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章 再得紫蛟丹
蛇胆到手,封于修却不打算直接吞服。前世里岳不群就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办法,那就是以蛇胆为主材,加入增加几味中药,君臣佐使,制成紫蛟丹,这样才能把效果达到最佳!
更重要的是,如果制成丹药就能长期保存。这样一来封于修就不用守在襄阳了。一次多制几瓶,想去哪里去哪里,不会耽误行程!
紫蛟丹的配比方子和制药手法,上一世作为林平之时已经得到了。
第二天一早,封于修就拿着方子去药店买药,买了一大包药材,还顺便买了一套碾磨药材的工具以及十几个瓷瓶。
接下来,封于修和傻姑两人就在房间里研磨药材,按照配比与蛇胆和在一起,然后加入蜜蜡,搓成药丸,制成丹药。
封于修对此相当娴熟,他上一世已经做过同样的事情。傻姑打下手,在一旁帮倒忙,还总是趁人不备悄悄偷吃蜂蜜。
忙碌了半天,两人把所有的蛇胆都制成了丹药。三颗菩斯曲蛇蛇胆制出了三十枚丹药,装满了三个瓷瓶。制成的丹药呈淡紫色,豌豆大小,看上去像一颗紫珍珠,卖相相当不错。
当晚,封于修清洗一番,吃饱喝足,精力充沛之后,这才把一颗紫蛟丹塞进嘴里,直接咽了下去。
紫蛟丹刚一下肚,一股澎湃的热气就从胃里爆发出来,游走全身。封于修顿时觉得气血翻涌,他连忙盘腿打坐,运转九阳神功,把这股内力归导入经脉,游走一圈后,归入丹田。
封于修聚精会神,全力以赴运转内力,直到一盏茶工夫才把热气全部转化成内力,导入丹田。运转完毕后,他只感觉精力充沛,神清气爽,再一查看,自己丹田内力足足涨了一成左右,不觉心中大喜!这可是自己潜心修炼半年才有的成果呀,现在一枚丹药就能轻松达成,实在太爽了!
接下来,封于修每天吞食一枚丹药。为避免内力进展太快而走火入魔,其余时间封于修运转金关玉锁二十四诀,用来运转内息,掌控劲力。
就这样,仅仅一个月时间,封于修的内力修为大涨,足足翻了十余倍,十二正经也通了六条。
人体内经脉可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十二经脉是指胆经,肝经,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此十二经脉连接了人体内,心肺肝脾肾,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等五脏六腑之正气,并使按十二时辰的变化,自然而然的周天运转。
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内功修炼首先要产生气感,然后在丹田蓄气,待感觉丹田气息已经饱满,就可以开始冲击经脉了。这个时候就叫做气凝丹田。
接下来就可以开脉了。首先要打开十二正经。其实这十二经络,在每一个正常的人体内都是连通的。所谓开脉,是用内力沿经脉上行,依次蕴养各个穴位,直到穴位达到饱满,滋生内力。这就叫做打通穴道。每打通一个穴道,就增加了一个内力产生源泉。但打通穴道时,却是一直消耗内力,只出不进。整条经脉被打通,形成一个小循环,就叫做开了一脉。
道门内功心法,讲究循序渐进。不急不躁,不可强求。穴道的蕴养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能一蹴而就。那些不懂此道理的江湖散人,用粗糙的方法强行冲击穴道,导致穴道经脉受了暗伤,不仅继续晋升无望,而且运转内力攻敌更会恶性循环,最终经脉损坏,内力尽失。
封于修的内力修炼资质相当差劲,经脉更是堵塞严重,但有了每日一枚紫蛟丹加持,每日转化的内力自然也远超常人。
这种突飞猛进只进行了一个月,封于修就立即停止了。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尽管蛇胆制成紫蛟丹,已经添加了几味药,尽量让其君臣佐使,少一些副作用。但是,这个菩斯曲蛇蛇胆炙热且带淫性,就算是做成丹药,依旧吃多了会让人性格暴躁且欲望强烈。
修炼内功还是应该循序渐进,不能完全指望这个!
