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后门通往农场游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6章 桃花源似的农家乐

既然卖完了,郑林栀准备把东西都收拾好,去附近吃个午餐再回家。

童童跑过来,眼巴巴地问他:“哥哥,还有桑果子吗?”

郑林栀把电子秤搬上车,摇摇头:“没有了,全被刚才那个老板买走咯。”

试吃那盒,他就直接送杨鑫了。

“那……童童是不是吃不到了。”童童瘪嘴。

郑林栀俯身摸摸他的头,“是呀,童童,只能等下次哥哥来才有咯。”

“实在想吃,要不你让你外婆去其他叔叔阿姨那买吧。”

童童委屈,童童说:“其他的不好吃,哥哥的甜,好吃。”

“下次吧,下次哥哥还给你吃,好吗?”

虽然郑林栀可以上车,然后偷偷从游戏面板的背包里拿一份出来。

但,为什么呢,他又不是什么圣母。

童童肯定是经过他外婆同意才过来的,想用孩子博同情,真是……

郑林栀跟童童说完话,锁了车便去吃午餐,他打算去找找杨鑫说的那家烤鸭店。

在街上转了一圈,又问了几个商店的老板,郑林栀才知道明白杨鑫为什么开机车来买了。

原来去烤鸭店的路,必须经过一条长长的小道,差不多只有一米宽。

穿过小道后,仿佛闯进了桃花源里——“忽逢桃花林,加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倒也没有数百步,就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石字路,两旁都是桃花树,远远望去,可以看到尽头有一家古色古风的酒楼。

是真实的吗?他这不会是又触发了什么游戏吧?!

他揉揉眼睛,忽然看到从桃花林里走出一家三口,夫妻俩有说有笑的,小孩子在树林里跑来跑去。

然后他又注意到,出口左侧有一条水泥路,插了个牌子写“停车场往左转。”

是现实,是他魔怔了,郑林栀松了一口气。

“好家伙,南河镇什么时候有这地方了?吓得我以为自己进到桃花源记里。”郑林栀给黄扬打电话问。

他走在石字路上,一阵风轻轻吹过,有一片桃花瓣落在他的脚下。

黄扬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好几年前开的,桃桃农家乐,我朋友家里的,据说几十亩地呢。对了,她们家烤鸭最有名。”

郑林栀毫不意外:“噢,你人脉挺广,哪哪都有你朋友。”

黄扬就笑:“你在家里多待几年,一样遍地是朋友。这地方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再说了,六人定律你不知道?”

郑林栀走进酒楼,见到里面更加古风的装修,挑了挑眉。

大堂中间还有水车假山造景,怪有意境的。

穿汉服的漂亮服务员引他入座:“先生几位?”

“一位。”他回答完,又对着电话问黄扬:“还是你也过来?我请客。”

黄扬拒绝了:“我在市里呢,你不早说。”

“我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怎么早说,心血来潮找个地方吃午餐罢了。”

服务员给他找了个四人座,是这里的最小桌。

周围入座率不高,大多数都是一家人,带着几岁的小孩儿,或者是一群二十出头的大学生。

也对,今天工作日。

黄扬在电话那头问道:“你不知道那你怎么想着往那边走啊?”

挺难找的,还偏僻。

“杨鑫,就你学弟,今天在菜市场见到他,把我桑椹包圆了。问他来镇上干嘛,他说吃烤鸭。我想着什么烤鸭这么好吃,不就一路问过来了嘛。”

说到杨鑫,他视线在一楼大堂看了一圈,没看到他跟他女朋友。

黄扬:“噢,他确实喜欢吃甜食,包圆了也不出奇,毕竟你那桑椹真比别人家卖的甜,早上我妈还说来着。”

“阿姨喜欢?晚点我给她带两斤。”

黄扬也不跟他客气,“好了,就这么着,下午工厂见。”

“哎……”电话已经挂断了,他忘了问果干厂最低多少斤桑椹收加工。

不过下午再问也不迟。

郑林栀看向旁边等着他点菜的服务员,问道:“有没有看到一男一女,开机车来的。”女的穿超短裙,腿特别长。

他把后面这句话咽下肚,说了好像不太不合适。

然而服务员还是想歪了,笑容狡黠地看着他:“怎么,帅哥是来抓尖的?”

她看了一圈周围,没看到有情侣,“可能在二楼包厢,要不要我去帮你打听一下在哪间?”

一楼她负责,二楼有别的同事。

郑林栀:“……”

郑林栀不想被误会,也不想让杨鑫女朋友被误会,于是耐心解释道:“你想多了,是朋友而已。我是跟在他们后面过来的,想打个招呼。”

“没事,我自己吃。别人是情侣一起来的,不好打扰。”

服务员没信,已经先入为主,她安慰他道:“帅哥,你长这么帅,天涯何处无芳草嘛!没事哒没事哒,吃点好吃的呗,我们这烤鸭最有名。”

郑林栀翻着菜单,价格适中,不算贵:“给我来半只烤鸭,还有什么好吃的?”

服务员给他倒茶水:“要我推荐的话,百香果柠檬鸡,蜂巢玉米,这两样也不错。”

“行,就这三样,再来两碗米饭。”

“好嘞,我们米饭免费,用盆装的,保准帅哥够吃。”

郑林栀把菜单还给服务员,拿出手机玩游戏。

突然看到微信有小红点,他点进去。

【后勤部小刘:栀哥,你辞职了?!我才知道。】

是以前不同部门的同事,半个小时前发过来的。

【郑林栀:不是辞职,是被n+1……出名单的时候你没看吗?】

【后勤部小刘:那段时间多忙啊,当时我看了一眼没我名,我就去忙了。】

【郑林栀:忙点好,忙点不会被炒。】

【后勤部小刘:……】

【后勤部小刘:走了也不打声招呼,现在怎么样,网上出来喝一杯?】

【郑林栀:不了,我回老家发展了,最近在家卖卖野菜卖卖果子,也挺好的。】

【后勤部小刘:!!!这这这,太令人震惊了吧哥,这有点大材小用了。】

【后勤部小刘:你不再找找?虽然现在经济不好,但大城市机会多,总归能找到的吧。在老家……村里能赚几个钱,什么时候才能存够钱买房娶老婆啊。】

【后勤部小刘:你都不知道,我女朋友家里说要我买房买车还要18.8的彩礼……】

说真的,郑林栀回来这么多天,虽说这边是四五线小城市,但是这里的年轻人过得简直不能更潇洒,比如新认识的杨鑫。

再比如住在村里,工作在镇上的黄扬。

过得比一个月前在一线城市的社畜郑林栀,好得不止一点半点。

当然,生活嘛,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好,小地方有小地方的安逸。

他现在也是因为有了“菊花小镇”,不然还不知道该往哪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