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推动文化传承发展领域的理论建构、学科建设与智库建言,是本集刊长期以来始终坚持的自我定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明确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文化论述的重要内容,在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我国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基础上,最终开创性地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的文化底蕴,表明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是同频、同向、互相成就的,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底气与活力。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2023年,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于1月7日至8日举行,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新辉煌”为主题,来自全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各界专家学者,围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发展格局、城市建设、新兴业态、文化自信、创意IP打造、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北京大学艺术学国际博士生学术论坛于9月1至3日召开,其中的文化产业分论坛以“技术生成与创意表达”为主题,来自国内外的新锐学者展现了良好的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理论品格和学术关注。本集刊收录了这两次论坛遴选出的部分优秀论文,并得到11位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使得本集刊收录的论文基本囊括了2023年我国文化事业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热点议题。本集刊分为理论视野—经典观点再探、前沿观察—文化创意传承、产业动态—文化消费新论、区域热点—城乡文化发展四个栏目,从不同角度、不同类型、不同层面、不同学科总结了当前我国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创新。
在理论视野栏目中,本集刊所辑论文从文化理论和产业实践角度提出文化研究的原创性理论。有研究者对德勒兹哲学中关于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核心观点进行了分析,揭示这些观点在人工智能生成艺术中的体现和应用;有研究者以文旅资源的不同维度为研究对象,阐述当前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和实践特点,探索文化创意设计促进产业融合升级的作用与机制。
在前沿观察栏目中,本集刊所辑论文聚焦社区美术馆实践、中华传统文化自媒体跨文化传播、西方戏剧的戏曲改编等行业热点话题。有研究者认为,伴随着“艺术社区”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国当代社区美术馆的实践正在发生形态的拓展与功能的转向;有研究者立足于当前中华传统文化的自媒体跨文化传播实践,从“觉醒”“内省”“消距”三个维度回溯中华传统文化自媒体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理论;有研究者以“跨文化戏剧(Intercultural Theatre)”前沿概念为切入点,讨论作为西方戏剧的中国戏曲改编实践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有研究者从机理、困境与路径的角度,分析数字文化产业与意识形态建设;有研究者以唐代金银香囊的艺术形式为例,探究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延续性与创新价值,论述中国文化产业中基于古代物质文化的产品创意特色。
在产业动态栏目,本集刊所辑论文关注创意文化园和“二创视频”,以个案研究的方式探析影响文化创新发展的深层次因素。研究者以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为个案,检视其特色与日常社会实践,分析其文化影响与社会影响;有研究者基于文化基因跨媒介增生视角,讨论“二创视频”在当下的发展情况和受到的合理性争议,指出“二创视频”构成基因增生闭环的有效条件,提出新时代语境下文化基因新序列形成的可能。
在区域热点栏目,本集刊所辑论文着眼于创意劳动和工业遗产的代表性案例,对文化发展相关领域进行深入分析,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有研究者将韩国音乐表演行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视为创意劳动者,探讨其创意劳动的双重性,对创意劳动者的身份进行批判性思考;有研究者引入“新部落主义”理论,通过实地调研,对宁波渔轮厂工业遗产的适应性更新实践进行评估分析。
本集刊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担当新使命、奋进新征程,紧扣文化理论研究的关键理论问题、国家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和世界文化潮流的前沿趋势问题,促进学科交叉、领域交融,推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相互砥砺,激发思想,点亮智慧,不断推动我国文化创新发展理论研究的持续推进和智库咨询的蓬勃展开,为推动文化研究领域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实现世界文化创新领域中国学派的创建而作出努力。
本集刊聚焦文化强国建设、人文经济学与新质生产力的学术命题,围绕文化发展战略、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体制改革、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与旅游融合、数字文化产业等议题进行长期的评论观察,提高人文性、思辨性和建构性的办刊思路,拓宽中国性、世界性和未来性的学术视野。本集刊编委会将进一步把好组稿编校质量关,加大宣传推广,提高学术品质,扩大学术影响。诚挚感谢国内外各界方家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支持。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23—2024)》编委会
2024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