封于修要不是迫切提高实力,也不至于冒这个风险。
好在封于修二世修炼内力,前世经验极为丰富,再加上身怀华山内功、混元功、北冥神功、辟邪剑谱、九阳神功以及金关玉锁二十四诀多门内功心法,对内力的掌控洞幽烛微,如臂使指。这才能在突飞猛进的同时避免走火入魔。
现在封于修凭借着紫蛟丹的帮助,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就内力大涨,达到了十二正经开了六脉的境界!基本上相当于黄河四鬼的内力修为了!
内力涨得如此迅速,弄得现在的封于修倒有些心慌了!紫蛟丹必须缓一缓,不能再这样无限制地乱吃了!
第二天一早,封于修就赶赴襄阳西南二十里的山林,赶在天黑之前弄了10枚蛇胆。接下来他和傻姑一起把这些都做成了紫蛟丹,一共100枚,刚好把买来的瓷瓶全部都装满了。
眼看一切就绪,封于修终于松弛下来,这日带着傻姑在襄阳休整游玩了一天。然后又找了个商船,沿着汉水直上,赶赴汉中去了。
汉水与长江又是截然不同的景象。长江波涛汹涌,大浪淘沙。汉水则清澈见底,碧波荡漾,宛如一条蓝色的丝带穿越在翠绿的山峦之间。两岸崇山峻岭,甚为凶险。
船只穿行在汉水上,也相当难行。险要之处更得依托当地的纤夫一点一点把船拉过去。
封于修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纤夫,有不忍直视之心。
封于修叹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傻姑在一旁听了,好奇道:“叔叔,你吃了什么这么苦?傻姑这里有糖果,你要不要来一个?”
“哈哈!”
封于修忍俊不已,站在船头,扬声大笑起来。
这些时日,封于修与傻姑朝夕相处,发现这孩子并不是原著中那么傻,只是脑子有些愚笨罢了。想想也是,原著里的傻姑三岁就无父无母,一个人靠着村民救济长大,错过了改善智力的关键时期,自然就变成一个傻子了。现在自己带着她,耐心教导,这孩子将来就会大不一样了。
就这样,两人说说笑笑,跟着商船一路跋涉,终于抵达了汉中。
汉水畔的汉中,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而汉江边,渔舟唱晚,夕阳西下,映照出金色的波光粼粼。江面上,白鹭翩翩起舞,宛如精灵般的存在。
汉中的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行人络绎不绝。贩卖各种商品的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夜晚的汉中更是美不胜收。皎洁的月光洒在古城的屋顶上,泛出银白色的光芒。汉江畔,灯火阑珊,与天上的星辰交相辉映,仿佛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汉水和汉中的美景令二人流连忘返,休整了一番。就开始跟随商队,沿着子午道前往长安城。
汉中与长安之间,隔着高耸入云的秦岭。两地往来,只能通过极其险要难行的山间栈道!而子午道就是两地之间最近的一条栈道,当然也是最险要的一条。
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些险要栈道穿越在崇山峻岭之间,连接着各地的交通。这些栈道通常修建在陡峭的山壁上,下面是深不见底的悬崖。走在上面,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以免掉入万丈深渊。
栈道两侧,古树参天,枝繁叶茂,遮挡着阳光。偶尔有几缕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山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栈道上,行人络绎不绝。有的是商贩,挑着沉重的担子,艰难地前行;有的是旅人,背着行囊,匆匆赶路;还有偶尔有游历的书生或江湖人物,悠闲地走在路上,欣赏着山间的美景。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这座古老的栈道相互交融,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沧桑。
在栈道的某个拐角处,还可能有一座古朴的小亭子,供行人休息。坐在亭子里,俯瞰着脚下的山谷和远处的群山,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美与神奇。
二人都是第一次感受这样的造化神秀,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好在山路虽然崎岖难行,但封于修内力有成后就不在话下了。路上倒没有什么风险。
子午道曲曲折折,全长近千里。二人跟随商队,大概走了将近一个月,才终于走出大山,来到终点的子午镇。子午镇距离长安不过20里,是子午道的最北头。交通要枢,繁华异常。
封于修并不打算去长安城,就在子午镇找了一个客栈住下。