄和拘谨,我给他留下不热情、不喜欢的感觉。可他不一样,他表现出强烈的热情和好感,这种不拘着、也不端着的态度值得我学习。
后来,他表白了。他本来打算等过完节正式一点,可在一次小争执中他突然说了那些话。“我现在等不及了。”他说。这个表白是意外之喜,我知道它会来,只是比想象中快。如他所说,以后我就是“正式有老公的小美女”了。认识一个人最美好的时刻,除了第一次牵手,就是现在。
我们离得不算太远,也不算近。本着双向奔赴的精神,我提出可以在中间位置见面,他告诉我不用我折腾,没有特殊情况,他都来找我或者接我。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一直到现在。
在一起后,我们畅想了很多,比如,住在哪里更合适、我要用哪一个指标、买一台怎样的车。聊到爱好时,我说喜欢户外,正好提到要坐朝阳公园的落日飞车,这样看夕阳,真的太浪漫了。他说,和喜欢的人一起才浪漫。
我们见了很多次面,吃了很多次饭。第二次见面吃的辣椒炒肉,那是我很喜欢的湘菜;第三次见面吃的桂兰芳的扒鸡,这是他同事强烈推荐的。后来的几次我都忘记了,只知道我们经常吃的是宫保鸡丁面、小鸡煲、朝鲜冷面和东北铁锅炖。对了,之所以吃冷面和铁锅炖,是因为他在东北生活过很长很长一段时间。
为什么要重点提辣椒炒肉呢?一方面在于,那是我的餐桌常客;另一方面在于,那次见面惊心动魄的经历。下班后,我回家收拾自己,他被堵在水泄不通的马路上,我安慰他不要着急,恰好我也想多点准备时间,展现更好的自己。他快到了,可天气转变得更快。突然,狂风急骤、电闪雷鸣、大雨直下。他无法到我家门口接我,所以,我必须要走一段路,才能见到他。等了一会,风雨丝毫没有转缓的迹象,我还是决定即刻出门。平时,那段路是很短很短的路,感觉不到3分钟就能走完。那天傍晚,不仅有闪电,还伴随着雷鸣,就在头顶般的雷鸣,仿佛随时会在面前炸开的雷鸣。我举着伞,一路狂奔,从来没觉得这条路竟然有那么长,也没觉得傍晚竟然有这么恐怖。一路上,我想了很多种可能,比如,小时候老师说过不要在树下打伞,而这条路全是树,路上还没人,我岂不成了唯一的危险物?总之,过了很久,我终于到了。
他停在路边,打着双闪,雨刷更新着瓢泼似的大雨。我突然发觉,这人来人往的城市中,竟有一束光为我而亮。从前,没有这束光,万物都是我的。如今,在寻找这闪烁灯光的同时,它也在等待并寻找我。我踉踉跄跄地上了车,感到一阵委屈,我知道这委屈有自我感动的成分在,是自找的,但心甘情愿。
吃完饭,雨停了,空气也清新。路面只有一点雨落下的痕迹,他还是送我到刚见面的地方。走时,我得到一束花,花簇间夹了一张卡片。他希望我“无惧无畏”又“精致无双”。
我喜欢游玩、喜欢看展,看展过程中,我收集了无数张充满艺术气息的小卡片和大卡纸。它们有的是特定展期的特定展品,有的是某位艺术家的匠心体现。最近搬家,我都没带走,只带走了那张男朋友对我的期望。展览的卡片是人生的经历,它们存在于我的脑海中,封存在我的记忆里。可那张“期望”,是我回望感情、审视自我,也警醒自我的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