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仙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炉鼎

“你这是什么意思?”

茹瑶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大眼睛瞧着他,脸红得像是要出血似的,等着他下一步的指令。

嘉靖就这么看着她,她也这么看过来,一时间竟然有些寂静了。

嘉靖咳嗽了一声,打破了这尴尬,道:“是黄锦告诉你要脱衣伺候的么?”

茹瑶摇了摇头,道:“回陛下的话,我入宫的时候,嚒嚒教的。”

嘉靖好奇道:“嚒嚒教你什么?”

“江彬大人说,陛下病的很严重,我是药引子,能治皇帝的病。”茹瑶又把脑袋埋胸口了,声音也越来越小:“黄公公让我来,肯定是为了给皇帝治病的。”

“江彬都已经死了,原来那个皇帝也驾崩了。我是新的皇帝,我没有病。”嘉靖无语道:“你住在宫里,不知道吗?”

茹瑶茫然道:“我一直在浣衣局洗衣裳,没有人告诉我呀。”

“哦。”嘉靖哭笑不得地看着眼前的女孩,有点感兴趣了。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她,道:“你今年多大了?”

“十九。”

“十九?看着像是十六七。”忽然嘉靖心中有些不悦,想着黄锦这厮怎么办事的,老子还是头一次回呢,你孝敬我咋也得找个雏儿啊。

忽然他有些兴致阑珊,道:“民间十九的姑娘,应该早就许配人家了,你怎么还被选了秀女了?”

“我没有人要。”茹瑶更加垂头丧气了,道:“我父母早亡,舅舅说我克父母,天天骂我,一个云游的道士说我命格不好,阴气重,寻常男子娶了我肯定小命不保,十里八乡都知道了,就没人敢要我了。”

“后来舅舅把我送去尼姑庵,我就在尼姑庵长大了,直到八个月前,舅舅说给我找了个亲事,就把我卖给江彬大人了。”

“这……”嘉靖拧着眉头,他看茹瑶说话的样子,不认为她是在撒谎,但按道理说黄锦能把她送过来,肯定也是调查过了的,命格不好的,他也不能送过来呀。

再者说,江彬是干啥的,那是专门给朱厚照琢磨女人的,如果茹瑶有问题,他也不可能献入宫中。

“你知道江彬为啥买你么?”

茹瑶摇了摇头:“我只是听舅舅说过,没想到生辰八字能对得上,他还跟江彬大人保证过,如果生辰八字是假的,他就不得好死。”

原来是对生辰八字。

“黄锦让你过来,跟你说了什么吗?”

“啊,我想起来了。”茹瑶又开始脱衣服,这回嘉靖没拦着她,只见她在贴着肉的内衣夹层里面,拿出了一个红色缎面的折子递了过来。

“黄公公说,把这个给陛下看,陛下就明白了。”

嘉靖接过折子,疑惑不解:“你看过没有,里面说的什么?”

茹瑶不好意思道:“我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嘉靖无奈叹气,无脑也别这么彻底啊,但他还是能理解,民间识字率本就不高,茹瑶这个家世,不认字才正常。

他打开折子,看了里面的内容,这才恍然。

折子里头写了黄锦为何选茹瑶,同时也是江彬为啥买了茹瑶送入宫里的缘由。

原来茹瑶是阴月阴时阴刻出生的纯阴命格,同时又先天有着“九阴锁脉”的奇异体质,如果是寻常男子碰了他,必然会引阴气入体为其所伤。

但如果是纯阳命格遇到她,则是阴阳和合,练功延年的上好炉鼎。

皇帝不一定是纯阳命格,但是帝王的龙气,却可以转化万物之气,以龙气模拟纯阳之气,也能做到阴阳和合,延年益寿。

江彬当时估计就是知道了这件事,因此才拿着纯阴命格的时辰满世界抓人。没成想朱厚照已经病入膏肓,不能行事了,所以茹瑶这药引子才没用得上。

折子末尾处,有一个秘法,叫做乾坤交泰经,不用猜就知道是干什么的。再往后,就是一些图画,这东西他在安陆的时候,也偷偷研究过,没什么出奇的,较为保守,不如前世的学习资料。

忽然感觉到胸口有人吹气,嘉靖低头就看见药引子也在偷瞄,他把折子递过去,道:“你不是不认字么?”

“可是我看得懂图啊。”茹瑶也是十九的姑娘了,虽然在尼姑庵长大,但是那地方也不免俗,该知道的,该懂的也都懂,甚至更懂一点。

她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但是又不知道嘉靖的心思,只好眼巴巴地看着他,等候下一步指示。

这下皮球踢到嘉靖这边了,虽说两世为人,但他两辈子也没遇到过如此温顺为所欲为的对象啊,也是有点不知所措了。

好一会儿,他才说道:“那、那你愿意留下么?”

“嗯。”

“那……”嘉靖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好笑,人间帝王唉,矫情个啥呢?

“那就研究研究?”

“嗯……”

门外听声的黄锦,瞅着殿内的灯忽然灭了。有些扫兴,对旁边的高忠道:“唉,你以前伺候先皇的时候,这功夫你都干啥啊?”

“先皇放得开,不怕人看。”

“那你就看啊?”

高忠摇头:“没啥意思,看多了也腻。”说着他看了眼黄锦,压低声音说道:“咱们这情况,看不看的有啥用啊,看了不也是干着急上火么?”

“说的也是。”黄锦也没恼,俩人毕竟是发小的关系,还是跟别的太监不太一样的。

不一会,殿内传出旖旎之音,黄锦听到果然有些烦乱,随口寻了个借口走了。

高忠盘膝坐在地上,如同入定了一般,运功封闭了听觉。

他能历经正德朝活到现在,靠的就是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听的不听。

“希望陛下可别像先皇一样,沉溺其中就好啊——”

仁寿宫。

张太后打发了报信的小太监,也是一样的担忧:“黄锦这厮也是个不老实的,这才几天,就给陛下找女人,也怪哀家,不该心软,当初就应该把那些女人都赶出去,也就没这事儿了。”

夏皇后不便说这些事情,但她想到了一件事,提醒道:“母后,按理说,陛下也是到了娶亲的年纪了,您说是不是该给他物色一个皇后了。”

张太后听到这话,忽然眼睛亮了起来:“你总算聪明了一回,对!得给陛下物色秀女了,对!对!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